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22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包括羊毛层、棕耶丝层、天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棉麻层、纳米银纤维层、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羊毛层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所述棕耶丝层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所述天然纤维层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内侧设有棉麻层,所述棉麻层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所述纳米银纤维层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涉及化纤混纺纱面料技术领域,保温性能好,环保可靠,强度高,透气性好,避免滋生细菌,延长了使用寿命,抗菌防臭,耐热性好,抗皱性高,具备防辐射的优点,抗静电性能高,防火耐高温,能够有效增加防腐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
本技术涉及化纤混纺纱面料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
技术介绍
化纤的全名是化学纤维,指的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绲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TENCEL)面料、柔赛丝、TNC面料、复合面料等。现有的化纤混纺纱面料保温性能不足,环保效果差,稳定性能低,强度低,透气性不足,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滋生细菌,缩短了使用寿命,可能会导致褶皱,不具有防辐射和抗静电的作用,功能少,新颖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解决了现有的化纤混纺纱面料保温性能不足,环保效果差,稳定性能低,强度低,透气性不足,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滋生细菌,缩短了使用寿命,可能会导致褶皱,不具有防辐射和抗静电的作用,功能少,新颖性不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包括羊毛层、棕耶丝层、天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棉麻层、纳米银纤维层、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羊毛层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所述棕耶丝层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所述天然纤维层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内侧设有棉麻层,所述棉麻层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所述纳米银纤维层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所述天然纤维层的内部包括有尼龙纤维层、植物纤维层和蛋白纤维层。优选的,所述羊毛层的外部包裹缝合连接有纯棉布料套,所述纯棉布料套的含棉量为100%。优选的,所述棕耶丝层的厚度为0.035mm,且所述棕耶丝层为天然椰丝材料。优选的,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与氯丁橡胶层采用聚丙烯乳胶粘接。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层、植物纤维层与蛋白纤维层交错编织而成。优选的,所述氯丁橡胶层的内部开设分布有通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通过设置的羊毛层和棕耶丝层,保温性能好,环保可靠,缓冲减震,通过在天然纤维层内部填充的尼龙纤维层、植物纤维层和蛋白纤维层,强度高,透气性好,避免滋生细菌,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竹炭纤维层和棉麻层,抗菌防臭,耐热性好,抗皱性高,通过设置的纳米银纤维层,具备防辐射的优点,抗静电性能高,通过设置的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和氯丁橡胶层,防火耐高温,能够有效增加防腐蚀性,提高了对使用者的保护,新颖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天然纤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纳米银纤维结构示意图。图中,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氯丁橡胶层8、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蛋白纤维层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包括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和氯丁橡胶层8,所述羊毛层1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2,所述棕耶丝层2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3,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内侧设有棉麻层5,所述棉麻层5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6,所述纳米银纤维层6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8,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和蛋白纤维层11。所述羊毛层1的外部包裹缝合连接有纯棉布料套,所述纯棉布料套的含棉量为100%,将羊毛层1包裹套住,防止羊毛脱离。所述棕耶丝层2的厚度为0.035mm,且所述棕耶丝层2为天然椰丝材料,环保性能高,结构松软,透气,吸湿,弹性大,延年耐用。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与氯丁橡胶层8采用聚丙烯乳胶粘接,粘接的强度高,稳定可靠。所述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与蛋白纤维层11交错编织而成,制作工序较为简单,成本低。所述氯丁橡胶层8的内部开设分布有通孔,透气性高,柔软防护。工作原理:天然纤维层3来源于有机原料,将天然纤维层3分为植物纤维层10(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和蛋白纤维层11(主要由动物蛋白质组成),通过在天然纤维层3内部填充的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和蛋白纤维层11,提高了强度,透气性好,避免滋生细菌,延长了使用寿命;纳米银纤维层6将一层纯银永久的结合在纤维表面上,利用纳米技术制造而成的银纤维防辐射面料,具有防辐射、抗菌和抑污的功能,可贴身穿着并且对人体有益;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用于-70℃到230℃之间,耐老化,耐候性优良,寿命长,具有高绝缘性能,无毒无异味,对人体安全可靠,透气透湿,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氯丁橡胶层8采用浅棕色的片状物,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耐热,耐燃,耐酸碱,耐化学试剂。本技术的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氯丁橡胶层8、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蛋白纤维层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化纤混纺纱面料保温性能不足,环保效果差,稳定性能低,强度低,透气性不足,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滋生细菌,缩短了使用寿命,可能会导致褶皱,不具有防辐射和抗静电的作用,功能少,新颖性不足,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保温性能好,环保可靠,缓冲减震,强度高,透气性好,避免滋生细菌,延长了使用寿命,抗菌防臭,耐热性好,抗皱性高,具备防辐射的优点,抗静电性能高,防火耐高温,能够有效增加防腐蚀性,提高了对使用者的保护,新颖性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和氯丁橡胶层(8),所述羊毛层(1)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2),所述棕耶丝层(2)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3),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内侧设有棉麻层(5),所述棉麻层(5)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6),所述纳米银纤维层(6)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8),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和蛋白纤维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和氯丁橡胶层(8),所述羊毛层(1)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2),所述棕耶丝层(2)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3),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内侧设有棉麻层(5),所述棉麻层(5)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6),所述纳米银纤维层(6)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8),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和蛋白纤维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中普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