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12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包括布带、链头、锁爪、拉舌,锁爪,为波浪形,包括尾部的插接尾和头部的尖角,头部和尾部向内收敛,插接尾斜向内,尖角竖向设置;链头上设置有贯通的插接口,插接口内侧设置有与插接尾匹配的斜面,插接尾插入插接口;所述尖角可穿透插孔插入和脱出所述链牙。所述拉舌前部设置有缺孔,拉舌前端杆部套接在基座的两个瓣板之间,所述杆部内侧设置有翘台,所述翘台位于两个基座之间,且位于锁爪头部内侧,拉舌水平放置时翘台不与拉舌接触;拉舌旋转,翘台可带动锁爪头部上移,带动尖角脱出链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旋转拉舌时才可以拉动链头,具有自锁功能,防脱效果好,且具有防盗功能,适用于邮包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
,具体为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作为我们日常用品被运用在比如服装、包袋、帐篷等广泛的领域。拉链由链牙、链头、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制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采用拉链制作的包裹、邮袋,配合耐磨坚固的编织袋,可以重复使用,减少快递等行业的浪费现象,但在货物运输或配送过程中,由于拉链容易被拉开,容易出现被盗现象,同时拉链容易在封闭后受推力或拉力,在非使用拉链头时扯开,造成封闭效果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通过创新性的结构,解决现有的邮袋拉链容易被盗,以及容易在非使用拉链头时扯开,造成封闭效果的失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包括布带,经尼龙编制而成,布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n布带(1),经尼龙编制而成,布带(1)缝合有链牙(6),所述链牙(6)有两层,分别位于布带(1)上下侧面边缘,/n链头(3),为三角状,分为上下两层,链头(3)的头部上方,设置有扣环(5),所述扣环(5)位于链头(3)中心左侧或右侧,靠近中心一侧加厚,扣环(5)中心带有通孔,两个链头(3)靠近时,扣环(5)对称,可通过穿过扣环(5)的锁将链头(3)锁紧和松开;链头(3)上表面设置有基座(7)、限位块(8),基座(7)与限位块(8)各有两个,沿链头(3)中心面对称设置,基座(7)由两个瓣板组成,/n锁爪(4),为波浪形,包括尾部的插接尾(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带(1),经尼龙编制而成,布带(1)缝合有链牙(6),所述链牙(6)有两层,分别位于布带(1)上下侧面边缘,
链头(3),为三角状,分为上下两层,链头(3)的头部上方,设置有扣环(5),所述扣环(5)位于链头(3)中心左侧或右侧,靠近中心一侧加厚,扣环(5)中心带有通孔,两个链头(3)靠近时,扣环(5)对称,可通过穿过扣环(5)的锁将链头(3)锁紧和松开;链头(3)上表面设置有基座(7)、限位块(8),基座(7)与限位块(8)各有两个,沿链头(3)中心面对称设置,基座(7)由两个瓣板组成,
锁爪(4),为波浪形,包括尾部的插接尾(401)和头部的尖角(402),头部和尾部向内收敛,插接尾(401)斜向内,尖角(402)竖向设置;链头(3)上设置有贯通的插接口(9),插接口(9)内侧设置有与插接尾(401)匹配的斜面,插接尾(401)插入插接口(9);链头(3)上还设置有贯通的插孔(10),插孔(10)位于基座(7)之间,所述尖角(402)可穿透插孔(10)插入和脱出所述链牙(6),插入链牙(6)的缝隙时,限制链头(3)的移动;
拉舌(2),所述拉舌(2)前部设置有缺孔,拉舌(2)前端杆部套接在基座(7)的两个瓣板之间,所述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亿德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