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26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6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本申请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含有式A所示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主体材料,所述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式I和式I式II组成,所述第二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C所示的有机化合物。通过与能级相匹配的电子传输层材料搭配,能够实现器件结构的优化,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效率和长寿命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device)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液晶显示器LCD相比,OLED具有更宽广的色域、更高的对比度、更宽的温度适应范围、更快的响应时间以及可以实现柔性显示等。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采用荧光型和磷光型两种发光机理来设计性能较优的电子元件。而传统磷光器件结构中,磷光发光层大多使用单一的主体材料掺杂染料制备。这势必会导致电子与空穴在发光层的复合不充分,造成能量利用率低,最终导致电流效率低且严重影响器件寿命;并且由于磷光发光层与邻接的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存在能级匹配度不良,造成器件工作电压过高,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电压、高效率和长寿命的优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含有式A所示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主体材料,所述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式I和式II组成,所述第二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C所示的有机化合物:r>其中,所述式A中,X4、X5和X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C(H)或N,且X4、X5和X6中至少一个为N;L4、L5、L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L4、L5、L6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基团,任选地被甲基、咔唑基、苯基、二苯并噻吩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5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或者,L4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或者,L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或者,L6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Ar3、Ar4、Ar5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Ar3、Ar4、Ar5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基团、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或者,Ar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20元环;或者,Ar4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20元环;或者,Ar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20元环;所述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由式I和式II相互稠合形成,*表示式I与式II稠合的连接点;式I中,Ad为金刚烷基,m表示Ad的个数,m选自1、2或3;环A选自苯环或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Y1和Y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O、S、C(R8R9)、N(R10)、Si(R11R12)或Se,其中,R8~R1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6~18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8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任选地,R8和R9相互连接以与它们共同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15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任选地,R11和R12相互连接以与它们共同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15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X1、X2、X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C(H)或N,其中X1、X2、X3中至少一者为N;R1、R2、R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R1、R2、R3以Ri表示,n1~n3以ni表示,ni表示Ri的个数,i为变量,表示1、2和3,当i为1、2时,ni选自0、1、2、3或4;当i为3时,ni选自0、1、2、3、4、5、6、7、8、9或10;且当ni大于1时,任意两个Ri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i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L1、L2和L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R1、R2、R3、Ar1、Ar2、L1、L2和L3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任选地,L1、L2和L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在式C中,Ar6和Ar7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L7和L8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R4~R7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n4表示R4的个数,n5表示R5的个数,n6表示R6的个数,n7表示R7的个数;R4至R7以Rk表示,n4~n7以nk表示,k为变量,当k为4或7时,nk各自独立地选自1、2、3或4,当k为5或6时,nk各自独立地选自1、2或3;且当nk大于1时,任意两个Rk相同或不同;所述Ar6、Ar7、L7、L8或者R4~R7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任选地,Ar6、Ar7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申请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并且有机发光层中采用式B所示的的第一发光主体材料与式C所示的第二发光主体材料,二者互相搭配能够有效的形成激基复合物,有利于改善器件的电压、效率与寿命,再通过与发光层LUMO能级、三线态能级相匹配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层搭配使用,能够改善器件的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含有式A所示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主体材料,所述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式I和式II组成,所述第二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C所示的有机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含有式A所示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和第二发光主体材料,所述第一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式I和式II组成,所述第二发光主体材料含有式C所示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所述式A中,X4、X5和X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C(H)或N,且X4、X5和X6中至少一个为N;
L4、L5、L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L4、L5、L6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基团,任选地被甲基、咔唑基、苯基、二苯并噻吩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8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或者,L4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或者,L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或者,L6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
Ar3、Ar4、Ar5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Ar3、Ar4、Ar5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基团、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或者,Ar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20元环;或者,Ar4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20元环;或者,Ar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任选地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20元环;
所述式B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由式I和式II相互稠合形成,*表示式I与式II稠合的连接点;
式I中,Ad为金刚烷基,m表示Ad的个数,m选自1、2或3;
环A选自苯环或成环碳原子数为10-14的稠合芳环;
Y1和Y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O、S、C(R8R9)、N(R10)、Si(R11R12)或Se,其中,R8~R1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6~18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8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任选地,R8和R9相互连接以与它们共同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15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任选地,R11和R12相互连接以与它们共同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15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
X1、X2、X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C(H)或N,其中X1、X2、X3中至少一者为N;
R1、R2、R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R1、R2、R3以Ri表示,n1~n3以ni表示,ni表示Ri的个数,i为变量,表示1、2和3,当i为1、2时,ni选自0、1、2、3或4;当i为3时,ni选自0、1、2、3、4、5、6、7、8、9或10;且当ni大于1时,任意两个Ri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i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
L1、L2和L3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R1、R2、R3、Ar1、Ar2、L1、L2和L3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2~10的杂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任选地,L1、L2和L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
在式C中,Ar6和Ar7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7和L8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R4~R7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n4表示R4的个数,n5表示R5的个数,n6表示R6的个数,n7表示R7的个数;R4至R7以Rk表示,n4~n7以nk表示,k为变量,当k为4或7时,nk各自独立地选自1、2、3或4,当k为5或6时,nk各自独立地选自1、2或3;且当nk大于1时,任意两个Rk相同或不同;
所述Ar6、Ar7、L7、L8或者R4~R7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任选地,Ar6、Ar7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3~15元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式A中,所述L4、L5、L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N-苯基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螺二芴基;
可选地,所述L4、L5、L6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苯基取代的苯基、二苯并噻吩基取代的苯基、咔唑取代的苯基、萘基、联苯基、吡啶基、咔唑基、二甲基芴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喹啉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式A中,所述L4、L5、L6相同或不同,且各自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团U1,所述未取代的基团U1选自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组:



取代的基团U1上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取代基,取代的基团U1上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苯基取代的苯基、二苯并噻吩基取代的苯基、咔唑取代的苯基、萘基、联苯基、吡啶基、咔唑基、二甲基芴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鸣张孔燕李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