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64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45
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而言,在没有另外的装置或者额外的组件的情况下,利用孔口来调节空气压力的供给速度,据此使得框架固定装置的张力操作部和升降操作部以间隔数秒的形式依次操作,张力操作部和升降操作部均设置于通过多个安装框架和角件的组合来形成的四角框架体形状的框架固定装置,因为是这样的结构,所以具有如下效果:安装框架的内周面积不会像现有技术一样缩小和辅助支撑架的宽度一样多的面积,因此能够尽可能扩大印刷丝网的印刷区域,同时不需要替换框架固定装置,此外,不仅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一样为了分别操作升降操作部而单独地额外设置辅助支撑架、升降缸、速阀、供给装置、螺线管、管等的组装体,而且在印刷丝网单元的拆装(替换)时,能够使得操作简单化,从而使得故障最小化的同时,减少体积及重量,进而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能够减少制造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所述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利用孔口来调节空气压力的供给速度,据此使得框架固定装置的升降操作部和张力操作部以间隔数秒的形式依次操作,从而能够安装及拆卸(替换)印刷丝网单元的同时,使得印刷丝网单元拉紧。
技术介绍
通常,印刷丝网单元包括:矩形的印刷丝网,其形成有印刷孔图案;支撑架,其包括第一及第二对的接口部及第一至第四角件,所述第一及第二对的接口部以相面对的形式以连接部件为媒介配合附着于所述印刷丝网的边缘部分各对,所述第一至第四角件连接各个接口部。在此,印刷丝网广泛用于半导体制造技术,尤其,在表面贴装技术中,是为了将芯片等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等而在涂敷焊膏时或在曝光作业时等使用的金属薄膜。印刷丝网又称为金属掩膜或镂空掩模,按照规定的图案形成微小的印刷孔,并且设置于丝网印刷机、曝光装置、清洗装置等设备而被使用,当需要其他图案时,也可以随时替换。印刷丝网以附着于支撑框架的状态被使用,但是若有松弛的部分,则在利用刮墨刀(squeegee)来刮擦印刷丝网时,印刷图案的位置发生离位,或者印刷图案发生弯曲。为了防止所述状况,在执行丝网印刷时,需要赋予印刷丝网张紧力,并需要始终对印刷丝网施加规定的张紧力,并且在印刷丝网中也需要拆装功能,以便当需要其他图案时能够随时替换。换句话说,印刷丝网以支撑框架为媒介安装于用于印刷电路板的丝网印刷机等的设备而被使用,因为需要定期替换及清洗,所以包括需要拆装的升降操作部和需要张紧力的张力操作部的固定装置起到重要因素的作用。因此,就提出的现有的公开专利第2015-0131494号(2015.11.25)的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印刷丝网单元5构成为通过正方形或者矩形框架体形状的框架固定装置1被替换或者拉紧,框架固定装置1是利用马蹄形(ㄈ)截面形状的安装框架3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而制造的。换句话说,印刷丝网单元5在安装于框架固定装置1的状态下以被拉紧的状态被使用。为此,在框架固定装置1设置有张力机构2,张力机构2用于在各个方向拉紧印刷丝网5a。所述张力机构2设置于框架固定装置1的各边,包括:张力杆4,其设置为朝向框架固定装置1的中心部可前后移动;螺旋弹簧6,其一端支撑于安装框架3的内侧壁3a,其他端支撑于张力杆4,以便朝向框架固定装置1的外侧弹性地支撑所述张力杆4;空气压力部,其根据输入信号打开阀门并传递空气压力,以便克服所述螺旋弹簧6的弹性力并使得张力杆4朝向框架固定装置1的中心部移动。此时,钩板10利用螺丝倾斜地固定于所述张力杆4的前端,以便能够利用卡住坎8拉紧印刷丝网单元5的支撑框架5b部位。并且,在所述框架固定装置1的方角部分,为了能够替换印刷丝网单元5,升降板9分别以可上升或者下降的形式设置于辅助支撑架7的底面左右两侧,利用空气压力进行操作的升降缸11分别以能够使得升降板9操作的形式设置于辅助支撑架7内部,所述升降缸11为了左右平衡而分别设置于辅助支撑架7的左右侧。此时,升降缸11的活塞杆11a直接连接于所述升降板9,在升降板9的底面设置有轨道形成板13,以便能够相对于印刷丝网单元5支撑支撑框架5b的两侧边缘。但是,就如此构成的现有的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而言,因为作为用于将印刷丝网单元5从框架固定装置1替换(拆装)的升降操作部而设置的辅助支撑架7分别设置于安装框架3的外面左右侧面,所以安装框架3的内周面积缩小了和辅助支撑架7的宽度一样多的面积,由此存在的问题在于,不仅减少印刷区域,而且因频繁的替换而显著降低使用性。此外,与张力机构2的空气压力部分别额外设置用于操作多个升降缸11的空气压力部(速阀、供给装置、螺线管、管等的组装体),并且额外设置辅助支撑架7,因为这样的结构,所以在印刷丝网单元5的拆装(替换)时存在的问题在于,不仅操作复杂,故障的可能性高,而且由于体积及重量的增加,很难安装,且制造费用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现有的各种问题并想要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所述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使得结构一体化,在没有另外的装置或者额外的组件的情况下,利用孔口来调节空气压力的供给速度,据此使得框架固定装置的升降操作部和张力操作部以间隔数秒的形式依次操作,从而能够使得框架固定装置的体积及重量最小化,能够尽可能扩大印刷丝网的印刷区域,同时不需要替换框架,并且在印刷丝网单元的拆装(替换)时,使得操作简单化,从而使得故障最小化的同时,减少体积及重量,进而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能够减少制造费用。就用于解决所述技术课题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而言,其构成为印刷丝网单元通过框架固定装置被替换或者拉紧,所述框架固定装置利用多个安装框架和多个角件被制作成四角框架体形状。在所述多个安装框架设置有空气压力供给孔、空腔、张力操作部、管套,所述空气压力供给孔沿着安装框架的长度方向长长地贯通形成于所述多个安装框架的截面上部高度一侧;所述空腔沿着安装框架的长度方向长长地贯通形成于所述多个安装框架的截面中间高度;所述张力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空腔,在管因空气压力而膨胀时,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同时,与印刷丝网单元的边缘相分离,在解除空气压力时,利用弹发力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同时,与印刷丝网单元的边缘相结合;所述管套过盈配合于所述管的两端部,相比供给于所述空气压力供给孔的空气压力,降低供给于管的空气压力的供给速度,同时当管因破损而被替换时进行牵引。在所述多个角件设置有中空凸出部、连接孔、升降操作部,所述中空凸出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角件的主体内侧侧面中央,并且分别以相面对的形式与沿着两个方向直交配置的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侧空腔相配合,同时连接所述张力操作部的管和主体内的下部侧空腔的通道;所述连接孔分别形成于所述主体内侧侧面上端一侧,并且以相面对的形式与沿着两个方向直交配置的所述安装框架的端部侧空气压力供给孔相啮合,同时使得主体内的上部侧空腔和通道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操作部在所述多个角件的主体下面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侧空腔,利用空气压力下降,或在解除空气压力时利用弹发力上升。作为其他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空腔设置有操作引导孔、隔壁、所述张力操作部,所述操作引导孔沿着所述安装框架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于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央;隔壁沿着所述安装框架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于所述空腔的顶部中央,隔壁的下端以与空腔的底部不接触的形式漂浮,同时位于所述操作引导孔的中央,从而将空腔划分为内侧空腔和外侧空腔;所述张力操作部设置为横跨所述内侧空腔和外侧空腔。张力操作部包括:多个张力部件,其隔着所述隔壁的状态下,两侧侧面凸起分别位于内侧空腔和外侧空腔,同时下面结合凸起通过所述操作引导孔并凸出,以与所述印刷丝网单元的边缘相结合或相分离的形式沿着水平方向进行滑动;管,其位于所述张力部件的侧面凸起和所述隔壁之间,在因空气压力而膨胀时,使得张力部件朝向内侧空腔滑动,从而解除张紧力;弹性部件,其位于所述张力部件的侧面凸起和所述隔壁之间,在空气压力被解除时,利用弹发力使得张力部件朝向外侧空腔滑动,从而施加张紧力;管套,其过盈配合于所述管的两端部,相比供给于所述空气压力供给孔的空气压力,降低供给于管的空气压力的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其构成为印刷丝网单元(5)通过框架固定装置(20)被替换或者拉紧,框架固定装置(20)利用多个安装框架(30)和多个角件(40)被制作成四角框架体形状,所述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安装框架(30)设置有空气压力供给孔(32)、空腔(34)、张力操作部(50)、管套(58),空气压力供给孔(32)沿着安装框架(3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贯通形成于所述多个安装框架(30)的截面上部高度一侧;空腔(34)沿着安装框架(3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贯通形成于所述多个安装框架(30)的截面中间高度;张力操作部(50)设置于所述空腔(34),在管(54)因空气压力而膨胀时,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同时,与印刷丝网单元(5)的边缘相分离,在解除空气压力时,利用弹发力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同时,与印刷丝网单元(5)的边缘相结合;管套(58)过盈配合于所述管(54)的两端部,相比供给于所述空气压力供给孔(32)的空气压力,降低供给于管(54)的空气压力的供给速度,同时当管(54)因破损而被替换时进行牵引,在所述多个角件(40)设置有中空凸出部(44)、连接孔(46)、升降操作部(60),中空凸出部(44)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角件(40)的主体(42)内侧侧面中央,并且分别以相面对的形式与沿着两个方向直交配置的所述安装框架(30)的端部侧空腔(34)相配合,同时连接所述张力操作部(50)的管(54)和主体(42)内的下部侧空腔(42a)的通道;连接孔(46)分别形成于所述主体(42)内侧侧面上端一侧,并且以相面对的形式与沿着两个方向直交配置的所述安装框架(30)的端部侧空气压力供给孔(32)相啮合,使得通道与主体(42)内的上部侧空腔(42b)相互连接;升降操作部(60)在所述多个角件(40)的主体(42)下面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侧空腔(42b),利用空气压力下降,或在解除空气压力时利用弹发力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8 KR 10-2016-00522571.一种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其构成为印刷丝网单元(5)通过框架固定装置(20)被替换或者拉紧,框架固定装置(20)利用多个安装框架(30)和多个角件(40)被制作成四角框架体形状,所述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安装框架(30)设置有空气压力供给孔(32)、空腔(34)、张力操作部(50)、管套(58),空气压力供给孔(32)沿着安装框架(3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贯通形成于所述多个安装框架(30)的截面上部高度一侧;空腔(34)沿着安装框架(3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贯通形成于所述多个安装框架(30)的截面中间高度;张力操作部(50)设置于所述空腔(34),在管(54)因空气压力而膨胀时,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同时,与印刷丝网单元(5)的边缘相分离,在解除空气压力时,利用弹发力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同时,与印刷丝网单元(5)的边缘相结合;管套(58)过盈配合于所述管(54)的两端部,相比供给于所述空气压力供给孔(32)的空气压力,降低供给于管(54)的空气压力的供给速度,同时当管(54)因破损而被替换时进行牵引,在所述多个角件(40)设置有中空凸出部(44)、连接孔(46)、升降操作部(60),中空凸出部(44)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角件(40)的主体(42)内侧侧面中央,并且分别以相面对的形式与沿着两个方向直交配置的所述安装框架(30)的端部侧空腔(34)相配合,同时连接所述张力操作部(50)的管(54)和主体(42)内的下部侧空腔(42a)的通道;连接孔(46)分别形成于所述主体(42)内侧侧面上端一侧,并且以相面对的形式与沿着两个方向直交配置的所述安装框架(30)的端部侧空气压力供给孔(32)相啮合,使得通道与主体(42)内的上部侧空腔(42b)相互连接;升降操作部(60)在所述多个角件(40)的主体(42)下面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侧空腔(42b),利用空气压力下降,或在解除空气压力时利用弹发力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丝网框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4)设置有操作引导孔(36)、隔壁(38)、所述张力操作部(50),操作引导孔(36)沿着所述安装框架(3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于所述空腔(34)的底部中央;隔壁(38)沿着所述安装框架(3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于所述空腔(34)的顶部中央,隔壁(38)的下端以与空腔(34)的底部不接触的形式漂浮,同时位于所述操作引导孔(36)的中央,从而将空腔(34)划分为内侧空腔(34a)和外侧空腔(34b);所述张力操作部(50)设置为横跨所述内侧空腔(34a)和外侧空腔(34b),所述张力操作部(50)包括:多个张力部件(52),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顺本
申请(专利权)人:梵尼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