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74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属于大功率模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薄型大功率模块,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薄型大功率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的设置,能够方便在薄型大功率模块使用时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线路进入顶盖和安装座的内部与薄型大功率模块相互连接,通过顶盖和安装座的设置,能够在使用时对薄型大功率模块进行保护,防止薄型大功率模块因外力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属于大功率模块设备

技术介绍
当今各行各业的设备原件都在往小型化发展,对其使用的功率模块来说,也要尽可能的在较小的体积下实现较高的功率密度,要尽可能的薄与小并兼具耐用的性能。现有的薄型大功率模块,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好,在使用时不方便外接线路,而且不能很好的保护薄型大功率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薄型大功率模块,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所述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容纳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四凹槽,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制冷片,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制冷片。优选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顶盖上。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配合的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用于配合螺钉固定所述顶盖和所述安装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均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对称分布与所述容纳槽的两侧,且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对称分布于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之间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顶盖和所述安装座均为阻燃材质构成。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制冷片均匀分布于所述顶盖的顶部,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制冷片的位置相互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通过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的设置,能够方便在薄型大功率模块使用时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线路进入顶盖和安装座的内部与薄型大功率模块相互连接,通过顶盖和安装座的设置,能够在使用时对薄型大功率模块进行保护,防止薄型大功率模块因外力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顶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按照本技术的薄型大功率模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座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安装座,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第一制冷片,6-第一通孔,7-第二制冷片,8-薄型大功率模块,9-第二通孔,10-容纳槽,11-第三凹槽,12-第四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型大功率模块,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安装座2的内部设置有薄型大功率模块8,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3,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1,顶盖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0,容纳槽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4,容纳槽10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四凹槽12,顶盖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制冷片5,安装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制冷片7。通过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7的设置,能够方便在薄型大功率模块8使用时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的设置,能够方便线路进入顶盖1和安装座2的内部与薄型大功率模块8相互连接,通过顶盖1和安装座2的设置,能够在使用时对薄型大功率模块8进行保护,防止薄型大功率模块8因外力损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顶盖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均匀分布于顶盖1上,安装座2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通孔6相互配合的第二通孔9,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9均用于配合螺钉固定顶盖1和安装座2,顶盖1和安装座2均为阻燃材质构成,多个第一制冷片5均匀分布于顶盖1的顶部,且与多个第二制冷片7的位置相互对应。通过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9的设置,能够方便配合螺钉固定顶盖1和安装座2,通过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7的设置,能够从顶部和底部同时进行冷却降温。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均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凹槽,第二凹槽4和第四凹槽12对称分布与容纳槽10的两侧,且与容纳槽10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凹槽3和第三凹槽11对称分布于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两侧,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之间相互配合,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容纳槽10的设置,能够方便薄型大功率模块8安装在顶盖1和安装座2之间,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设置,能够方便相互配和形成一个更大的凹槽,方便从顶盖1和安装座2的一侧穿线,通过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的设置,能够方便相互配和形成一个更大的凹槽,方便从顶盖1和安装座2的另一侧穿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使用时将薄型大功率模块8安装在安装座2上,然后通过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将线路通入顶盖1和安装座2的内部与薄型大功率模块8进行连接;步骤2:接好后将顶盖1盖在安装座2上,然后再通过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9和螺钉将顶盖1和安装座2固定起来,在使用可启动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7进行散热防止薄型大功率模块8过热。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薄型大功率模块,通过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7的设置,能够方便在薄型大功率模块8使用时进行散热,通过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的设置,能够方便线路进入顶盖1和安装座2的内部与薄型大功率模块8相互连接,通过顶盖1和安装座2的设置,能够在使用时对薄型大功率模块8进行保护,防止薄型大功率模块8因外力损坏,通过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9的设置,能够方便配合螺钉固定顶盖1和安装座2,通过第一制冷片5和第二制冷片7的设置,能够从顶部和底部同时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容纳槽10的设置,能够方便薄型大功率模块8安装在顶盖1和安装座2之间,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设置,能够方便相互配和形成一个更大的凹槽,方便从顶盖1和安装座2的一侧穿线,通过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12的设置,能够方便相互配和形成一个更大的凹槽,方便从顶盖1和安装座2的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设置有薄型大功率模块(8),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3),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1),所述顶盖(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4),所述容纳槽(10)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四凹槽(12),所述顶盖(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制冷片(5),所述安装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制冷片(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所述安装座(2)的内部设置有薄型大功率模块(8),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3),所述薄型大功率模块(8)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1),所述顶盖(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4),所述容纳槽(10)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四凹槽(12),所述顶盖(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制冷片(5),所述安装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制冷片(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6)均匀分布于所述顶盖(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孔(6)相互配合的第二通孔(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型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和所述第二通孔(9)均用于配合螺钉固定所述顶盖(1)和所述安装座(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臣张中彬李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晶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