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687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刺五加的育苗技术,具体是提供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其扦插床的制作、插穗准备及预处理、倒插催根、扦插方法等步骤。在倒插催根步骤中,将插穗的上剪口朝下、而被药剂浸泡处理过的下剪口一端朝上插在沟槽底部的消毒的湿润河沙中,插穗周围再用消毒湿润河沙中填满,直至将插穗的顶部覆盖2‑4cm,最后在沟槽顶部用塑料布做保温棚,控制插穗顶部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底部则控温在10℃左右,等插穗顶部出现愈伤组织及根时,即完成倒插催根,可转移至扦插床中进行扦插育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地提高刺五加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和培育苗木的质量,为刺五加的栽培产业大量且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苗木,对刺五加物种资源的保存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刺五加育苗
,尤其是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为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国家二级濒危物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根、根茎及茎均可入药,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等。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刺五加具有保护神经元和心脑血管、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及免疫调节作用等多种功效,五加参、刺五加片、刺五加饮料等以刺五加为原料的产品远销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刺五加不仅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同样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但由于自身繁殖力低,森林中物种之间的竞争,使得刺五加种群数量日益缩小,天然资源已经濒危、枯竭。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调查资料显示,野生刺五加蕴藏量约为1万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采挖,特别是2004年后东北三省各地大规模地进行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等多种人为活动,毁掉了大片刺五加林地,部分产区已经绝迹,导致东北三省野生刺五加产量急剧减少。据研究人员估计,现在东北三省野生刺五加产量不超过500吨,而且还呈现资源持续减少的态势。刺五加野生资源自然更新周期约10年以上,生长周期较长,无法连续大量提供药用原料,需大力进行现有资源保护和恢复工作,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对于刺五加野生资源进行强制性保护和轮采制,大力倡导进行人工保护性栽培。但是,由于刺五加的生态学特性比较特殊,常见育苗技术多是刺五加种子育苗,种子育苗所需要的时间较长,生长较缓慢,产量效益低、容易品种变异或者退化;而常规的扦插育苗可保证长势和品种,但成活率极小,扦插相关的育苗技术的报道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刺五加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和培育苗木的质量,可为刺五加的栽培产业大量且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苗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对刺五加物种资源的保存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扦插床使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含丰富腐殖质的林下土配合落叶松针制作扦插床,在扦插前一年秋季以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800-3200Kg(优选3000Kg),翻耕耙细,深度30cm以上,春季再翻2-3次以熟化床土,床体土壤厚度≥20cm;扦插前用浓度为0.4-0.6%(优选0.5wt%)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插床消毒,每100m2的插床喷洒高锰酸钾溶液40-50kg;扦插前一天洒水润透床体土壤;切忌在扦插当天边洒水边扦插,以免土壤干湿不均;S2、插穗准备及预处理在2月下旬-3月上旬,采集刺五加一年生的充实的半木质化新梢枝条,以下剪口对齐的方式捆好,放入土窖内,用45-55%含水率(优选50%含水率)的纯净消毒河沙将刺五加新梢枝条的基部埋植8-12cm(优选10cm)的深度以保持生活力;待4月中旬将所述新梢枝条截成13cm-15cm/根长度的插穗,插穗两端每端的表皮用刀纵向划3~4条口子,插穗上剪口平剪,下剪口呈马耳形;每根插穗上端保留1-2个芽(优选为1个芽以节省插穗营养),最上端的芽与上剪口距离1-2cm(优选1.5cm);将插穗按一定数量(如50根插穗)捆扎成一捆,用植物激素/生根药剂浸泡插穗基部2cm-3cm以下的部分,浸泡时间为2h-4h;然后用透气透水材料包装插穗备用;S3、倒插催根设置深度>插穗长度+5cm的沟槽,在沟槽底部铺5-8cm厚消毒的含水率80-85%的纯净河沙,然后将S2处理的成捆的插穗解开,将插穗的上端朝下、基部朝上的方式插在河沙上,插穗和插穗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插好之后用消毒的含水率70-75%的纯净河沙填满插穗周围的空间并没顶2-4cm;之后,用塑料膜做保温棚,控制河沙表面温度在20-25℃(优选为22℃),插穗底部温度在9-12℃(优选为10℃);S4、扦插观察插穗基部的下剪口有愈伤组织形成且根长达到≥0.1cm时,即从沟槽的河沙内取出插穗进行扦插;扦插之前,做好的扦插床上开出深度6-7cm的浅沟,然后将插穗的基部(下剪口的一端)插入床土的浅沟内,埋土4-6cm厚(优选为5cm),全部插穗插完之后,及时浇透水,在扦插床上方距离床面45-60cm(优选50cm)的高度设置保温棚,保持棚内温度15-25℃,保持床土湿润在75-85%之间。在S2插穗准备及预处理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应注意不能损坏插穗上保留的芽。优选地,S1中,扦插床的苗圃选在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位置,扦插床用土为土层厚度≥20cm、pH值5.5-7.0的土壤。优选地,S1中,扦插床宽度为100-120cm,床土厚度≥20cm,在长度方向9.5-10.5m(优选为10m)做一个横沟以便于排水和管理。优选地,S2中,将成捆的插穗,用赤霉素或ABT1号生根粉按照50×10-6mg/L-100×10-6mg/L的浓度浸泡插穗基部2cm-3cm以下的部分,以促进插穗快速和大量生根。优选地,S3中,设置深度为20cm的沟槽,在沟槽底部铺5cm厚消毒的湿润纯净河沙,将插穗的上端朝下、基部朝上的方式插在河沙上,插穗株距行距为5cm;插好之后用消毒的湿润纯净河沙填满插穗周围的空间并没顶3cm;之后,用塑料膜做保温棚;将温湿度计的传感端分别埋在插穗顶部和底部的高度位置。优选地,S3中,所述沟槽可在地面挖出来,也可为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箱体。优选地,S4中,扦插时,将插穗以与床面40-50°的夹角(优选为45°)斜向插入床土的浅沟内。优选地,S4中,保温棚上设有空气对流窗,以适当保持保温棚内通风,防止一段时间内温湿度集中过大而造成插穗部分腐烂,影响成活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刺五加倒置催根后再扦插的育苗方法,其改变了目前常规刺五加扦插育苗成活率极低的局面。经在试验地进行育苗试验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刺五加育苗技术能有效提高刺五加扦插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移栽后长势优势明显,可为刺五加的栽培产业连续而大量地提供高质量的可栽植苗木;由于本专利技术培育苗木的成活率高且苗木健壮,因此可大幅减少原料和人力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对刺五加这一濒危物种的资源保存和恢复也具有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刺五加的生态作用,有效保护生态安全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涉及了扦插床的制作、插穗准备及预处理、倒插催根、扦插方法等步骤。其中,在扦插床的制作过程中对土壤有严格选择要求(扦插床苗圃选在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的地方,而床土来自土层厚度≥20cm、pH值5.5-7.0的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含丰富腐殖质的林下土,大量梯度实验研究证实这样的土壤能满足刺五加的生物学特性,保证插穗成活),提前半年施加有机肥,翻耕耙细,春季再翻,以充分熟化床土和并保持床土各处的肥力均匀,扦插前用高锰酸钾消毒以消除病虫害/杂草因素,扦插前一天浇透水,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制作扦插床/n使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含丰富腐殖质的林下土配合落叶松针制作扦插床,在扦插前一年秋季以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800-3200Kg,翻耕耙细,深度30cm以上,春季再翻2-3次以熟化床土,床体土壤厚度≥20cm;扦插前用浓度为0.4-0.6%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插床消毒,每1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五加倒插高效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扦插床
使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含丰富腐殖质的林下土配合落叶松针制作扦插床,在扦插前一年秋季以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800-3200Kg,翻耕耙细,深度30cm以上,春季再翻2-3次以熟化床土,床体土壤厚度≥20cm;扦插前用浓度为0.4-0.6%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插床消毒,每100m2的插床喷洒高锰酸钾溶液40-50kg;扦插前一天洒水润透床体土壤;
S2、插穗准备及预处理
在2月下旬-3月上旬,采集刺五加一年生的充实的半木质化新梢枝条,以下剪口对齐的方式捆好,放入土窖内,用45-55%含水率的纯净消毒河沙将刺五加新梢枝条的基部埋植8-12cm的深度以保持生活力;待4月中旬将所述新梢枝条截成13cm-15cm/根长度的插穗,插穗两端每端的表皮用刀纵向划3~4条口子,插穗上剪口平剪,下剪口呈马耳形;每根插穗上端保留1-2个芽,最上端的芽与上剪口距离1-2cm;将插穗按一定数量捆扎成一捆,用植物激素/生根药剂浸泡插穗基部2cm-3cm以下的部分,浸泡时间为2h-4h,然后用透气的透水材料包装插穗备用;
S3、倒插催根
设置深度>插穗长度+5cm的沟槽,在沟槽底部铺5-8cm厚消毒的含水率80-85%纯净河沙,然后将S2处理的成捆的插穗解开,将插穗的上端朝下、基部朝上的方式插在河沙上,插穗和插穗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插好之后用消毒的含水率70-75%的纯净河沙填满插穗周围的空间并没顶2-4cm;之后,用塑料膜做保温棚,控制河沙表面温度在20-25℃,插穗底部温度在9-12℃;
S4、扦插
观察插穗基部的下剪口有愈伤组织形成且根长达到≥0.1cm时,即从沟槽的河沙内取出插穗进行扦插;扦插之前,做好的扦插床上开出深度6-7cm的浅沟,然后将插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辉韩家永张厚良郝锟陈媛媛林国英刘继云马珂王渌任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