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形式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的
,特别涉及变形式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目前,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日常出行经常使用电动车,电动车的形态、大小也更具多样性;驾驶者使用电动车时,可通过站、坐、平躺等多种姿态,满足不同的驾驶需求。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形态是固定,无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转变,针对与驾驶者站、坐、平躺等多种姿态切换时,无法转变呈相应的驾驶状态,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并且,影响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形式电动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形态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变形式电动车,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下端面和上端面的底盘、后轮组、处于所述后轮组前方的前轮组、可收缩或伸展且沿横向布置的横向收缩杆以及可收缩或伸展且沿纵向布置的纵向收缩杆,所述底盘的下端面设有导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下端面和上端面的底盘、后轮组、处于所述后轮组前方的前轮组、可收缩或伸展且沿横向布置的横向收缩杆以及可收缩或伸展且沿纵向布置的纵向收缩杆,所述底盘的下端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横向收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收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组呈固定布置,所述纵向收缩杆的下端固定所述后轮组,所述纵向收缩杆的上端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底盘的上端面设有垫体以及滑轨,所述垫体的下端呈固定布置,所述垫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滑轨,所述垫体包括供驾驶者坐下的座板,当所述垫体的上端处于所述滑轨的下部时,所述座板呈水平状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下端面和上端面的底盘、后轮组、处于所述后轮组前方的前轮组、可收缩或伸展且沿横向布置的横向收缩杆以及可收缩或伸展且沿纵向布置的纵向收缩杆,所述底盘的下端面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横向收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收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轮组呈固定布置,所述纵向收缩杆的下端固定所述后轮组,所述纵向收缩杆的上端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底盘的上端面设有垫体以及滑轨,所述垫体的下端呈固定布置,所述垫体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滑轨,所述垫体包括供驾驶者坐下的座板,当所述垫体的上端处于所述滑轨的下部时,所述座板呈水平状布置。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底垫以及脚踏垫,所述脚踏垫与所述底垫呈铰接布置;沿背离前进方向,所述底垫呈拱起弧形布置;当呈站立状态时,所述脚踏垫背离地面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底垫的下部连接所述前轮组,所述底垫的上部朝背离下部方向延伸布置。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包括支撑部以及变形部,所述变形部的下端连接所述前轮组,所述变形部的上端铰接所述支撑部;所述变形部的上端面设有所述垫体和所述滑轨,所述变形部的下端面设有所述导轨。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与底盘间设有用于使所述座板的上部与所述底盘相对固定的锁定结构。
如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