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818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及其制备方法,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包括1~10质量份的嵌段硅油、10~2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0~20质量份的甘油和50~80质量份的水,嵌段硅油由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反应制得,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两端的端基为环氧基,多元共聚环氧硅油的主链包括聚硅氧烷链段,还包括聚醚和/或聚酯链段,聚醚胺两端的端基为氨基。本申请的防粘辊剂与纺织助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纺织助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粘辊现象,且防粘辊剂对纺织助剂的应用效果无不良影响,防粘辊剂中的嵌段硅油与甘油协同能够增加纺织助剂在织物表面的润湿渗透性,有利于保持辊面的湿润,从而降低粘辊概率,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工作液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粘辊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织物整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助剂是织物整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其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市面上多数纺织助剂,尤其是多功能纺织助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粘辊情况,从而影响纺织品的生产质量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纺织助剂容易粘辊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包括1~10质量份的嵌段硅油、10~2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0~20质量份的甘油和50~80质量份的水,所述嵌段硅油由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反应制得,所述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两端的端基为环氧基,所述多元共聚环氧硅油的主链包括聚硅氧烷链段,还包括聚醚和/或聚酯链段,所述聚醚胺两端的端基为氨基。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聚合物、甜菜碱衍生物。进一步地,所述嵌段硅油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1、R2分别选自以下链段中的一种:进一步地,R1为R2为进一步地,所述嵌段硅油的分子量为5000~20000。进一步地,所述聚醚胺的分子量为230~2000。进一步地,所述纺织助剂防粘辊剂还包括1~10质量份的含氟聚醚改性硅油。进一步地,所述含氟聚醚改性硅油由端基含氢的氟硅油与烯丙基聚醚反应制得。本申请唉提供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10质量份的嵌段硅油与10~2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可选地还加入1~10质量份的含氟聚醚改性硅油,得到第一混合物;S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30~48质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S3,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10~20质量份的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S4,向所述第三混合物中加入20~32质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过滤所述第四混合物得纺织助剂防粘辊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缓慢加入10~16质量份的水,搅拌10~15min后,再缓慢加入10~16质量份的水,搅拌10~15min后,再缓慢加入10~16质量份的水,搅拌10~15min,得到所述第二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防粘辊剂与纺织助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纺织助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粘辊现象,且防粘辊剂对纺织助剂的应用效果无不良影响。防粘辊剂中的嵌段硅油与甘油协同能够增加纺织助剂在织物表面的润湿渗透性,有利于保持辊面的湿润,从而降低粘辊概率,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工作液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粘辊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测试粘辊性的设备示意图;图中:1、上轧辊;2、下轧辊;3、工作液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提供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包括1~10质量份的嵌段硅油、10~2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0~20质量份的甘油和50~80质量份的水,嵌段硅油由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反应制得,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两端的端基为环氧基,多元共聚环氧硅油的主链包括聚硅氧烷链段,还包括聚醚和/或聚酯链段,聚醚胺两端的端基为氨基。本申请的防粘辊剂与纺织助剂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纺织助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粘辊现象,且防粘辊剂对纺织助剂的应用效果无不良影响。防粘辊剂中的嵌段硅油与甘油协同能够增加纺织助剂在织物表面的润湿渗透性,有利于保持辊面的湿润,从而降低粘辊概率。其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工作液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粘辊概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聚合物、甜菜碱衍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极大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作用,增加工作液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嵌段硅油的分子量为5000~20000。进一步地,嵌段硅油的分子量为10000~20000。在一些实施例中,嵌段硅油的结构式如下:多元共聚环氧硅油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链段中的一种:优选地,R1与R2不相同。进一步地,R1为R2为在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中引入聚环氧丁烷链段有利于聚醚链段与聚硅氧烷链段的融合,从而有利于获得高分子量的多元共聚环氧硅油。在一些实施例中,聚醚胺的分子量为230~2000,如聚醚胺D230、聚醚胺D400、聚醚胺D2000。本申请中,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的反应式如下: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的制备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制备方法:将计量的嵌段硅油、聚醚胺与溶剂投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到80~85℃之间,保温反应5小时,然后加入冰醋酸,充分搅拌后冷却放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粘辊剂中还包括1~10质量份的含氟聚醚改性硅油,其具有表面张力低且化学活性低的特性,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粘辊概率。含氟聚醚改性硅油由端基含氢的氟硅油与烯丙基聚醚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端基含氢的氟硅油可以由环硅氧烷单体、含氟环硅氧烷单体和含氢封头的硅氧烷单体通过开环反应制得。环硅氧烷单体可以是但不限于六甲基环硅氧烷(D3)、八甲基环硅氧烷(D4);含氟环硅氧烷单体可以是但不限于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含氢封头的硅氧烷单体可以是但不限于四甲基二硅氧烷。烯丙基聚醚可以是但不限于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含氟聚醚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先将六甲基环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中与三氟甲磺酸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进行反应,得到第一产物,其中六甲基环硅氧烷与四甲基二硅氧烷摩尔比为1:(5~8),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与四甲基二硅氧烷摩尔比为1:1;A2,向第一产物中加入F-6醚和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第二产物,F-6与六甲基环硅氧烷的摩尔比为1:(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嵌段硅油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可选地还加入含氟聚醚改性硅油,得到第一混合物;S2,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S3,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甘油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S4,向第三混合物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10质量份的嵌段硅油、10~2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0~20质量份的甘油和50~80质量份的水,所述嵌段硅油由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反应制得,所述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两端的端基为环氧基,所述多元共聚环氧硅油的主链包括聚硅氧烷链段,还包括聚醚和/或聚酯链段,所述聚醚胺两端的端基为氨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10质量份的嵌段硅油、10~20质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0~20质量份的甘油和50~80质量份的水,所述嵌段硅油由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反应制得,所述多元共聚环氧硅油两端的端基为环氧基,所述多元共聚环氧硅油的主链包括聚硅氧烷链段,还包括聚醚和/或聚酯链段,所述聚醚胺两端的端基为氨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聚合物、甜菜碱衍生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硅油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分别选自以下链段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R1为R2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硅油的分子量为5000~20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助剂防粘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胺的分子量为230~2000。


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碧荣朱建华章东升付公仆顾海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