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24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4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涉及工程设计的领域,其包括朝向道路一侧的第一外板以及朝向路面一侧的第二外板,所述第二外板包括若干个截面呈V字形的外条,所述第一外板以及所述第二外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以及所述外条均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设置有消音件,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固定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V字形的外条对路面噪声进行吸收再经消音板以及填充层进行消噪,具有降低道路噪音对居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
本申请涉及工程设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辆在城市内交通干线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一种不稳定的噪声,声级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其污染程度同机动车辆的种类、数量、速度、运行状态、相互距离、鸣笛、道路宽度、坡度、干湿状态、路面情况及风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噪声污染的危害主要有:降低听力;影响人的休息和情绪;干扰语言交谈和通信联络。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不断调高,道路和高架桥等越修越多,相当多的市政道路经过居民住宅小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产生的噪音也相对集中于市政道路两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如果产生的噪音不能够有效的抑制,会严重干扰临近的居民和行人,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道路噪音干扰居民生活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包括朝向道路一侧的第一外板以及朝向路面一侧的第二外板,所述第二外板包括若干个截面呈V字形的外条,所述第一外板以及所述第二外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以及所述外条均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设置有消音件,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二外板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字形的外条增大了第一外板的表面积,使得与噪声的接触面积更大,噪声在V字形的外条上来回反射,反射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噪声的能量,使得噪声在传输的过程中被削弱,弧形板将第一外板以及第二外板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外板以及第二外板之间形成对噪声吸收以及减弱的空间,吸音孔将噪声进行吸收,从吸音孔进入的噪声在消音件的作用下继续被减弱,第二外板将噪音进行屏蔽,防止噪声传至居民楼一侧。固定组件将吸声结构整体更加稳固的固定于路基上,减少了安装不稳定导致的振动,进而减小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可选的,所述消音件设置为消音板,所述消音板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板采用泡沫塑料或是膨胀珍珠岩等材料制成,消音板表面的微孔能对噪声进行吸收,对中高频的声波进行衰减,有效降低了噪声。可选的,所述第二外板靠近所述第一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膜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膜层一般采用塑料膜、帆布、人造革等材料制成,能有效与中低频的噪声声波进行共振,从而达到消除中低频的噪声的作用,使得传播至居民区的噪声极小。可选的,所述消音板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设置有填充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层也采用塑料膜、帆布、人造革等材料的碎屑进行填充,一方面降低了整体的结构重量,另一方面填充层内填充物之间的间隙除了吸收空气中的声波外,还能有效减弱固定振动产生的声波,提高了吸声作用。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加强肋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外板以及所述第二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板以及所述第二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外板以及第二外板固定于安装板上,加强肋板将第一外板、第二外板以及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使得安装结构更加稳固,减小了安装不稳定导致的振动,进而减小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可选的,所述消音板底端设置有槽钢条,所述消音板底端插接于槽钢条内,所述槽钢条底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板的两侧均匀槽钢条的两内壁抵接,消音板采用泡沫材料制成时一般采用结构胶水将消音板粘接于槽钢条内,槽钢条的底面与安装板之间贴合固定,使得消音板的安装更加稳固,减弱了固体声。可选的,所述第一外板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与V字形的外条宽度一致,连接条与V字形外条之间提前固定安装,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将连接条与安装板以及弧形板之间进行安装,降低了现场安装的难度,使得现场安装的第一外板更加稳固。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路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胶垫制成,进一步使得安装板与不平整的路基之间安装更加稳固,减小了安装不稳定导致的振动,进而减小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的膨胀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膨胀螺栓将安装板固定于路基上,从而实现将整个吸声结构能被固定于路基上。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V字形的外条组成第二外板对噪声进行吸收,增大了噪声的吸收面积,并对噪声在传播的过程就进行减弱,吸音板、填充层以及复合膜层进一步对噪声进行吸收与减弱,从而达到吸收、减弱噪声的效果,减少了对道路附近居民的干扰;2.通过安装板将第一外板以及第二外板之间固定,通过安装肋条使得整个吸声结构更加稳固,缓冲层使得安装板与路基之间连接更加稳定,大大减小了因安装不稳定导致固体结构振动而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外板;2、第二外板;3、外条;4、弧形板;5、连接条;6、吸音孔;7、消音板;8、微孔;9、复合膜层;10、填充层;11、安装板;12、加强肋板;13、槽钢条;14、缓冲层;15、膨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参照图1,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包括朝向道路一侧的第一外板1以及朝向路面一侧的第二外板2,外板包括若干个截面呈V字形的外条3,第一外板1以及第二外板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第一外板1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5,通过在连接条5上提前开设与外条3相适配的卡槽,将外条3卡接于卡槽内后再通过焊接将外条3固定于连接条5上,现场施工安装时直接通过连接条5进行快速安装。弧形板4的一端与连接条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外板1端部固定连接,弧形板4以及第一外板1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吸收噪声的吸音孔6,吸音孔6呈六边形或是八边形,增大了噪声在经过吸音孔6时的路径。第一外板1、第二外板2以及弧形板4均采用铝材制成,使得结构更加轻量化,V字形的外条3增大了第二外板2的表面积,使得与噪声的接触面积更大,噪声在V字形的外条3上来回反射,反射的过程大大降低了噪声的能量,使得噪声在传输的过程中被削弱,弧形板4将第一外板1以及第二外板2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外板1以及第二外板2之间形成对噪声吸收以及减弱的空间,吸音孔6将噪声进行吸收,从吸音孔6进入的噪声在消音件的作用下继续被减弱。第一外板1以及第二外板2之间设置有消音件,消音件设置为消音板7,消音板7采用泡沫塑料或是膨胀珍珠岩等材料制成,消音板7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微孔8,消音板7表面的微孔8能对噪声进行吸收,尤其是能对中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朝向道路一侧的第一外板(1)以及朝向路面一侧的第二外板(2),所述第二外板(2)包括若干个截面呈V字形的外条(3),所述第一外板(1)以及所述第二外板(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以及所述外条(3)均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6),所述第一外板(1)与所述第二外板(2)之间设置有消音件,所述第一外板(1)与所述第二外板(2)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固定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朝向道路一侧的第一外板(1)以及朝向路面一侧的第二外板(2),所述第二外板(2)包括若干个截面呈V字形的外条(3),所述第一外板(1)以及所述第二外板(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以及所述外条(3)均开设有若干个吸音孔(6),所述第一外板(1)与所述第二外板(2)之间设置有消音件,所述第一外板(1)与所述第二外板(2)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设置为消音板(7),所述消音板(7)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微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板(2)靠近所述第一外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膜层(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板(7)与所述第二外板(2)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本友樊家程刘成成马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佳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