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03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首先用较低碳氮比的桑黄液体培养基以及最适宜桑黄菌种生长的pH来培养桑黄菌种,同时由于桑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有黑木耳菌糠提取液,促进了桑黄菌丝体生长以及菌丝体中次生代谢产物多糖、黄酮、多酚的大量累积以及三萜的少量累积;而随着桑黄菌丝的生长整个培养基的pH不断降低,此时更不利于三萜的累积,因此向桑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新的氮源硝酸铵和在低浓度的CO胁迫下,并调高pH,在CO刺激和新的氮源和高pH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三萜的快速累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大幅度提高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四种次生代谢物产量,操作过程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桑黄次生代谢产物制备,特别是一种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寄主是桑树,有“久服轻身”之功效。桑黄中含有三萜、黄酮、多糖、多酚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等功能。桑黄三萜以羊毛脂烷型为主,是其抗炎症、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以桑黄三萜作为原料开发新药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

2、由于野生桑黄子实体的数量极少,加上人为的掠夺性开采,已难以成为稳定的工业产品来源,为缓解这一情况,人们对桑黄的人工培养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目前关于桑黄人工培养方式主要包括段木栽培、代料栽培和液态发酵三大类,但至今为止,有关野生桑黄的人工繁殖和驯化栽培技术还未成熟。

3、研究发现,桑黄子实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等物质。有学者对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一般营养成分中,除灰分两者相差不大,而菌丝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多糖、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子实体;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菌丝体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两者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比例基本一致;菌丝体总脂肪酸含量比子实体稍高,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稍高。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生物工程研究室前期研究也发现,4种桑黄菌丝体中含有与子实体相同的多糖、黄酮和三萜等物质,其中桑树菌丝体中的三萜量是子实体的7倍左右。由此可见,桑黄子实体与菌丝体中的营养成分基本一致,因而通过发酵培养桑黄菌丝体备受关注。

4、发酵培养的培养基可提供菌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碳源、氮源、各种元素和生长因素,适当的营养比例能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次生代谢物的累积。但是目前发现在培养桑黄过程中,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桑黄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次生代谢物的累积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液体培养基的ph值越来越低,这就容易造成后续培养桑黄菌丝生长缓慢,次生代谢物累积困难,因此,很容易造成次生代谢产物产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3、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利用黑龙江当地通用的培养黑木耳后的黑木耳菌糠提取液配制桑黄液体培养基:黑木耳菌糠提取液200-300 g / l,葡萄糖10-20 g / l,硝酸铵0.1-0.15g / l,余量为水;121℃下灭菌30min;并调节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为5-6;其中,黑木耳菌糠为黑龙江当地通用的培养黑木耳后的菌棒,培养黑木耳后的菌棒的菌基由30%的硬木屑、40%的玉米芯和10%的麦麸和/或豆饼粉以及余量水组成;

5、s2、取100 ml桑黄液体培养基装入250 ml三角瓶中,将活化的桑黄液体菌种按10%接种量接种到桑黄液体培养基中,于25℃、110 r/min转速下恒温震荡培养4d;

6、s3、在桑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硝酸铵0.1-0.15g / l,然后调节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为6-7,放入发酵罐中,再向发酵罐中通入co气体,发酵罐中co气体的浓度为20-30ppm;然后于25℃、110 r/min转速下继续恒温震荡培养2d;

7、s4、将液体培养物用纱布过滤得到桑黄菌丝,于60℃下烘干至恒重,研磨成粉末,然后分别定量测定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中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的产量。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为:

9、选取干燥、无霉变的黑木耳菌糠粉碎至60目,取200 g粉碎后的黑木耳菌糠加入到1000 ml水中,小火煮沸20 min;之后用8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液,滤液补水至1000 ml,得到黑木耳菌糠提取液。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为:

11、选取干燥、无霉变的黑木耳菌糠,与水按照质量比3:7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中有氧发酵,当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温度24 h以上,开始翻堆,补充水分,整个发酵期间翻堆2次一3次,过滤收集滤液,得到黑木耳菌糠提取液。

12、进一步地,所述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使用0.1mol/l的naoh或hcl溶液调节。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活化的桑黄液体菌种是将桑黄菌种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6℃恒温箱中培养一周;然后将已活化的菌种按10%接种量接入含有100ml液体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与26℃、110 r/min转速下恒温震荡培养5d,得到活化的桑黄液体菌种。

14、进一步地,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马铃薯浸出液30. 0 g/l,葡萄糖10. 0g / l,蛋白胨10. 0g / l。

15、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桑黄液体培养基:黑木耳菌糠提取液280 g / l,葡萄糖15 g / l,硝酸铵0.15 g / l,余量为水;121℃下灭菌30min;并调节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为6。

16、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调节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为6.5。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首先用较低碳氮比的桑黄液体培养基以及最适宜桑黄菌种生长的ph来培养桑黄菌种,同时由于桑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有黑木耳菌糠提取液,促进了桑黄菌丝体生长以及菌丝体中次生代谢产物多糖、黄酮、多酚的大量累积以及三萜的少量累积;而随着桑黄菌丝的生长整个培养基的ph不断降低,此时更不利于三萜的累积,因此向桑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新的氮源硝酸铵和在低浓度的co胁迫下,并调高ph,在co刺激和新的氮源和高ph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三萜的快速累积;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大幅度提高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四种次生代谢物产量,操作过程简单,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使用0.1mol/L的NaOH或HCl溶液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活化的桑黄液体菌种是将桑黄菌种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6℃恒温箱中培养一周;然后将已活化的菌种按10%接种量接入含有100mL液体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与26℃、110 r/min转速下恒温震荡培养5d,得到活化的桑黄液体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马铃薯浸出液30. 0 g/L,葡萄糖10. 0g / L,蛋白胨10. 0g / 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桑黄液体培养基:黑木耳菌糠提取液280 g / L,葡萄糖15 g/ L,硝酸铵0.15 g / L,余量为水;121℃下灭菌30min;并调节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为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节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为6.5。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黑木耳菌糠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液体培养基的ph使用0.1mol/l的naoh或hcl溶液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黑木耳菌糠提取液提升桑黄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活化的桑黄液体菌种是将桑黄菌种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6℃恒温箱中培养一周;然后将已活化的菌种按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冬茹郭兴高智涛马珂刘艳杰王丹丽杨璐源高云虹陈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