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6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1
轮轴(21)在外周面(21aa)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21ea)。轮体(22a)能够相对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旋转。径向滑动轴承(23aa)将轮体(22a)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轮轴(21)的外周面(21aa)旋转。浮动密封(26a)具有支承于轮体(22a)的旋转侧构件(26aR)和与旋转侧构件(26aR)滑动的固定侧构件(26aF)。凹部(21ea)在轮轴(21)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26a)中的旋转侧构件(26aR)与固定侧构件(26aF)的滑动部和径向滑动轴承(23aa)这两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装入作业机械的下滚轮的浮动密封通过使在旋转侧配置的密封环相对于在固定侧配置的密封环滑动,来对润滑油的供油路径末端进行密封。在近年来的推土机等作业机械中,期望通过更高速行驶来提高作业效率。伴随着滚轮的高速旋转化,在浮动密封周围的发热量增加。相对于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82819号公报(参照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轴承具备限制相对于轮轴的滑动的机构,来抑制滚轮中的摩擦热的产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28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限制滑动的机构中,结构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冷却性能而抑制发热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具备:轮轴、轮体、第一滑动轴承以及浮动密封。轮轴在外周面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轮体能够相对于轮轴的外周面旋转。第一滑动轴承将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轮轴的外周面旋转,且承受轮轴的径向的力。浮动密封具有支承于轮体的旋转侧构件和与旋转侧构件滑动的固定侧构件。凹部在轮轴的径向上对置于浮动密封中的旋转侧构件与固定侧构件的滑动部和第一滑动轴承这两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冷却性能而抑制发热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履带式行驶装置及作业机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作业机械的例子的推土机的结构的概要侧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图5是轮轴的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图9是示出图7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中的第一工序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图7所示的下滚轮的组装方法中的第二工序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二剖视图。图13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惰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或者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反复进行重复说明。另外,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有时也会将结构省略或者简化。另外,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任意组合。(实施方式1)<作业机械的结构>首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作业机械的例子,利用图1对推土机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推土机,只要是液压挖掘机等具有履带式行驶装置的作业机械就能够应用。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作业机械的例子的推土机的结构的概要侧视图。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的推土机主要具有履带式行驶装置1、车身2以及工作装置3。由车身2和工作装置3构成作业机械主体。车身2具有驾驶室(cab)4和发动机室5。驾驶室4配置于车身2的后上部,发动机室5配置于驾驶室4的前方。工作装置3具有推土铲6、机架7、角度缸8以及升降缸9。推土铲6配置于车身2的前方。推土铲6在左右两侧被机架7支承。机架7的一端通过旋转自如的支承部安装于推土铲6的背面。机架7的另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推土铲6由角度缸8及升降缸9驱动。角度缸8的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推土铲6的背面。角度缸8的另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通过角度缸8的基于液压的伸缩,推土铲6以机架7的支承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推土铲6的上端6a沿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推土铲6沿前后方向进行对中(angling)操作。升降缸9的一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机架7的上表面。升降缸9的中间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通过升降缸9的基于液压的伸缩,推土铲6以机架7的另一端为中心沿上下方向移动。履带式行驶装置1具有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在推土机100的车宽方向上分开配置。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以夹着车身2的方式配置。左右一对履带装置1A分别主要具有履带10、下滚轮20、上滚轮20a、驱动轮(链轮)41、惰轮(idler)42以及履带架43。驱动轮41及履带架43分别安装于车身2的侧部。在履带架43分别安装有惰轮42、多个下滚轮20及多个上滚轮20a。驱动轮41以能够驱动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后方。惰轮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例如前端部。多个下滚轮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下侧。多个上滚轮20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履带架43的上表面侧。履带10构成为环状(环形),且卷绕于驱动轮41及惰轮42。另外,履带10被在驱动轮41与惰轮42之间配置的多个下滚轮20及多个上滚轮20a支承为能够旋转。履带10与驱动轮41啮合,且履带10构成为能够在该驱动轮41的旋转驱动的作用下旋转。在该履带10旋转时,惰轮42、多个下滚轮20及多个上滚轮20a分别与履带10抵接而能够进行从动旋转。由车身2和工作装置3构成的作业机械主体被履带式行驶装置1支承为能够行驶。<下滚轮20的结构>接下来,利用图2~图5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中使用的下滚轮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图1的作业机械所包含的下滚轮的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3及图4分别是示出图2所示的下滚轮的结构的第一剖视图及第二剖视图。图5是轮轴的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剖面和图4中的剖面是穿过轮轴21的轴线C的剖面,并且是以彼此相差90度的角度剖切的剖面。另外,图5中的剖面是在相对于轴线C正交的方向上剖切的剖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下滚轮20具有轮轴21、轮体22a、22b、滑动轴承构件23a、23b、浮动密封26a、26b、以及支承体27a、27b。在轮轴21外插有两个轮体22a、22b。在轮轴21与轮体22a之间配置有滑动轴承构件23a。在轮轴21的一端侧固定有支承体27a。浮动密封26a的旋转侧构件26aR支承于轮体22a。浮动密封26a的固定侧构件26aF隔着支承体27a支承于轮轴21。在轮轴21与轮体22b之间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n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具备:/n轮轴,其在外周面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n轮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n第一滑动轴承,其将所述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且承受所述轮轴的径向的力;以及/n浮动密封,其具有支承于所述轮体的旋转侧构件和与所述旋转侧构件滑动的固定侧构件,/n所述凹部在所述轮轴的所述径向上对置于所述浮动密封中的所述旋转侧构件与所述固定侧构件的滑动部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这两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425 JP 2019-0843991.一种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具备:
轮轴,其在外周面具有用于积存冷却介质的凹部;
轮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
第一滑动轴承,其将所述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轮轴的所述外周面旋转,且承受所述轮轴的径向的力;以及
浮动密封,其具有支承于所述轮体的旋转侧构件和与所述旋转侧构件滑动的固定侧构件,
所述凹部在所述轮轴的所述径向上对置于所述浮动密封中的所述旋转侧构件与所述固定侧构件的滑动部和所述第一滑动轴承这两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轮轴具有向所述径向的外侧伸出的中凸缘,
所述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还具备第二滑动轴承,所述第二滑动轴承将所述轮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凸缘旋转,且承受所述轮轴的轴向的力,
所述凹部在所述轮轴的所述径向上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带式行驶装置的滚轮,其中,
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轮轴的轴线配置成线对称。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雅彦北井则行前田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