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657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该结构的反应堆的排水孔与分水器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分水器的第一进水口,比例阀的出水端与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循环泵的输入端高于分水器的排气口,循环泵的输出端高于比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反应堆的排水孔布置的位置高于分水器的第一进水口,便于反应堆的水排出,比例阀的出水端高于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利于比例阀中冷凝的水进入分水器进行排放,循环泵的输入端高于分水器的排气口,使得分水器中的水分难以进入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出端高于比例阀,避免循环泵内积水,减少系统积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氢能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氢能利用和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逐渐成熟,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氢气作为参与燃料电池化学反应的一种物质,供氢系统保障氢气的供给。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氢瓶、比例阀、反应堆、分水器和循环泵,但是由于比例阀和循环泵的位置设置的位置不当,容易出现系统积水或积水结冰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减少积水的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氢瓶、比例阀、反应堆、分水器和循环泵;所述比例阀包括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出气端和出水端,所述分水器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排水口和排气口,所述氢瓶的瓶口与所述比例阀的第一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比例阀的出气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反应堆的进气孔相连通,所述反应堆的排水孔与所述分水器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分水器的排气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比例阀的第二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比例阀的出水端与所述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循环泵的输入端高于所述分水器的排气口,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高于所述比例阀。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堆最低的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的排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分水器的排水口低于其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r>进一步的,所述比例阀的出气端与所述反应堆的进气孔之间的管路包括连接且相通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比例阀的出气端,另一端朝上布置且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反应堆的进气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分水器的排水口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比例阀的位置高于所述氢瓶的位置。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通过将所述反应堆的排水孔布置的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的第一进水口,便于反应堆的水排出,所述比例阀的出水端与所述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的第二进水口,利于比例阀中冷凝的水进入分水器进行排放,循环泵的输入端高于所述分水器的排气口,使得分水器中的水分难以进入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高于所述比例阀,避免循环泵内积水,通过本技术的布置结构,有利用系统中的水的排放,减少其积水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氢瓶;2、比例阀;21、第一进气端;22、第二进气端;23、出气端;24、出水端;3、反应堆;31、进气孔;32、排水孔;4、分水器;41、第一进水口;42、第二进水口;43、排水口;44、排气口;5、循环泵;51、输出端;52、输入端;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氢瓶1、比例阀2、反应堆3、分水器4和循环泵5;比例阀2包括第一进气端21、第二进气端22、出气端23和出水端24,分水器4包括第一进水口41、第二进水口42、排水口43和排气口44,氢瓶1的瓶口与比例阀2的第一进气端21相连通,比例阀2的出气端23通过管路与反应堆3的进气孔31相连通,反应堆3的排水孔32与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分水器4的排气口44与循环泵5的输入端52相连通,循环泵5的输出端51与比例阀2的第二进气端22相连通,比例阀2的出水端24与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循环泵5的输入端52高于分水器4的排气口44,循环泵5的输出端51高于比例阀2。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通过将反应堆3的排水孔32布置的位置高于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便于反应堆3的水排出,比例阀2的出水端24与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利于比例阀2中冷凝的水进入分水器4进行排放,循环泵5的输入端52高于分水器4的排气口44,使得分水器4中的水分难以进入循环泵5,循环泵5的输出端51高于比例阀2,避免循环泵5内积水,通过本技术的布置结构,有利用系统中的水的排放,减少其积水现象。反应堆3最低的位置可以高于分水器4的排水口43,有利用反应堆3排水。分水器4的排水口43低于其第一进水口41和第二进水口42,有利于分水器4及时排出。比例阀2的出气端23与反应堆3的进气孔31之间的管路还可以包括连接且相通的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7,第一管道6的一端设置在比例阀2的出气端23,另一端朝上布置且与第二管道7的一端相连通,第二管道7的一端与反应堆3的进气孔31相连通。氢气经过比例阀2后,压强降低,温度降低,循环氢气中的水分于此易产生冷凝,因此比例阀2后布置一段朝上的管路,使水回流,避免液态水进入反应堆3。分水器4的排水口43可以设有打开或关闭其的阀门8,分水器4的排水口43可以设置在其底部,利用分水器4排水,其中阀门8可以为电阀门8。氢瓶1到比例阀2区间,氢气纯度很高,无需考虑排水问题,可将比例阀2布置在车身上较高的位置,比如:比例阀2的位置可以高于氢瓶1的位置。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氢瓶(1)、比例阀(2)、反应堆(3)、分水器(4)和循环泵(5);所述比例阀(2)包括第一进气端(21)、第二进气端(22)、出气端(23)和出水端(24),所述分水器(4)包括第一进水口(41)、第二进水口(42)、排水口(43)和排气口(44),所述氢瓶(1)的瓶口与所述比例阀(2)的第一进气端(21)相连通,所述比例阀(2)的出气端(23)通过管路与所述反应堆(3)的进气孔(31)相连通,所述反应堆(3)的排水孔(32)与所述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所述分水器(4)的排气口(44)与所述循环泵(5)的输入端(52)相连通,所述循环泵(5)的输出端(51)与所述比例阀(2)的第二进气端(22)相连通,所述比例阀(2)的出水端(24)与所述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循环泵(5)的输入端(52)高于所述分水器(4)的排气口(44),所述循环泵(5)的输出端(51)高于所述比例阀(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汽车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氢瓶(1)、比例阀(2)、反应堆(3)、分水器(4)和循环泵(5);所述比例阀(2)包括第一进气端(21)、第二进气端(22)、出气端(23)和出水端(24),所述分水器(4)包括第一进水口(41)、第二进水口(42)、排水口(43)和排气口(44),所述氢瓶(1)的瓶口与所述比例阀(2)的第一进气端(21)相连通,所述比例阀(2)的出气端(23)通过管路与所述反应堆(3)的进气孔(31)相连通,所述反应堆(3)的排水孔(32)与所述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4)的第一进水口(41),所述分水器(4)的排气口(44)与所述循环泵(5)的输入端(52)相连通,所述循环泵(5)的输出端(51)与所述比例阀(2)的第二进气端(22)相连通,所述比例阀(2)的出水端(24)与所述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相连通且布置位置高于所述分水器(4)的第二进水口(42);循环泵(5)的输入端(52)高于所述分水器(4)的排气口(44),所述循环泵(5)的输出端(51)高于所述比例阀(2)。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发平郝义国王飞杨婷婷杨毅明汪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