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876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主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实现了静电偏转器的系统控制,采用层级控制关系,通过层级的控制信号传递控制参数,系统采用统一的通讯协议和接口,用户可仅掌握顶层控制命令即可实现系统操控;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中信号的线性放大增益可调,使得系统功能设计和性能调整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此外,系统在控制参数作用下,将原始的扫描信号实时转化生成为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施加所需的高压偏转信号,保证了扫描信号生成速度,实现了各个偏转电极上高压偏转信号的系统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电子束曝光机的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束曝光技术是利用高能电子束,投影刻写或扫描刻写旋涂在基片上的化学高分子抗刻蚀剂薄膜,从而在基片表面上获得微纳米结构的微纳结构图形转移技术。电子束曝光机是实现电子束曝光技术的专业仪器装置。为实现电子束扫描刻写功能,需要对电子束实现精确可控的偏转,进而通过不断改变偏移位置获得扫描图形。电子束偏转可以采用磁场或者电场实现。当电子束穿过空间中磁场时,运动电子受到垂直于磁场的洛伦兹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使得投影到基片上的电子束产生位置偏移。当电子束穿过空间中的电场时,运动电子将受到平行于电场的静电力作用而增加平行于电场方向的动量,改变运动方向,同样可以使得投影到基片上的电子束产生位置偏移,进而获得扫描图形。在电子显微镜当中,以上两种偏转技术均有运用,磁偏转技术应用更为广泛。磁偏转技术应用在电子显微镜成像中具有结构参数容忍度高,控制信号处理简单,扫描场畸变低等特点;然而,磁偏转受到扫描线圈磁滞效应的影响,扫描速度受到限制,无法应用在扫描速度需求更高的技术中。而静电偏转是利用电场和电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无滞后效应,能够实现很高的扫描速度,例如点扫描速度能够达到200MHz以上。静电偏转技术难点除了偏转器结构设计外,主要在于多路偏转电压扫描信号的高速生成。静电偏转所需要的偏转电压往往高于100~200V,对于高能电子束将达到千伏量级。如何在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施加所需的高压偏转信号,如何实现高压偏转信号的控制,从而生成基于静电偏转器的电子束扫描控制信号,是静电偏转器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电子束曝光机系统中实现电子束静电偏转器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作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的控制系统,实现电子束高压扫描信号的高速生成和控制,进而实现电子束的精确扫描定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图形扫描发生器属配合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使用的其他部件。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应用于电子束曝光机系统中,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包括上静电偏转器和下静电偏转器,上静电偏转器和相应的下静电偏转器组合为一对,每一个上静电偏转器和下静电偏转器分别包括一组或多组偏转电极,每一组偏转电极对应四个偏转电极。对于一对上静电偏转器和相应的下静电偏转器的每一组偏转电极采用一套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其中,主控制器根据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预定义的通讯协议发送顶层控制指令至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负责对顶层控制指令进行解释和翻译,将顶层控制指令编译成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能够接收的底层控制信号,再将底层控制信号发送至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由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执行底层控制信号,生成与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相应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输入至电子束静电偏转器;主控制器采用具有通讯接口的计算机,内部设置有相应的顶层控制程序;顶层控制程序根据用户控制命令,将通讯协议编制生成顶层控制指令,将顶层控制指令实时发送至计算机的通讯接口,传输至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采用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设置有通讯接口和输出接口,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实时运行的控制器应用程序;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的实时运行的控制器应用程序循环扫描通讯接口是否接收到顶层控制指令,一旦完成接收顶层控制指令,立刻根据通讯协议的解码算法,将顶层控制指令按照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相应电路部件所约定的时序逻辑转换为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传输至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依次包括: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和多级偏转信号末级放大器;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接收外部的图形扫描发生器输出的初始的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x方向和y方向的扫描信号为模拟电压信号,依次通过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和多级偏转信号末级放大器,实时转换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所需施加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接收由图形扫描发生器所生成的初始的x方向扫描信号和初始的y方向扫描信号,变换成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所需要的四路扫描信号;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依次包括前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信号叠加电路和末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前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信号叠加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加法控制电路;末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包括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α、γ、β和δ,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1、px、1和py;第一和第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和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五和第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七和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初始的x方向扫描信号为X,初始的y方向扫描信号为Y,电子束静电偏转器的关联关系为线性比例关系的相互关联的四路扫描信号分别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以及下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LX、下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LY,上静电偏转器与下静电偏转器之间x方向扫描信号间的比例系数为px,y方向扫描信号间的比例系数为py,即LX=px*HX,LY=py*HY;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αX、γX、βY和δY;第一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一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αX和第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γX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HX=αX+βY,第二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βY和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δ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HY=γX+δY;第一加法控制电路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分别传输至第五和第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二加法控制电路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分别传输至第七和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实现对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和y方向扫描信号HY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下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LX、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和下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LY,其中,LX=px*HX,LY=py*HY,第一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对应的增益系数由IO接口底层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其中,主控制器根据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预定义的通讯协议发送顶层控制指令至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负责对顶层控制指令进行解释和翻译,将顶层控制指令编译成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能够接收的底层控制信号,再将底层控制信号发送至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由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执行底层控制信号,生成与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相应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输入至电子束静电偏转器;/n主控制器采用具有通讯接口的计算机,内部设置有相应的顶层控制程序;顶层控制程序根据用户控制命令,将通讯协议编制生成顶层控制指令,将顶层控制指令实时发送至计算机的通讯接口,传输至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n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采用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设置有通讯接口和输出接口,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实时运行的控制器应用程序;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的实时运行的控制器应用程序循环扫描通讯接口是否接收到顶层控制指令,一旦完成接收顶层控制指令,立刻根据通讯协议的解码算法,将顶层控制指令按照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相应电路部件所约定的时序逻辑转换为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传输至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n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依次包括: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和多级偏转信号末级放大器;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接收外部的图形扫描发生器输出的初始的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x方向和y方向的扫描信号为模拟电压信号,依次通过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和多级偏转信号末级放大器,实时转换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所需施加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n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接收由图形扫描发生器所生成的初始的x方向扫描信号和初始的y方向扫描信号,变换成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所需要的四路扫描信号;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依次包括前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信号叠加电路和末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前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信号叠加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加法控制电路;末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包括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α、γ、β和δ,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1、px、1和py;第一和第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和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五和第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七和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初始的x方向扫描信号为X,初始的y方向扫描信号为Y,电子束静电偏转器的关联关系为线性比例关系的相互关联的四路扫描信号分别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以及下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LX、下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LY,上静电偏转器与下静电偏转器之间x方向扫描信号间的比例系数为px,y方向扫描信号间的比例系数为py,即LX=px*HX,LY=py*HY;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αX、γX、βY和δY;第一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一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αX和第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γX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HX=αX+βY,第二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βY和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δ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HY=γX+δY;第一加法控制电路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分别传输至第五和第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二加法控制电路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分别传输至第七和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实现对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和y方向扫描信号HY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下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LX、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和下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LY,其中,LX=px*HX,LY=py*HY,第一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对应的增益系数由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控制,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输出的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实时传输至第一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各路增益系数α、γ、β、δ、1、px、1和py的可控调整;/n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将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和下静电偏转器的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曝光机用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其中,主控制器根据静电偏转器控制系统预定义的通讯协议发送顶层控制指令至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负责对顶层控制指令进行解释和翻译,将顶层控制指令编译成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能够接收的底层控制信号,再将底层控制信号发送至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由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执行底层控制信号,生成与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相应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输入至电子束静电偏转器;
主控制器采用具有通讯接口的计算机,内部设置有相应的顶层控制程序;顶层控制程序根据用户控制命令,将通讯协议编制生成顶层控制指令,将顶层控制指令实时发送至计算机的通讯接口,传输至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
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采用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设置有通讯接口和输出接口,嵌入式计算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实时运行的控制器应用程序;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的实时运行的控制器应用程序循环扫描通讯接口是否接收到顶层控制指令,一旦完成接收顶层控制指令,立刻根据通讯协议的解码算法,将顶层控制指令按照同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相应电路部件所约定的时序逻辑转换为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传输至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
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依次包括: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和多级偏转信号末级放大器;静电偏转信号发生器接收外部的图形扫描发生器输出的初始的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x方向和y方向的扫描信号为模拟电压信号,依次通过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和多级偏转信号末级放大器,实时转换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各个偏转电极上所需施加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
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接收由图形扫描发生器所生成的初始的x方向扫描信号和初始的y方向扫描信号,变换成为电子束静电偏转器所需要的四路扫描信号;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依次包括前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信号叠加电路和末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前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信号叠加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加法控制电路;末级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包括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α、γ、β和δ,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1、px、1和py;第一和第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和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五和第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七和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初始的x方向扫描信号为X,初始的y方向扫描信号为Y,电子束静电偏转器的关联关系为线性比例关系的相互关联的四路扫描信号分别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以及下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LX、下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LY,上静电偏转器与下静电偏转器之间x方向扫描信号间的比例系数为px,y方向扫描信号间的比例系数为py,即LX=px*HX,LY=py*HY;第一至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αX、γX、βY和δY;第一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一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αX和第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γX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HX=αX+βY,第二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βY和第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δ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HY=γX+δY;第一加法控制电路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分别传输至第五和第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二加法控制电路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分别传输至第七和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实现对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和y方向扫描信号HY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上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HX、下静电偏转器x方向扫描信号LX、上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HY和下静电偏转器y方向扫描信号LY,其中,LX=px*HX,LY=py*HY,第一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对应的增益系数由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控制,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输出的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实时传输至第一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各路增益系数α、γ、β、δ、1、px、1和py的可控调整;
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将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输出的上静电偏转器和下静电偏转器的x方向扫描信号和y方向扫描信号进行放大增益的调整;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包括第九至第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九至第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nhx、nhy、nlx和nly;双偏转扫描信号生成器的第五至第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九至第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九至第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将上静电偏转器和下静电偏转器的x方向和y方向扫描信号HX、HY、LX和LY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第一至第四扫描信号nHX、nHY、nLX和nLY,其中,nHX=nhx*HX,nHY=nhy*HY,nLX=nlx*LX,nLY=nly*LY,对应的增益系数由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控制,静电偏转信号控制器输出的IO接口底层控制信号实时传输至第九至第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从而实现各路增益系数nhx、nhy、nlx和nly的可控调整;在电子束曝光机中,电子束扫描场的大小由电子束静电偏转器的扫描偏转电压信号幅值决定,幅值越大,扫描场范围越大,因此通过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能够实现电子束曝光机中扫描场范围的连续可调控制;
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将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输出的第一至第四扫描信号转化为上静电偏转器和下静电偏转器上的各个偏转电极对应的扫描偏转信号;多级偏转信号叠加发生器包括上静电偏转器电极信号叠加发生器和下静电偏转器电极信号叠加发生器;上静电偏转器电极信号叠加发生器包括第十三至第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三至第六加法控制电路和第十九至第二十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十三至第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λ、1、λ、1、-λ和-1,第十九至第二十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1、-1、1、-1、1、-1、1和-1;第九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十三和第十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十五和第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三和第十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三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四和第十五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四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四和第十七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五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三和第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六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三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十九和第二十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四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五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十三和第二十四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六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十五和第二十六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上静电偏转器电极信号叠加发生器将通过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产生的上静电偏转器的各路扫描信号转化为上静电偏转器中各个偏转电极上对应的扫描偏转信号;第十三至第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第一和第二扫描信号nHX和nHY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λ*nHX、nHX、λ*nHY、nHY、-λ*nHY和-nHY;第三加法控制电路对第十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λ*nHX和第十六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H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H1P,H1P=λ*nHX+nHY,第四加法控制电路对第十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HX和第十五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λ*nH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H2P,H2P=nHX+λ*nHY,第五加法控制电路对第十四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HX和第十七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λ*nH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H3P,H3P=nHX-λ*nHY,第六加法控制电路对第十三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HX和第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H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H4P,H4P=λ*nHX-nHY;第十九至第二十六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H1P、H2P、H3P和H4P进行正负一倍线性增益并输出上静电偏转器上的各个偏转电极对应的扫描偏转信号H1P、H1N、H2P、H2N、H3P、H3N、H4P和H4N,其中,H1N=-H1P、H2N=-H2P、H3N=-H3P和H4N=-H4P;下静电偏转器电极信号叠加发生器包括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七至第十加法控制电路和第三十三至第四十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λ、1、λ、1、-λ和-1,第三十三至第四十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增益系数分别为1、-1、1、-1、1、-1、1和-1;第十一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十九和第三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十七和第三十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七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十八和第二十九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八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十八和第三十一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九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十七和第三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十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七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三十三和第三十四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八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三十五和第三十六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九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三十七和第三十八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十加法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三十九和第四十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下静电偏转器电极信号叠加发生器将通过双偏转扫描信号前级放大器产生的下静电偏转器的各路扫描信号转化为下静电偏转器中各个偏转电极上对应的扫描偏转信号;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第三和第四扫描信号nLX和nLY进行线性增益并输出λ*nLX、nLX、λ*nLY、nLY、-λ*nLY和-nLY;第七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十七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λ*nLX和第三十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L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L1P,L1P=λ*nLX+nLY,第八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LX和第二十九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λ*nL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L2P,L2P=nLX+λ*nLY,第九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十八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LX和第三十一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λ*nL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L3P,L3P=nLX-λ*nLY,第十加法控制电路对第二十七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LX和第三十二可控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输出的-nLY进行线性叠加合成为L4P,L4P=λ*nLX-nLY;第三十三至第四十增益线性放大控制电路分别实现对L1P、L2P、L3P和L4P进行正负一倍线性增益并输出下静电偏转器上的各个偏转电极对应的扫描偏转信号L1P、L1N、L2P、L2N、L3P、L3N、L4P和L4N,其中,L1N=-L1P、L2N=-L2P、L3N=-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徐军刘亚琪张振生俞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