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丝网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07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2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的印刷丝网单元包括一个印刷丝网,该印刷丝网包括沿纵向的边缘以规则间隔形成的接合孔和在中心形成的印刷孔的图案,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和耦合,以便面对印刷丝网的每一对边缘部分、第一到第四角件,以连接每个接口部件。连接构件包括一个本体,该本体水平地坐落在形成于接口部件下表面的座套部分上,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突起,所述第一接合突起以中心垂直地从本体的上表面沿本体的纵向方向以一定间隔突出。并在分别插入印刷丝网的每个接合孔的同时插入形成在座部上的第一接合槽并与之接合,以及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突起,这些第二接合突起在外端沿本体的纵向方向以规则的间隔垂直地从本体的上表面突出,并插入形成在座部上的第二接合槽并与之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印刷丝网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丝网单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印刷丝网、连接构件、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以及第一至第四角件的联接结构的印刷丝网单元。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印刷丝网单元的印刷网丝由薄而硬的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黄铜,并且包括形成用于印刷诸如焊料之类的印刷介质的图案的多个印刷孔。印刷网安装在矩形支撑架上,通过聚丙烯或不锈钢线编织的网制成的柔性穿孔板张紧印刷网。印刷丝网安装在支撑架上使用,但如果印刷丝网被刮板刮伤,印刷图案会因松弛而错位或扭曲。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在进行丝网印刷时,需要对印刷丝网施加张力,使印刷丝网始终具有预定的张力。由于印刷丝网通常使用粘合剂连接到支撑架上,所以当需要印刷丝网时,印刷丝网就被连接到支撑架上,因此,在不使用时,笨重的印刷丝网就必须被储存起来或运输走。有一个支撑架,通过缠绕或夹住印刷丝网的边缘,将印刷丝网连接在上面,对于这种支撑架,在不使用印刷丝网时,可以将印刷丝网从支撑架上取下进行存放或运输,但由于印刷丝网较薄,必须注意在储存或运输印刷丝网时不损坏精确形成的印刷图案。鉴于这种情况,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韩国专利注册号10-1656022(2016.09.02)的传统印刷丝网单元210,如图1至图3所公开的,包括具有印刷孔径220的矩形印刷丝网,通过连接件230装配和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以便面对印刷丝网212的每一对边缘部分,以及连接各接口零件216、216、217、217的第一至第四角件218a-218d。在印刷丝网212的边缘,沿纵向以预定的间隔重复形成多个接合孔224,使其与连接件230的下部相对啮合,并与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相配合,接合孔224的形状优选为矩形形状。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包括具有第一连接槽242的下主体部分238,印刷屏幕212的每个边缘水平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槽242中,以及具有第二连接槽244的上主体部分240,垂直竖立的连接件230安装在第二连接槽244中。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包括具有第一连接槽242的下主体部分238,印刷屏幕212的每个边缘水平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槽242中,以及具有第二连接槽244的上主体部分240,垂直竖立的连接件230安装在第二连接槽244中。上主体部分240包括接合面254,该接合面254形成在其内侧下端,同时沿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的纵向延伸,以提供与张紧装置的接合(图中未示出),以及凹陷部256,凹陷部256形成于上主体部分240内侧上端的两侧,同时沿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的纵向延伸以容纳角件218a-218d的两个正交端。连接件230是一个矩形长条,包括一个长体257,该长体257垂直竖立并与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的上主体部分240中的第二连接槽244相配合,以及一个接合突起258,该接合突起258在长体257的下部沿纵向连续形成,并与印刷丝网212的边缘部分的接合孔224相反地接合。角件218a-218d包括第一件和第二片状构件268和270,其同时相对地安装在端部的凹陷部256上,并且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的接合面254正交连接。然而,在如上所述配置的传统印刷丝网单元110中,当印刷丝网212的每个边缘以及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通过连接件230装配和耦合时,连接件230的长体257朝向第二连接槽244垂直竖立,第二连接槽244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的上部主体部分240中,并通过侧向滑动安装。连接件230的卡合凸起258与形成于印刷丝网212边缘的卡合孔224卡合并向外突出。因此,当印刷丝网单元210被连接到或从张力装置(未示出)上分离时,操作者的手触及连接件230的啮合突起258的端部(尖锐部分),突出到印刷丝网212的下部,因此可能会有触摸的不适感和担心受伤的感觉。此外,还存在异物或类似物进入卡合孔224的缺点,降低品质。另外,由于第一连接槽242是在第一、二对接口件216、216、217的下体部分238中水平形成,使印刷丝网212的每个边缘被插入并固定,由于第一连接槽242的缝隙窄且长,制造过程中难以批量生产,同时还存在材料浪费、加工成本和时间过长等缺点,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此外,从第一到第四角件218a-218d的两侧正交突出的第一和第二片状构件268和270被装配并正交连接或安装在张紧装置(未示出)上,并且从其突出的结合面254的凹陷部256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的上体部分240中,以便与张力装置(未示出)啮合以施加张力。然而,由于该结构的接合面254是从凹陷部256的中间高度的起点形成的,所以当拉伸装置(未示出)与接合面254接合时,相互接触的面积(深度)很小。因此,存在一个缺点,即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和217会因为不能承受拉伸力而破裂或变形,从而削弱了拉伸力。此外,第一和第二片状构件268和270从第一至第四角片281a-218d的主体262中突出,以便与两个方向正交,并与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相配合和连接。然而,由于第一片状构件268和第二片状构件270相对内端形成直角,以便与主体262接触,当通过连接件230与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216、216、217、217耦合的印刷丝网212被商品化为印刷丝网单元210并被移动和储存时,通过施加在角件218a-218d上的物理作用产生扭转应力。因此,它不仅不能保持印刷丝网212的水平性,而且还导致印刷丝网212的角部弯曲。这样做,存在着降低印刷丝网单元210质量的缺点。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质量改进的印刷丝网单元,当操作者的手接触到连接构件的接合突起(尖锐区域)时,能够预先防止不适和伤害,同时防止异物渗入印刷网的接合孔中。改进的方法为通过改进连接构件的结构,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印刷丝网的每一边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丝网单元,通过改善印刷丝网每个边缘的耦合方向、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以及连接部件,从而能够增加批量生产,并在同一时间减少材料浪费、加工成本和时间,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丝网装置,它能够防止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提前破裂或变形,并同时通过扩大与张力装置(未显示)接触的区域(深度)来增加拉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质量的印刷丝网单元,通过改进第一至第四角件的结构,防止施加到印刷丝网单元的物理作用而产生扭应力,同时在保持印刷丝网的水平性的同时,提前预防印刷网的角部弯曲。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丝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印刷丝网20,包括沿纵向边缘以规则间隔形成的接合孔24和在中心形成的印刷孔22的图案,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40、40、42、42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和耦合,以便面对印刷丝网20的每一对边缘部分,以及第一至第四角件50a-50d,用于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40、40、42、42中的一个,/n其中,连接构件30包括:/n一个本体32,它水平地坐落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40、40、42、42的下表面上的一个座部43上;/n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突起34,它们沿本体32的纵向方向以一定的间隔从本体的上表面垂直突出,并在分别插入印刷丝网20的每个接合孔24的同时,插入到形成在座部43上的第一啮合槽44中并与之接合;和/n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突起36,其外端垂直地从本体32的上表面沿本体32的纵向方向以规则的间隔突出,并插入到形成在座部43上的第二连接槽45并与之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18 KR 10-2019-00069341.一种印刷丝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丝网20,包括沿纵向边缘以规则间隔形成的接合孔24和在中心形成的印刷孔22的图案,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40、40、42、42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和耦合,以便面对印刷丝网20的每一对边缘部分,以及第一至第四角件50a-50d,用于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40、40、42、42中的一个,
其中,连接构件30包括:
一个本体32,它水平地坐落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对接口部件40、40、42、42的下表面上的一个座部43上;
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突起34,它们沿本体32的纵向方向以一定的间隔从本体的上表面垂直突出,并在分别插入印刷丝网20的每个接合孔24的同时,插入到形成在座部43上的第一啮合槽44中并与之接合;和
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突起36,其外端垂直地从本体32的上表面沿本体32的纵向方向以规则的间隔突出,并插入到形成在座部43上的第二连接槽45并与之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丝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30用聚缩醛材料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丝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2的内端形成为向上弯曲的形状,同时厚度向本体32的中心逐渐增加,以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顺本
申请(专利权)人:梵尼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