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58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包括包扎套的套体,套体内设有可供初步包裹后的血透导管插入的第一容置腔,套体内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结构,套体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松紧结构伸出的第一通孔,套体位于第一通孔外侧壁设有可对第一松紧结构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套体外侧壁还设有可对套体进行开拆的拆卸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
本技术涉及包扎套
,具体涉及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扎过程当透析结束,用碘伏棉签消毒后套上肝素帽,用无菌纱布从导管的动静脉端向上螺旋包扎或折叠包扎,包扎后予胶带粘贴,并再次用胶带固定于皮肤。但是传统包扎方法比较繁琐,耗时较长,同时也会因医用胶布与纱布紧紧黏合不易拆取,或医用胶布与操作的医务人员无菌手套粘黏,稍有不慎容易牵拉导管,引起患者疼痛、导管移位、滑脱、感染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透析结束后,不需要另外对包扎布进行胶带黏贴便可完成对血透导管末端进行包扎的包扎套。本技术的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包括包扎套的套体,套体内设有可供初步包裹后的血透导管插入的第一容置腔,套体内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结构,套体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松紧结构伸出的第一通孔,套体位于第一通孔外侧壁设有可对第一松紧结构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套体外侧壁还设有可对套体进行开拆的拆卸机构。作为一种优选:容置腔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于第一容置腔内侧壁的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内均设有第一松紧结构,套体外侧壁设有三个分别连通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的第一通孔,套体位于各个第一通孔处外侧壁均设有可与容置腔内的第一松紧结构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之间均设有拆卸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第一松紧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一松紧条和滑动连接于第三容置腔内的第二松紧条和滑动连接于第四容置腔内的第三松紧条,第一松紧条、第二松紧条和第三松紧条外侧壁均间隔设有三角状的限位凸起,第一松紧条远离套体外侧壁的限位结构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远离第一通孔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松紧条远离套体外侧壁的限位结构一端与第三容置腔远离第一通孔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三松紧条远离套体外侧壁的限位结构一端与第四容置腔远离第一通孔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限位结构为固定连接于套体外侧壁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外侧壁设有与第二容置腔的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可供限位凸起穿过并与限位凸起限位卡扣的第二通孔,第二限位块外侧壁设有与第三容置腔的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可供限位凸起穿过并与限位凸起限位卡扣的第三通孔,第三限位块外侧壁设有与第四容置腔的第一通孔相连通且可供限位凸起穿过并与限位凸起限位卡扣的第四通孔。作为一种优选:套体包括纸筒部和胶管部,胶管部内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纸筒部上设有拆卸机构,纸筒部和胶管部交替设置,拆卸机构包括设于周向设于套体外侧壁的纸筒部,纸筒部外侧壁周向设有连通第一容置腔内侧壁的环状的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可拆式设有一拉动条,拉动条外侧壁通过拆卸拉口与第五通孔内侧壁一体成型,拉动条一端伸出套体外侧壁设有捏拿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中松紧条和限位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套体由纸筒部和胶管部交替组合而成。即纸筒部下端面固定连接一胶管部上端面,而该胶管部下端面又固定连接一纸筒部上端面,以此类推。胶管部的质地较软,会随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形变。在胶管部的内侧壁设有容置腔,而容置腔内有设有第一松紧结构,胶管部外侧壁设有第一松紧结构一端伸出的第一通孔,胶管部外侧壁设有可对第一松紧结构进行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在此实施例中共有三个胶管部和三个纸筒部,自上而下各部件为第一纸筒部、第一胶管部、第二纸筒部、第二胶管部、第三纸筒部和第三胶管部。在第一胶管部内侧壁设有设有第二容置腔,在第二容置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条。当拉动第一松紧条时,第一松紧条外侧壁的限位凸起便会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限位块外侧壁的第二通孔,此时由于限位凸起为直角形状,故当限位凸起穿过第二通孔后会与第二通孔限位卡和,不会出现回流的现象。第二胶管部内侧壁设有第三容置腔,在第三容置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松紧条。当拉动第二松紧条时,第二松紧条外侧壁的限位凸起便会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限位块外侧壁的第三通孔,此时由于限位凸起为直角形状,故当限位凸起穿过第三通孔后会与第三通孔限位卡和。第三胶管部内侧壁设有第四容置腔,在第四容置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松紧条。当拉动第三松紧条时,第三松紧条外侧壁的限位凸起便会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限位块外侧壁的第四通孔,此时由于限位凸起为直角形状,故当限位凸起穿过第四通孔后便会与第四通孔限位卡和。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中的包扎方式为通过拉动第一松紧条、第二松紧条和第三松紧条的方式来对第一容置腔内的血透导管末端进行包扎。纸筒部的质地较硬,故不会因为第一松紧条、第二松紧条和第三松紧条的拉动而发生形变。同时在纸筒部外侧壁设有拆卸卡扣,故使用者抓握住捏拿部时,便可沿着拆卸卡扣的虚线对各个胶管部进行拆卸。当撕扯了第三纸筒部外侧壁的拆卸机构后便可将第三胶管部自第三纸筒部上滑落。再撕扯了第二纸筒部外侧壁的拆卸机构后便可将第二胶管部和部分第三纸筒部自第二纸筒部上滑落。此时原先包扎好后的血透导管末端便已暴露于空气中,此时为了拆卸完整,只需将撕扯掉位于第一纸筒部外侧壁的拆卸机构便捷将第一纸筒部和第一胶管部自血透导管外侧壁脱落。由此完成拆卸过程。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先用纱布将血透导管末端进行包裹,再自上而下装入套体的第一容置腔内。拉动位于容置腔内的第一松紧结构,即将第一松紧条、第二松紧条、第三松紧条分别在第二容置腔、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内自第一通孔穿过限位结构后向背离套体方向拉动。由于第一松紧条远离套体外侧壁的限位结构一端与第二容置腔远离第一通孔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松紧条远离套体外侧壁的限位结构一端与第三容置腔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包括包扎套的套体(1),所述套体(1)内设有可供初步包裹后的血透导管(2)插入的第一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内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容置腔(3),所述容置腔(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结构(4),所述套体(1)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松紧结构(4)伸出的第一通孔(5),所述套体(1)位于第一通孔(5)外侧壁设有可对第一松紧结构(4)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6),所述套体(1)外侧壁还设有可对套体(1)进行开拆的拆卸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包括包扎套的套体(1),所述套体(1)内设有可供初步包裹后的血透导管(2)插入的第一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内侧壁周向设有多个容置腔(3),所述容置腔(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结构(4),所述套体(1)外侧壁设有可供第一松紧结构(4)伸出的第一通孔(5),所述套体(1)位于第一通孔(5)外侧壁设有可对第一松紧结构(4)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6),所述套体(1)外侧壁还设有可对套体(1)进行开拆的拆卸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3)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于第一容置腔内侧壁的第二容置腔(8)、第三容置腔(9)和第四容置腔(10),所述第二容置腔(8)、第三容置腔(9)和第四容置腔(10)内均设有第一松紧结构(4),所述套体(1)外侧壁设有三个分别连通第二容置腔(8)、第三容置腔(9)和第四容置腔(10)的第一通孔(5),所述套体(1)位于各个第一通孔(5)处外侧壁均设有可与容置腔(3)内的第一松紧结构(4)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6),所述第二容置腔(8)、第三容置腔(9)和第四容置腔(10)之间均设有拆卸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末端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松紧结构(4)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二容置腔(8)内的第一松紧条(12)和滑动连接于第三容置腔内(9)的第二松紧条(13)和滑动连接于第四容置腔内(10)的第三松紧条(14),所述第一松紧条(12)、第二松紧条(13)和第三松紧条(14)外侧壁均间隔设有三角状的限位凸起(15),所述第一松紧条(12)远离套体(1)外侧壁的限位结构(6)一端与第二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