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23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结构,所述辅助支腿结构包括主梁(1)、与主梁(1)连接的上铰座(2)、与上铰座(2)固定一体连接的立柱(3)以及下横梁(5);立柱(3)内设置有顶升装置,能上下伸缩;所述横梁(5)通过下铰座(4)与立柱(3)连接,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连接;在立柱(3)和横梁(5)之间设置有斜拉杆(9),斜拉杆(9)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横梁(5)下端远离斜拉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墩顶的空间占用极小,适应性强;主支腿的结构和站位布置不受辅助支腿影响,大大提高了架桥机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
本技术属于起重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结构。
技术介绍
架桥机一般设置两套主支腿和两套辅助支腿,具备架设和移位功能,架设时由两套主支腿支撑,移位时通过四套支腿转换支撑实现。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的强度级别逐步提高,桥墩的尺寸越趋减小,用于架桥机支腿支撑的空间更加紧张,在保证主支腿支撑尺寸的前提下,辅助支腿已经偏离到桥墩之外,无支撑位置,实际施工时,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解决:(1)如图1所示,此方案需要在每个桥墩10上都额外预埋锚固15用的螺杆,并进行相关受力检测,同时主支腿下部结构需进行变更,腾出外伸梁13安装拆除空间,增加了施工工作量,提高的施工难度,影响了主支腿的支撑受力。(2)如图2所示,此方案需要制作两个挂架14,通过螺纹钢与桥墩10抱紧在一起,但墩旁托架尺寸大、重量重,需要利用辅助支腿12进行安装和拆除,增加了设备成本,增加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效率。(3)如图3所示,此方案需要将主支腿下部结构尺寸加宽,辅助支腿12站位在加宽处,但主支腿11下部结构需要额外配置一套,并利用外部吊机进行预先安装,大大增加了设备和施工成本。与此同时,专利201110144823.8公开了一种架桥机辅助支腿结构,所述辅助支腿在空间上与主支腿干涉,无法满足本专利中提到的施工环境要求,支腿受力形式表现为压、悬臂,承载能力偏低,变形大,自重较重。专利201420563251.6公开了一种悬臂式架桥机辅助支腿结构,所述支腿需要在桥墩上预留槽孔,通过剪力锥与预留槽孔来传递水平力。<br>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包括主梁1、与主梁1连接的上铰座2、与上铰座2固定一体连接的立柱3以及下横梁5;立柱3内设置有顶升装置,能上下伸缩;所述横梁5通过下铰座4与立柱3连接,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连接;在立柱3和横梁5之间设置有斜拉杆9,斜拉杆9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横梁5下端远离斜拉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7。优选的,所述立柱3和横梁5之间还设置有临时拉杆8,临时拉杆8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临时拉杆8的位置靠近立柱3。优选的,所述主梁1与上铰座2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铰座2与立柱3焊接成一个整体。优选的,所述立柱3内设置的顶升装置为顶升油缸,具有伸缩和锁定功能。优选的,所述上铰座2采用销轴结构,立柱3能以铰座2的销轴为圆心旋转。优选的,所述下铰座4采用销轴结构,立柱3与横梁5都能以下铰座4的销轴为圆心旋转。优选的,所述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通过销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改变受力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支腿结构,使得辅助支腿可以在桥墩外部进行支撑,对墩顶的空间占用极小,适应性强;主支腿的结构和站位布置不受辅助支腿影响,大大提高了架桥机的使用安全性;桥墩不需要预埋额外的锚杆,不需要另外配置附属构件和外部吊机,极大的减少了施工工作量,降低了设备和施工成本。(2)与专利201420563251.6相比,本技术的斜拉系统做了一些改变,支腿空载状态下通过临时拉杆将下横梁与立柱连接,下横梁永远保持水平,斜拉系统可自动收起和张紧,不需要人工操作。而专利201420563251.6的支腿空载状态下需要依靠手拉葫芦辅助升降,人工一步步调整斜拉系统的长度,来达到收起和张紧的目的,下横梁存在倾斜状态。与此同时,抗水平力方式不同。本次提交专利支腿水平力依靠限位杆传递给桥墩,而专利201420563251.6的支腿需要在桥墩上预留槽孔,通过剪力锥与预留槽孔来传递水平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辅助支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辅助支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第三种辅助支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横梁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的工作时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的工作时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实施实例并不对本技术做任何限定。参见图1~7,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包括主梁1、与主梁1连接的上铰座2、与上铰座2固定一体连接的立柱3以及下横梁5;立柱3内设置有顶升装置,能上下伸缩;所述横梁5通过下铰座4与立柱3连接,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连接;在立柱3和横梁5之间设置有斜拉杆9,斜拉杆9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横梁5下端远离斜拉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7。优选的,所述立柱3和横梁5之间还设置有临时拉杆8,临时拉杆8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临时拉杆8的位置靠近立柱3。优选的,所述主梁1与上铰座2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铰座2与立柱3焊接成一个整体。优选的,所述立柱3内设置的顶升装置为顶升油缸,具有伸缩和锁定功能。优选的,所述上铰座2采用销轴结构,立柱3能以铰座2的销轴为圆心旋转。优选的,所述下铰座4采用销轴结构,立柱3与横梁5都能以下铰座4的销轴为圆心旋转。优选的,所述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通过销轴连接。工作过程:辅助支腿由两种工作状态:支撑状态和收起状态。支撑状态:如图6所示,辅助支腿的支撑状态,支撑前,需将临时拉杆8的一端拆除,上部载荷通过主梁1传递给辅助支腿,最后由支撑铰座6作用在桥墩10上表面,斜拉杆9将横梁5的右端与立柱3上端相连,整个支腿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立柱3、横梁5、斜拉杆9三个主受力构件通过销轴连接,确保内力传递清晰,并能有效的消除变形的影响。当主梁1产生变形或者带坡度时,主梁1能以上铰座2销轴为圆心自由旋转,保障辅助支腿的载荷明确。支撑铰座6亦采用销轴结构,在横梁5产生变形时,仍然让受力面可靠贴合。辅助支腿通过自身结构的巧妙布置让其最终仅通过支撑铰座6支撑在桥墩10上表面,空间占用极小,且不需要锚固,但需注意辅助支腿支撑时会对桥墩10会产生一个向左的水平力,同样的会对主梁1产生一个向右的水平力,限位杆7在起定位作用的同时,还负责将辅助支腿对桥墩10的水平力传递到桥墩10的侧面,主梁1的水平力由主支腿消除,防止主梁移动。收起状态:如图7所示,辅助支腿收起状态,收起前,需利用临时拉杆8将横梁5与立柱3相连,当立柱3缩短时,支撑铰座6、横梁5、限位杆7逐渐离开桥墩10,斜拉杆9会自动卸载,表现为折起形态,由于临时拉杆8的作用,能够保持横梁5的水平,防止倾斜。辅助支腿收起到一定的高度后,架桥机开始过跨,进行下一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与主梁(1)连接的上铰座(2)、与上铰座(2)固定一体连接的立柱(3)以及下横梁(5);立柱(3)内设置有顶升装置,能上下伸缩;所述横梁(5)通过下铰座(4)与立柱(3)连接,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连接;在立柱(3)和横梁(5)之间设置有斜拉杆(9),斜拉杆(9)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横梁(5)下端远离斜拉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与主梁(1)连接的上铰座(2)、与上铰座(2)固定一体连接的立柱(3)以及下横梁(5);立柱(3)内设置有顶升装置,能上下伸缩;所述横梁(5)通过下铰座(4)与立柱(3)连接,横梁(5)的下端与支撑铰座(6)连接;在立柱(3)和横梁(5)之间设置有斜拉杆(9),斜拉杆(9)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横梁(5)下端远离斜拉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和横梁(5)之间还设置有临时拉杆(8),临时拉杆(8)能够将立柱(3)和横梁(5)连接在一起;临时拉杆(8)的位置靠近立柱(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架桥机过跨的辅助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与上铰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向华易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合建卡特武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