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宏藩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膜电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7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热膜电煲的技术方案,在结构上包括有锅体、锅座、电热体和电子温控器,电煲的锅体采用高耐热保健陶瓷材料,电热体是在锅体靠底部的外釉面上高温淀积有一层电热膜,电热膜由电路隔离线分成多组并联的电热电路,电热电路和感温元件与电子温控器相连接,实施对电煲的调控。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高温耐热保健陶瓷锅体同锅座粘合为一体,其粘合处设在锅体外侧荫蔽处,提高电煲的整体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煲,尤其是一种直热式陶瓷电煲。普通的电煲,一般是采用电热丝作为发热元件,电热丝制成电热管或电热板构件,安装在壳体上,通电后发热传给锅体,对锅内物体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形式的电煲,热损耗大,不省电,且电热元件工作时自身温度高,易氧化,影响使用寿命,难以实现节电和防火防爆的要求。近年来已开发了节电电热膜电锅,其应用日趋广泛,主要有电热膜玻璃锅和搪瓷锅,但由于受其锅体材质和电热膜成膜工艺所限制,锅体需制成平底,在平底部外表面刷制电热膜料,然后经低温烧结而成电热体,该电热体与锅体结合不牢,易脱落。有关节能高强度电热膜陶瓷电锅的技术及产品仍处在研发阶段,来有成熟的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热式高耐热电热膜陶瓷电煲的技术方案,克服普通电煲不省电和电热元件易氧化及难于满足防火防爆安全要求的不足之处,同时克服节能电热膜玻璃锅及搪瓷锅成膜温度低,不耐高温,易脱落的缺陷,解决节能高强度透明电热膜陶瓷电锅双层陶瓷结构较笨重,内外锅在锅内侧粘合,使用时粘合物易脏易变色和接触污染食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普通直热式电锅的基本结构,包括有锅体、锅座、电热体和电子温控器。锅体采用高耐热保健陶瓷材料,高温烧结而成,内外釉面。在锅体靠底部的外表釉面上,高温淀积有一层电热膜,在电热膜上设置有电路隔离线,形成多组并联的电热膜电热电路;在锅体外底面靠近中心处设置有感温元件,电热膜的电热电路和感温元件同锅座上的开关、插座连成一体与电子温控器相连接,构成温控电路。温控电路原理接通电子温控器,闭合开关,电热膜电热电路通电发热,感温元件随时将锅体温度信号传给电子温控器,温控器按设功能挡自动进行工作,控制加热电源的通断,使电煲可以多用。应用本技术,可增大电热膜的加热面积和提高电热膜的附着力及高耐热性能,使电煲的发热更为均匀,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配上电子温控器,实现一锅多用,可涮火锅,做米饭、煲汤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锅体的电热膜电热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温控电路原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有锅体1,锅座2,电热体3和电子温控器4。锅体1采用高耐热保健陶瓷,其内外表面为釉面;锅座2为耐热阻燃材料制成,设置有开关座和插座;电热体3是在锅体靠底部的外釉面上高温淀积上一层电热膜;在电热膜上设置有电路隔离线5,将电热膜分隔成四组相互并联的电热膜电热电路,在电热膜电热电路上制备两个接线银电极6,在锅体底部外表面近中心处设置有感温元件7,电子温控器4与电热体3和感温元件7相连接,银电极6至插座间设置有手动开关8,控制电源通断。为使本技术的整体性更好,将锅体1和锅座2粘合为一体构成单层陶瓷锅体结构,锅体和锅座粘合处设置在锅体外侧荫蔽处,确保粘合物不污染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热式高耐热陶瓷电煲,在结构上包括有锅体、锅座、电热体和电子温控器。锅体采用高耐热保健陶瓷,内外釉面;其特征是:电热体是在锅体靠底部外釉面上高温淀积一层电热膜,电热膜由电路隔离线分隔成多组相互并联的电热膜电热电路;在锅体外底面近中心处安装有感温元件,电热膜电热电路及感温元件和锅座上的开关、插座与电子温控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热式高耐热陶瓷电煲,在结构上包括有锅体、锅座、电热体和电子温控器。锅体采用高耐热保健陶瓷,内外釉面;其特征是电热体是在锅体靠底部外釉面上高温淀积一层电热膜,电热膜由电路隔离线分隔成多组相互并联的电热膜电热电路;在锅体外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藩
申请(专利权)人:黄宏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