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22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包括羊毛层、棕耶丝层、天然纤维层、竹炭纤维层、棉麻层、纳米银纤维层、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羊毛层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所述棕耶丝层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所述天然纤维层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内侧设有棉麻层,所述棉麻层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所述纳米银纤维层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涉及化纤混纺纱面料技术领域,保温性能好,环保可靠,强度高,透气性好,避免滋生细菌,延长了使用寿命,抗菌防臭,耐热性好,抗皱性高,具备防辐射的优点,抗静电性能高,防火耐高温,能够有效增加防腐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
本技术涉及化纤混纺纱面料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
技术介绍
化纤的全名是化学纤维,指的是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制成的纤维。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的合成纤维。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绲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TENCEL)面料、柔赛丝、TNC面料、复合面料等。现有的化纤混纺纱面料保温性能不足,环保效果差,稳定性能低,强度低,透气性不足,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滋生细菌,缩短了使用寿命,可能会导致褶皱,不具有防辐射和抗静电的作用,功能少,新颖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解决了现有的化纤混纺纱面料保温性能不足,环保效果差,稳定性能低,强度低,透气性不足,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滋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和氯丁橡胶层(8),所述羊毛层(1)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2),所述棕耶丝层(2)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3),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内侧设有棉麻层(5),所述棉麻层(5)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6),所述纳米银纤维层(6)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8),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羊毛层(1)、棕耶丝层(2)、天然纤维层(3)、竹炭纤维层(4)、棉麻层(5)、纳米银纤维层(6)、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和氯丁橡胶层(8),所述羊毛层(1)的内侧设有棕耶丝层(2),所述棕耶丝层(2)的内侧设有天然纤维层(3),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侧设有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内侧设有棉麻层(5),所述棉麻层(5)的内侧设有纳米银纤维层(6),所述纳米银纤维层(6)的内侧设有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所述腈纶棉纤维防火布层(7)的内侧设有氯丁橡胶层(8),所述天然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尼龙纤维层(9)、植物纤维层(10)和蛋白纤维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化纤混纺纱面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中普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