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150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0003]相对于小分子抗菌剂,高分子抗菌剂不易被浸出和沥滤,具有更持久的抗菌性,对环境无污染。现有的有机硅抗菌产品一般集中在氨基有机硅及其改性产品研究颇多,如氨基改性有机硅,胍盐改性氨基硅油等,含卤胺基、季铵盐基、季膦盐基和胍基等阳离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不仅对正常真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而且细菌不会对其产生耐药性,但此类有机硅柔软剂一般手感欠佳,尤其应用在涤纶等化纤上,另外目前的柔软剂还存在除臭除异味功能欠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持久抗菌的同时增加对纺织品的亲水性,与纺织品吸附作用更强,具备一定的耐洗性,适用于各类纺织品面料或纱线的整理。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10

80%;4

乙基
‑4‑
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0

30%;蓖麻油酸锌:0

10%;乳化剂:0.5

20%;水:余量。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的分子量范围为5000

100000。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甘油聚氧乙烯醚,椰油酸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30%

50%;4

乙基
‑4‑
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4%

6%;蓖麻油酸锌:1%

3%;乳化剂:4%

8%;水:余量。
[00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3]S1制备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
[0014]S2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水、乳化剂按相应质量分数加入乳化机内进行乳化,搅拌均匀后得到初始乳液;
[0015]S3在初始乳液中继续加入相应质量分数的4

乙基
‑4‑
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和蓖麻油酸锌,加热升温至40~80℃,保温40~60min,在高速剪切条件下搅拌1~2h,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
[001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
[0017]S11在反应容器内加入相对分子质量为500

50000的端环氧基硅油、聚六甲基单胍或聚六甲基双胍和适量异丙醇,在异丙醇的回流温度下磁力搅拌4

5h,其中,端环氧基硅油和聚六甲基单胍或聚六甲基双胍的摩尔比为1:1

1.4,回流温度为80~85℃;
[0018]S12冷却至常温,旋出且回收异丙醇,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式(1)或式(2)的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产物。
[001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步骤:
[0020]S13将化合物式(1)或式(2)的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产物溶于一定量的异丙醇溶剂中,升温至异丙醇的回流温度,回流温度为80~85℃;
[0021]S14将溶于异丙醇的环氧聚醚混合液通过恒压漏斗在10min内逐滴加入到上述反应物中,2h后停止反应,旋出异丙醇且回收,得到化合物式(3)或式(4)的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产物,其中,端环氧基硅油和环氧聚醚的摩尔比为1:1

1.5。
[002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
[0023]S15在反应容器内加入等摩尔质量的端环氧聚醚胺、聚六甲基单胍或聚六甲基双胍,加入适量异丙醇,搅拌混合均匀,并逐步升温至80

85℃,反应4

5h后冷却至60℃以下;
[0024]S16再加入等摩尔质量比的端环氧硅油,再次升温至至80

85℃,反应4

5h后冷却至常温;
[0025]S17减压旋出且回收异丙醇,得到化合物式(5)或式(6)的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7]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8]需要说明的是,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0029]为了清楚起见,术语“基本上”或“大体上”在本文中被用来暗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接受范围内在数值的变化的可能性。根据一个示例,,在本文使用的术语“基本上”或“大体上”应该被解释为暗示在任何指定值之上或之下高达10%的可能变化。根据另一个示例,在本文使用的术语“基本上”或“大体上”应该被解释为暗示在任何指定值之上或之下高达5%的可能变化。根据另一示例,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基本上”或“大体上”应该解释为暗示在任何指定值之上或之下高达2.5%的可能变化。例如,短语“基本上垂直”应解释为包括恰好是90
°
的可能变化。
[003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
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10

80%;4

乙基
‑4‑
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0

30%;蓖麻油酸锌:0

10%;乳化剂:0.5

20%;水:余量。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10

80%;4

乙基
‑4‑
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0

30%;蓖麻油酸锌:0

10%;乳化剂:0.5

20%;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的分子量范围为5000

1000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甘油聚氧乙烯醚,椰油酸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30%

50%;
4

乙基
‑4‑
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4%

6%;蓖麻油酸锌:1%

3%;乳化剂:4%

8%;水:余量。7.一种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所述的抗菌除臭有机硅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制备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S2将聚六甲基胍改性嵌段有机硅、水、乳化剂按相应质量分数加入乳化机内进行乳化,搅拌均匀后得到初始乳液;S3在初始乳液中继续加入相应质量分数的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碧荣李冰林顾海钗徐炜孙淑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