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及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17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及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涉及弹性织带加工技术领域,该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包括弹力织带、电动按摩头和抗菌液,抗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复合银离子溶液3.5‑4.5份、有机硅季铵盐2.3‑4.3份、石蜡12.2‑18.5份、甘氨酸7.8‑8.8份和去离子水55.5‑6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按摩头按顺序安装在弹性织带内,弹性织带在使用时按摩头可进行按摩,使得弹性织带具备按摩功能,同时,复合银离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石蜡、甘氨酸和去离子水配合生产抗菌液,抗菌液浸泡在弹性织带内,使得弹性织带具有抗菌性能,利于长期贴身使用,避免使用后弹性织带上残留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及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性织带加工
,具体为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及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现在为了提升织带的弹性连接设计了一些弹性织带,但是现有的弹簧织带只能作为普通的织带进行使用,不具备按摩功能,同时,弹性织带抗菌性能差,不利于长期贴身使用。因此提出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及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及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该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包括弹力织带、电动按摩头和抗菌液,抗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复合银离子溶液3.5-4.5份、有机硅季铵盐2.3-4.3份、石蜡12.2-18.5份、甘氨酸7.8-8.8份和去离子水55.5-65.8份。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按上述配比称取复合银离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石蜡、甘氨酸和去离子水,将复合银离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石蜡、甘氨酸和去离子水加入调质解调器中,将调质解调器温度控制55-65℃,进行调制12-14min,得到混合物;步骤二、将上述混合物至于浸泡机中,再将弹力织带至于浸泡机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温度控制在35-42℃;步骤三、将浸泡后的弹力织带置于75℃温度下烘干35-40min,再将电动按摩头按要求安装在弹力织带内,最后对弹力织带进行缝合处理,得到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的加工装置,加工装置为步骤二中的浸泡机,包括L形箱体,所述L形箱体的前侧壁连接有用于具有弹力织带间歇转动的间歇推动结构,所述间歇推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圆盘、第二圆盘、方形板、第一转动轴、第一皮带轮、第一轴承、第一支撑板、推动槽、弧形槽、第一皮带和推杆,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在第一圆盘的凹槽外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L形箱体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前后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凹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四边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第一圆盘贴合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板的四角处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槽的内壁与推杆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用于弹力织带存放的织带盛放结构,所述织带盛放结构包括通孔、盖板、转动筒、第二轴承、拉簧、锁销、安装板、凸块、安装块和铰链,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筒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铰链和安装块,所述铰链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在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所述锁销的底部贯穿拉簧和安装块后与凸块插接;所述L形箱体的后侧壁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筒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支撑板、第二转动轴承、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第三轴承和橡胶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L形箱体的后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承,所述第二转动轴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转动轴承的里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盘转动时方形板的四角在第一圆盘的凹槽内转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安装在L形箱体的外侧壁处。更进一步的,所述L形箱体的侧壁底部直孔内固定安装在排液管,且排液管上设置控制阀。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均匀固定安装在第一皮带的顶部,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外壁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单组所述第一皮带的顶部安装板的组数至少为三组。更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板的内壁与转动筒的后侧壁贴合接触。更进一步的,上端的所述橡胶板与转动筒接触时驱动上端的所述转动筒转动进行脱水,下端的所述橡胶板与转动筒接触时驱动下端的所述转动筒转动进行活动浸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向上拉动的织带盛放结构的锁销,锁销与凸块分离,转动盖板,将浸泡后的弹性织带去转动筒内取出,然后转动筒转动到下个工位处将未浸泡弹性织带装置至转动筒内,上个工位将盖板打开进行继续取料,装填好后转动转动盖板与转动筒贴合接触好松开锁销,拉簧的恢复力带动锁销插在凸块内,锁销实现对凸块的限位,方便盖板的开启和关闭,方便进行取放弹性织带,同时取放便于进行同时操作,提升了取放效率;本专利技术间歇推动结构的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圆盘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带动推杆转动,推杆通过推动槽驱动方形板转动90°,方形板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90°,第一皮带轮和第一皮带配合驱动所有的转动筒转动移动一定距离,方便连续定距离驱动转动筒移动;本专利技术转动结构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其中的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皮带转动,第二皮带带动第二转动轴承转动,第二转动轴承带动橡胶板转动,橡胶板与转动筒接触时橡胶板带动转动筒转动,下端的橡胶板与转动筒接触时驱动下端的转动筒转动进行活动浸泡,提升了浸泡效率,上端的橡胶板与转动筒接触时驱动上端的转动筒转动进行脱水,方便进行浸泡后再脱水,无需再设置其他的结构进行脱水结构,使得装置方便进行浸泡和脱水;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按摩头按顺序安装在弹性织带内,弹性织带在使用时按摩头可进行按摩,使得弹性织带具备按摩功能,同时,复合银离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石蜡、甘氨酸和去离子水配合生产抗菌液,抗菌液浸泡在弹性织带内,使得弹性织带具有抗菌性能,利于长期贴身使用,避免使用后弹性织带上残留细菌,此外,制备方法简单,利于企业快速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右视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其特征在于:该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包括弹力织带、电动按摩头和抗菌液,抗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复合银离子溶液3.5-4.5份、有机硅季铵盐2.3-4.3份、石蜡12.2-18.5份、甘氨酸7.8-8.8份和去离子水55.5-65.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其特征在于:该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包括弹力织带、电动按摩头和抗菌液,抗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复合银离子溶液3.5-4.5份、有机硅季铵盐2.3-4.3份、石蜡12.2-18.5份、甘氨酸7.8-8.8份和去离子水55.5-65.8份。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上述配比称取复合银离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石蜡、甘氨酸和去离子水,将复合银离子溶液、有机硅季铵盐、石蜡、甘氨酸和去离子水加入调质解调器中,将调质解调器温度控制55-65℃,进行调制12-14min,得到混合物;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物至于浸泡机中,再将弹力织带至于浸泡机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温度控制在35-42℃;
步骤三、将浸泡后的弹力织带置于75℃温度下烘干35-40min,再将电动按摩头按要求安装在弹力织带内,最后对弹力织带进行缝合处理,得到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弹力织带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装置为步骤二中的浸泡机,包括L形箱体(1),所述L形箱体(1)的前侧壁连接有用于具有弹力织带间歇转动的间歇推动结构(2),所述间歇推动结构(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01)、第一圆盘(202)、第二圆盘(203)、方形板(204)、第一转动轴(205)、第一皮带轮(206)、第一轴承(207)、第一支撑板(208)、推动槽(209)、弧形槽(210)、第一皮带(211)和推杆(212),所述第一支撑板(20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0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202),所述第一圆盘(202)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203),所述第二圆盘(203)在第一圆盘(202)的凹槽外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12),所述L形箱体(1)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07),所述第一轴承(207)的前后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06),所述第一皮带轮(206)的凹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皮带(211),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转动轴(20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板(204),所述方形板(204)的四边处开设有弧形槽(210),所述弧形槽(210)与第一圆盘(202)贴合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板(204)的四角处开设有推动槽(209),所述推动槽(209)的内壁与推杆(212)的外壁贴合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皮带(211)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用于弹力织带存放的织带盛放结构(3),所述织带盛放结构(3)包括通孔(301)、盖板(302)、转动筒(303)、第二轴承(304)、拉簧(305)、锁销(306)、安装板(307)、凸块(308)、安装块(309)和铰链(310),所述安装板(307)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