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可降低鸡白痢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08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畜禽养殖沙门氏菌防控领域,公开了一株可降低鸡白痢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所述噬菌体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661。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噬菌体GSMP2233发酵效率高,在MOI=0.01时,培养6h效价达到8.9x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可降低鸡白痢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可降低鸡白痢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主要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研究表明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所有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比例最高、危害最广的一种。大多数普遍存在的沙门菌的血清型,对动物和人类都有致病性,它们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球每年有上亿例人类胃肠炎是由沙门菌感染引起,其中死亡病例高达300万。家禽被认为是沙门菌的主要储库。近年来,由于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垂直传播导致种蛋被污染而使雏鸡出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例子屡见不鲜,多造成2-3周龄雏鸡死亡,死亡率很高。并且还会导致育成鸡发病死亡,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在影响饲养效益的同时阻碍养鸡业健康发展,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用各种药物治疗均不理想。另外由于孵化厅的污染造成更多的死亡,损失巨大。该病可以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因此,要孵育出健康的雏鸡,种蛋应该保证无母源性沙门氏菌垂直污染。为了避免种蛋携带沙门氏菌,除了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还应该对鸡群进行净化。赵影等的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噬菌体在预防及治疗沙门氏菌对小鼠造成的感染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可作为一种生物抑菌剂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治。张庆美的研究证明,噬菌体SaFB14对感染沙门氏菌CS20130523-001-1的小鼠有治疗效果。李梦哲的研究发现,在体内抑菌实验中,给鸡口服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治疗两周后鸡体内沙门氏菌比攻毒组降低了1个数量级,具有极显著降低效果。诸多的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噬菌体在防治沙门氏菌对鸡群造成的感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申请CN202010924602.1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宽裂解普的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组合物,所述沙门氏菌噬菌体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其组合物对沙门氏菌的裂解率达98%以上,可治疗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申请CN108359644B公开了一种宽谱沙门氏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对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裂解作用,还可以降低感染鸡白痢的雏鸡的死亡率。申请CN201910936485.8公开了一种沙门氏菌噬菌体SEE-1及其应用,所述噬菌体SEE-1在裂解肠炎沙门氏菌的实验中表现出快速高效的裂解作用,可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防治肠炎沙门氏菌或耐药性肠炎沙门氏菌。申请CN109825479A公开了一种宽谱沙门氏菌噬菌体LPSTLL及应用,该噬菌体为烈性噬菌体,裂解普较宽广,能裂解鼠伤寒、肠炎及鸡白痢等13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且能裂解多株具有耐药性的沙门氏菌。该噬菌体可作为生物控制制剂在食品贮藏中的抑菌应用,尤其能够抑制牛奶和鸡肉中由沙门氏菌增值引起的污染,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沙门氏菌噬菌体,所述噬菌体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66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沙门氏菌噬菌体在制备防治蛋鸡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生物药物中的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申请人自湖北某养鸡场附近水样中筛选出一株沙门氏菌噬菌体,该噬菌体已于2020年10月30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onellasppphage)GSMP2233,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NO:M2020661。该噬菌体具有常规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形态特性,但是具备很高的发酵活力,在MOI=0.01时,培养6h效价达到8.9x1010PFU/ml。沙门氏菌噬菌体在制备防治蛋鸡沙门氏菌垂直传播生物药物中的应用,包括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661的沙门氏菌噬菌体为有效成分或唯一有效成分,制备成蛋鸡口服生物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现有沙门氏菌噬菌体大多用于食品领域或者养殖环境消杀,而未见报道用于畜禽养殖中控制沙门氏菌垂直传播。本专利技术中的噬菌体GSMP2233不仅发酵效率高,尤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可有效降低种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垂直传播,为沙门氏菌净化提供了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且可大规模发酵生产的生物防控措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案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技术;所述试剂或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来源于商业渠道。实施例1:沙门氏菌噬菌体GSMP2233分离纯化采集湖北某养鸡场附近水样3份,每份30mL,5000rpm离心10min后取15mL上清液过滤除菌,滤液与15mL2×TSB液体培养基及1mL处于对数期的沙门氏菌菌液(108cfu/mL)均匀混合,于37℃下180rpm过夜培养,富集噬菌体。将样本富集液5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过0.22μm的微孔滤膜除菌得到含有噬菌体的滤液。取滤液100uL与其宿主沙门氏菌菌液300uL均匀混合,静置15min使其与细菌表面的受体充分结合。将上述混合液加入4mL冷却至50℃的TSB半固体琼脂培养基,混匀后立即铺于已凝固的TSA平板上,待琼脂凝固后于37℃倒置培养6-8h,观察噬菌斑生长情况。在形成噬菌斑的双层平板上,用无菌枪头挑取大而透亮的噬菌斑,于1mLSM液中振荡解吸附后过0.22μm的微孔滤膜除菌得噬菌体滤液,将其接种于5mLTS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00uL相应的宿主沙门氏菌菌液并混匀,37℃下180rpm过夜培养,5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后以细菌滤膜过滤,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形态。重复操作3-5次后,即可得形状和大小一致的噬菌斑。自湖北某鸡场污水样本中分离得到沙门氏菌噬菌体GSMP2233噬菌体在沙门氏菌菌苔上均产生单一的圆形噬菌斑,中心透亮,直径为3mm。该噬菌体已于2020年10月30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onellasppphage)GSMP2233,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NO:M2020661。实施例2:不同感染复数及不同感染时间下沙门氏菌噬菌体GSMP2233的效价测定挑取宿主沙门氏菌(SalmonellaPullorum)单个菌落,接种到盛有3mlTSB培养液的试管中,37℃摇床中180rpm振荡培养12h,得到宿主菌悬液。将菌悬液以1:100比例转接到l0mlTSB培养液,37℃180rpm振荡培养至对数前期。将噬菌体GSMP2233及其宿主沙门氏菌分别稀释至一定的浓度并计数,按照不同的感染复数比例混合培养(MOI=噬菌体数量/细菌数量),加入TSB液体培养基使各管总体积相同。在37℃摇床中180rpm振荡培养12h。每2h取出部分培养液进行10000g离心l0min并收集上清,测定噬菌体效价,12h后结束培养。各点均作双份复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分离的沙门氏菌噬菌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分离的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onellasp.phage),所述噬菌体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亮黄金梅徐岳张秀玲胡雄张晓东田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