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15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所述气动升降办公桌包括底座、升降立柱和桌板,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动作的动力总成;所述升降立柱包括相套接的外立柱和内立柱;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内的气弹簧、在所述气弹簧顶部设置的用于控制所述气弹簧锁定与否的开关键及钢丝绳拉索;所述钢丝绳拉索的一端将两个所述开关键相连,另一端连接一开关把手;所述气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外立柱的底部固定,所述气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内立柱的顶部固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动升降办公桌升降动力靠刚性可锁气弹簧,快速无级调节,无需电源,少去电线拖拽,绿色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
本技术涉及办公桌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具有升降功能的办公桌的升降动力靠电机驱动内部丝杠来实现,其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升降时必需接插电源带动电机方可升降,使用场景受限且外部有电线拖拽弊端。另还有手摇式升降,靠手摇动摇杆带动内部齿轮转动从而推动内部丝杠旋转来实现升降,此类产品结构复杂,装配要求高,尤为关键的是调节速度很慢使用很不方便。也有采用气弹簧的,如现用专利公告号CN211092380U公示的一种气动升降桌,其技术方案只使用了一个气弹簧,水平设置在横梁内部,使桌面承受的重力作用在牵引组件上,再由牵引组件传递到气弹簧上,升降驱动结构较为复杂。又如专利公告号CN208875528U公示的气动弹簧双腿同步升降桌,其使用的气弹簧需要借助齿轮箱实现升降,齿轮箱中的齿轮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装配要求高,势必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气动升降办公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升降立柱和设于所述升降立柱上端的桌板,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动作的动力总成;所述升降立柱包括相套接的外立柱和内立柱;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内的气弹簧、在所述气弹簧顶部设置的用于控制所述气弹簧锁定与否的开关键、以及钢丝绳拉索;所述钢丝绳拉索的一端分成两股,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关键对应相连,所述钢丝绳拉索的另一端连接一开关把手;所述气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外立柱的底部固定,所述气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内立柱的顶部固定。上述方案中,优化气弹簧及设计钢丝绳拉索与气弹簧的连接结构,使钢丝绳拉索能同步拉松两个气弹簧上的开关键,实现一机双开模式,结构简单,且只需通过开关把手实现两个升降立柱的同步升降;另外,气弹簧的受力是桌板的重力直接作用于其上,使稳定性和调节性更好。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框架,所述桌板设于所述连接框架的上端。升降立柱的两端分别通过底座和连接框架实现刚性连接,保证左右两根升降立柱同步升降。优选的,所述升降立柱还包括下限位套、滚珠、滚珠保持架和上限位套,所述滚珠装入所述滚珠保持架中,所述滚珠保持架贴在所述内立柱的外表面;所述内立柱的下端固定所述下限位套,并插入所述外立柱中,所述外立柱的上端固定所述上限位套。滚珠能使内外立柱之间的相对移动转为滚动摩擦,大幅度降低摩擦阻力和摩擦噪音,达到顺畅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升降立柱的外侧套装一个装饰管。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开关把手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且位于桌板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能使办公桌在任何方向轻松移动,且移动顺畅噪音小。所述万向轮带有锁定功能,锁定后滚轮牢牢锁住不会滚动,使办公桌不会轻易溜动。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操作简单,扳动开关把手即可调节,调节好高度后松开把手即可锁定;二、升降动力靠刚性可锁气弹簧,快速无级调节,无需电源,少去电线拖拽,绿色节能环保;三、升降立柱采用铝合金立柱,轻盈牢固,尺寸精确,内外立柱之前装有滚珠并用保持架隔开,使得内外立柱之间相对移动是滚动摩擦,大幅度降低了摩擦阻力和摩擦噪音,达到十分顺畅的效果;四、底座上装有四个万向静音轮,使得办公桌可以朝着任何方向轻松移动,移动顺畅噪音很小,并且万向轮还带锁定功能,锁定后滚轮牢牢锁住不会滚动,使办公桌锁定于某一位置不会随意溜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气动升降办公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中的升降立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包括万向轮1、底座2、升降立柱3、动力总成4、连接框架5和桌板6。所述底座2为整体式的支架结构,在其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1,四个万向轮1分别位于底座2的两端。所述万向轮1上带自锁的结构,该自锁结构为现用技术。在所述底座2的两端设有所述升降立柱3。所述升降立柱3的底部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未标号)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升降立柱3的顶部通过内六角盘头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框架5上,这样,两根升降立柱3的上下两端均为刚性连接,保证左右两根升降立柱3的同步升降。所述桌板6通过十字盘头螺钉(未标号)固定于所述连接框架5的上端。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立柱3包括装饰管3.1、外立柱3.2、下限位套3.3、滚珠3.4、滚珠保持架3.5、上限位套3.6和内立柱3.7。所述滚珠3.4装入所述滚珠保持架3.5中,所述滚珠保持架3.5贴在所述内立柱3.7的外表面。所述内立柱3.7的下端固定所述下限位套3.3,并插入所述外立柱3.2中,所述外立柱3.2的上端固定所述上限位套3.6。通过所述下限位套3.3和上限位套3.6,使内立柱3.7在外立柱3.2中有一定的限制范围,内立柱3.7在该限制范围内移动不会完全移出外立柱3.2。所述内立柱3.7相对移动时,滚珠3.4在内立柱3.7的外表面和外立柱3.2的内表面滚动。为了追求外表的美观度,在升降立柱3的外表面套装所述装饰管3.1。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动力总成4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3内的气弹簧4.1、在所述气弹簧4.1顶部设置的用于控制所述气弹簧4.1锁定与否的开关键4.2、以及钢丝绳拉索4.3。所述钢丝绳拉索4.3为一机双开,其一端分为两股,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关键4.2对应相连,所述钢丝绳拉索4.3的另一端连接一开关把手4.4。所述气弹簧4.1的底部与所述外立柱3.2的底部固定,所述气弹簧4.2的顶部与所述内立柱3.7的顶部固定,这样,气弹簧伸缩能带动内立柱3.7相对于外立柱3.4移动形成升降。所述开关把手4.4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3的上端,且位于桌板6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开关把手4.4固定在桌板6的下端面。扳动开关把手4.4时,拉动一机双开的所述钢丝绳拉索4.3,拉索同步拉松左右两根气弹簧的开关键4.2,此时气弹簧4.1便可升缩,升降立柱3便可升降。将桌板6调节至合适高度时,松开所述开关把手4.4,左右两根气弹簧4.1便同时锁定,高度不可调节。如此,开关把手4.4便可同步控制气弹簧4.1的锁定与否,也即为同步控制左右两根升降立柱3的升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包括底座(2)、设于所述底座(2)两端的升降立柱(3)和设于所述升降立柱(3)上端的桌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3)动作的动力总成(4);所述升降立柱(3)包括相套接的外立柱(3.2)和内立柱(3.7);所述动力总成(4)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3)内的气弹簧(4.1)、在所述气弹簧(4.1)顶部设置的用于控制所述气弹簧(4.1)锁定与否的开关键(4.2)、以及钢丝绳拉索(4.3);所述钢丝绳拉索(4.3)的一端分成两股,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关键(4.2)对应相连,所述钢丝绳拉索(4.3)的另一端连接一开关把手(4.4);所述气弹簧(4.1)的底部与所述外立柱(3.2)的底部固定,所述气弹簧(4.1)的顶部与所述内立柱(3.7)的顶部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升降办公桌,包括底座(2)、设于所述底座(2)两端的升降立柱(3)和设于所述升降立柱(3)上端的桌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3)动作的动力总成(4);所述升降立柱(3)包括相套接的外立柱(3.2)和内立柱(3.7);所述动力总成(4)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立柱(3)内的气弹簧(4.1)、在所述气弹簧(4.1)顶部设置的用于控制所述气弹簧(4.1)锁定与否的开关键(4.2)、以及钢丝绳拉索(4.3);所述钢丝绳拉索(4.3)的一端分成两股,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关键(4.2)对应相连,所述钢丝绳拉索(4.3)的另一端连接一开关把手(4.4);所述气弹簧(4.1)的底部与所述外立柱(3.2)的底部固定,所述气弹簧(4.1)的顶部与所述内立柱(3.7)的顶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升降办公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升降立柱(3)的上端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框架(5),所述桌板(6)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荣张善明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久乐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