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70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属于粉罐车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相结合而成,流化床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助吹器,导流器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流化床底部端面固定,导助吹器连接有用于助推导流板的喷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相结合使用,多锥式罐体由多个锥体组成,锥体安装紧凑,保证了罐体的容积率较大,可实现标准化运输及堆码、储存;锥体的角度达到45°以上,该角度大于物料的安息角,增加了运输物料的范围;锥体的底部安装有导流器,在物料剩余较少时,导流器引导由助吹气进入罐体的气体逆时针旋转,形成气体涡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
:本技术属于粉罐车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粉罐车用于运输粉粒物料,其包括用于装载物料的罐体和用于将物料打散流化的流化系统。传统的卧式粉罐车适用于运输颗粒直径≤0.1mm的粉粒物料,罐体截面为圆形或长圆形,罐体底部中央布置多条透气袋,在罐体的内壁透气袋的两侧倾斜地焊接滑料板,罐体内的粉粒物料通过滑料板滑落到罐体的底部,通过透气袋的吹气作用使得粉粒物料被打散并排出罐体之外。当粉粒物料的颗粒直径≥0.1mm时,传统的卧式粉罐车已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粉粒物料的颗粒直径≥0.1mm时,传统的卧式粉罐车已不适用;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多锥式罐车无法实现标准化运输及堆码、储存及顺利卸料。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由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相结合而成,多锥式罐体包括罐体本体、锥体、隔仓板和流化床,所述流化床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助吹器,流化床的一侧设置有吸料口;所述流化床的底部端面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流器,导流器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流化床底部端面固定,导流器的上端设置有与流化床侧壁配合的预设数量的导流板,助吹器连接有用于助推导流板的喷气口。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本体底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预设数量的锥体,所述锥体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锥体的上端与罐体本体通设置,锥体的下方设置有流化床,所述锥体之间设置有隔仓板。进一步地,所述的锥体为正椎体结构,锥体的锥角角度大于物料的安息角。进一步地,所述多锥式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盖。进一步地,所述助吹器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设置供气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吸料口通过吸气管道设置卸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相结合使用,多锥式罐体由多个锥体组成,锥体安装紧凑,保证了罐体的容积率较大,规避了昂贵而耗时的小桶冲装,小桶装卸过程,可在公路、铁路、水运之间直接转换运输方式,操作简单快捷,一步到位,可真正做到“门到门”运输,集装箱框架规格尺寸符合集装箱国家标准,可实现标准化运输及堆码、储存;锥体的角度达到45°以上,该角度大于物料的安息角,增加了运输物料的范围;锥体的底部安装有导流器,在物料剩余较少时,导流器引导由助吹气进入罐体的气体逆时针旋转,形成气体涡流,带动物料运动随气体经由吸料口排出罐体,进一步减少物料的剩余。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罐体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导流器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导流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罐体本体;2.人孔盖;3.供气系统;4.卸料口;5.环形鞍座;6.集装箱框架;7.锥体;8.助吹器;9.导流器;10.吸料口;11.隔仓板;12.流化床;13.导流板;14.喷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1-5更全面地描述。在对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由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6相结合而成,多锥式罐体包括罐体本体1、锥体7、隔仓板11和流化床12,所述流化床12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助吹器8,流化床12的一侧设置有吸料口10;所述流化床12的底部端面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流器9,导流器9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流化床12底部端面固定,导流器9的上端设置有与流化床12侧壁配合的预设数量的导流板13,助吹器8连接有用于助推导流板13的喷气口14。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本体1底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预设数量的锥体7,所述锥体7的底部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锥体7的上端与罐体本体1通设置,锥体7的下方设置有流化床12,所述锥体7之间设置有隔仓板11。进一步地,所述的锥体7为正椎体结构,锥体7的锥角角度大于物料的安息角。进一步地,所述多锥式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盖2。进一步地,所述助吹器8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设置供气系统3。进一步地,所述吸料口10通过吸气管道设置卸料口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具体工作时,1.多锥式罐体包括罐体本体1由围绕罐体本体1的圆柱形区段的环形鞍座5连接至集装箱框架6,其中所述环形鞍座5内部还设置有绝缘环;将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6相结合,组合成罐式粉粒物料集装箱,锥体的角度达到45°以上,该角度大于物料的安息角,增加了运输物料的范围;椎体角度大,容积率较高,密闭式卸料,可实现特殊粉尘物料的罐装运输,而且卸料无粉尘污染;集装箱框架规格尺寸符合集装箱国家标准,可实现标准化运输及堆码、储存等优点;2.卸料过程,由供气系统3经过助吹器8向罐体本体1充气加压,使物料呈流化状态,打开卸料口4,物料经吸料口10随气体一同排出,完成卸料过程;3.在物料剩余较少时,由助吹器8进入罐体的气体,助推导流板13逆时针旋转,形成涡流从而带动物料运动,促进物料经吸料口10随气体一同排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由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6)相结合而成,多锥式罐体包括罐体本体(1)、锥体(7)、隔仓板(11)和流化床(12),所述流化床(12)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助吹器(8),流化床(12)的一侧设置有吸料口(10);/n所述流化床(12)的底部端面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流器(9),导流器(9)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流化床(12)底部端面固定,导流器(9)的上端设置有与流化床(12)侧壁配合的预设数量的导流板(13),助吹器(8)连接有用于助推导流板(13)的喷气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由多锥式罐体和集装箱框架(6)相结合而成,多锥式罐体包括罐体本体(1)、锥体(7)、隔仓板(11)和流化床(12),所述流化床(12)的侧壁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助吹器(8),流化床(12)的一侧设置有吸料口(10);
所述流化床(12)的底部端面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流器(9),导流器(9)的底部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流化床(12)底部端面固定,导流器(9)的上端设置有与流化床(12)侧壁配合的预设数量的导流板(13),助吹器(8)连接有用于助推导流板(13)的喷气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锥式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本体(1)底部设置有并排设置的预设数量的锥体(7),所述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奉钦吴则俭张海永田忠猛
申请(专利权)人: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