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723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包括贴附机构、保护机构和防脱落机构;其中,所述贴附机构用于将血透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上;其中,所述保护机构用于对血透导管进行保护;其中,所述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血透导管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为观察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与接头连接处,设置密封膜,对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与接头连接处进行观察,同时配合壳体避免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与接头连接处暴露在空气外,防止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与接头连接处受到污染感染,同时通过防脱落机构,可以对蓝色静脉端和红色动脉端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血透管脱落,利于患者的血透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为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及使用方法,尤其还涉及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导管作为临时透析通道,一般血液透析导管会在主腔和侧腔打孔保证透析的流量,导管所致血流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机制是穿刺点部位的菌群在导管外繁殖,然后沿皮下迁移至血管内段,进而导致血流感染,特别是患者依从性不足导致的外源性感染,如汗渍污染、水渍污染、暴露污染等,因此需要对血透导管进行防护。现有的血透导管保护贴,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便于观察血透导管接头处,通常暴露在空气外,导致血透导管容易受到污染,造成血透导管的感染,且无法对血透导管和接头处做到有效防护,导致血透导管与接头容易松落,影响血透导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血透导管保护需求的血透导管保护贴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包括贴附机构、保护机构和防脱落机构;其中,所述贴附机构用于将血透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上;其中,所述保护机构用于对血透导管进行保护;其中,所述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血透导管脱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贴附机构将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固定在患者身上,同时通过防脱落机构对固定蓝色静脉端的位置,防止造成脱落,且通过保护机构对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进行防护。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贴附机构包括第一敷贴,所述第一敷贴的下表面粘接有第一离型纸层,所述第一敷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敷贴,所述第二敷贴的底部粘接有第二离型纸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敷贴配合第二敷贴将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的位置进行稳定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敷贴的上表面,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三个第一通孔,三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分别插接有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和血透管,所述血透管的一端连通有接头,所述蓝色静脉端的一端与所述接头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对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起到防护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壳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粘接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关闭后,挤压密封垫,对壳体的内部进行密封,同时配合密封圈提高壳体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蓝色静脉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U形板的内部,所述U形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板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固定板拉动蓝色静脉端,将外部的蓝色静脉端向壳体中抽入,减少外界蓝色静脉端的使用长度,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与U形板接触,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落机构还包括有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于所述螺纹杆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旋钮,便于转动螺纹杆。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前表面安装有卡扣母扣,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扣母扣相匹配的卡扣子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扣母扣与卡扣子扣卡接,对盖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膜的材质为透明塑料膜,便于观察壳体的内部。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把第一敷贴和第二敷贴上的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撕下,将第一敷贴和第二敷贴贴在患者血透处附近的皮肤表面上;S2、根据蓝色静脉端的使用长度,若蓝色静脉端的使用长度偏长,将固定板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固定板拉动蓝色静脉端,将外部的蓝色静脉端向壳体中抽入,减少外界蓝色静脉端的使用长度,然后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与U形板接触,对固定板的位置起到固定的作用;S3、盖板关闭,然后将卡扣母扣与卡扣子扣卡接,对盖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进行防护。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S3中,对盖板关闭后,盖板挤压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盖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为观察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与接头连接处,设置密封膜,对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与接头连接处进行观察,同时配合壳体避免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与接头连接处暴露在空气外,防止血透管和蓝色静脉端、红色动脉端与接头连接处受到污染感染,同时通过防脱落机构,可以对蓝色静脉端和红色动脉端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血透管脱落,利于患者的血透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中U形板和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中固定板和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中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的血透导管保护贴中的方法流程图。图中:1、贴附机构;11、第一敷贴;12、第一离型纸层;13、第二敷贴;14、第二离型纸层;2、保护机构;21、壳体;22、第一通孔;23、密封圈;24、血透管;25、蓝色静脉端;26、接头;27、盖板;28、密封垫;29、红色动脉端;3、防脱落机构;31、U形板;32、固定板;33、滑槽;34、滑块;35、螺纹孔;36、螺纹杆;37、旋钮;4、固定机构;41、橡胶片;42、第二通孔;43、杆体;44、限位块;5、卡扣母扣;6、卡扣子扣;7、通槽;8、密封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7,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包括贴附机构1、保护机构2、防脱落机构3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机构(1)、保护机构(2)和防脱落机构(3);/n其中,所述贴附机构(1)用于将血透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上;/n其中,所述保护机构(2)用于对血透导管进行保护;/n其中,所述防脱落机构(3)用于防止血透导管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机构(1)、保护机构(2)和防脱落机构(3);
其中,所述贴附机构(1)用于将血透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上;
其中,所述保护机构(2)用于对血透导管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防脱落机构(3)用于防止血透导管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机构(1)包括第一敷贴(11),所述第一敷贴(11)的下表面粘接有第一离型纸层(12),所述第一敷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敷贴(13),所述第二敷贴(13)的底部粘接有第二离型纸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敷贴(11)的上表面,所述壳体(21)的外侧开设有三个第一通孔(22),三个所述第一通孔(22)的内部分别插接有蓝色静脉端(25)、红色动脉端(29)和血透管(24),所述血透管(24)的一端连通有接头(26),所述蓝色静脉端(25)的一端与所述接头(2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2)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23),所述壳体(21)的顶部铰接有盖板(27),所述盖板(27)的底部粘接有密封垫(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保护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机构(3)包括U形板(31),所述U形板(31)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21)的内部,所述蓝色静脉端(2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滑动连接于所述U形板(31)的内部,所述U形板(3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3),所述滑槽(3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与所述固定板(3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理保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市肺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