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617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待检测引射器、引射流部分、被引射流部分以及控制部分;其中,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冷凝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子调压阀、第一过滤器、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流量计,被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蒸发装置、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第二过滤器、电子膨胀阀、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流量计;控制部分用于接收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发送的数值,并根据采集到的气体流量和第二流量计算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射系数。通过该系统,能够对单体引射器在不同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况压力下进行性能测试,消除了引射器引射性能波动性大,保障了整机回油效率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水机组部件性能测试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冷水机组回油系统中,引射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灵活的特点被作为关键部件广泛使用。常用的引射器由引入管、引出管、射流管组成,其组件之间多为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目前组装过程中主要依靠目测检查部件尺寸,实际生产中其内部通道不易发现的细微尺寸偏差极易导致引射性能大幅波动,从而造成整机运行低压差等负荷时回油能力不足,严重时机组频繁保护停机,必须反复更换引射器才能得以解决,造成过程生产以及售后成本浪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针对引射器单体的性能测试系统,其能够模拟测试引射器在不同的工况下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蒸发器、冷凝器的压力,利用压力和流量传感器采集即时数据,计算引射系数,实现冷水机组引射器引射性能的单体检测保证引射器性能的一致性。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其包括待检测引射器、引射流部分、被引射流部分以及控制部分;其中,所述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冷凝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入管连通的管路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子调压阀、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流量计,所述被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蒸发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蒸发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射流管连通的管路上的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流量计;所述控制部分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发送的数值,并根据采集到的气体流量和第二流量计算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射系数。通过该方面的系统,能够对单体引射器在不同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况压力下进行性能测试,消除了引射器引射性能波动性大,保障了整机回油效率可靠性。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被引射流部分还包括快速模式电磁阀,其中,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设置在连通大气的管路上,并与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并联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还能够对批量化生产下的引射器进行快速性能检测,降低检测成本。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自选工况检测模式下,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打开,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关闭;在快速检测模式下,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打开,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关闭。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模拟吸气装置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模拟吸气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连通的管路上。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油泵,其设置在所述模拟吸气装置和所述模拟蒸发装置连通的管路上,以将所述模拟吸气装置中的冷冻油输送回到所述模拟蒸发装置。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冷冻油的循环利用。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快速检测模式下,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内的气体压力为0.4~0.6MPa。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快速检测模式下,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内的气体压力为0.5MPa。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冷凝装置位模拟冷凝器或者中压空气源。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射流部分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被引射流部分还包括第二过滤器。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过滤掉引射流和被引射流中的杂质。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量计为气体流量计;以及在自选工况检测模式下,所述第二流量计为液体流量计;在快速检测模式下,所述第二流量计为气体流量计。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第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对引射器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控制部分接收用户输入的自选工况检测模式指令、所述模拟蒸发装置和所述模拟冷凝装置的工况压力值以及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型号,并控制二者处于各自的工况压力下;开启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并使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由闭合状态打开至全开状态;调节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和所述模拟蒸发装置内的压力,使其始终保持在各自的工况压力下,稳定输出工况压力下的气态引射流和液态被引射流;所述控制部分采集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数值,并根据采集到的数值计算当前引射系数;以及将所述当前引射系数与预先存储的引射系数目标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待检测引射器是否合格,其中,预先存储的所述引射系数目标值与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型号相关联。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前引射系数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K=G2/G1,其中,K为所述当前引射系数,G1为气体流量数值,L/min,G2为液体流量数值,L/min。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G1为所述第一流量计采集到的多组气体流量数值的平均值,G2为所述第二流量计采集到的多组液体流量数值的平均值。通过该实施方式,平均值法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当前引射系数与所述引射系数目标值的偏差在(-10%,+20%)内,则判断所述待检测引射器为合格。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启动油泵将模拟吸气装置底部的冷冻油输送至所述模拟蒸发装置。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第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对引射器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控制部分接收用户输入的快速检测模式指令以及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型号;开启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关闭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并使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由闭合打开至全开状态;通过所述电子调压阀调节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内的压力,使其始终保持在恒定压力下,以稳定输出所述恒定压力的气态引射流;所述控制部分采集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数值,并根据采集到的数值计算当前引射系数;以及将所述当前引射系数与预先存储的引射系数目标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待检测引射器是否合格,其中,预先存储的所述引射系数目标值与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型号相关联。本申请提供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模拟了不同工况下蒸发器、冷凝器的压力状态,利用压力、流量传感器采集即时数据,计算引射系数,实现冷水机组引射器引射性能的单体检测,消除了引射器引射性能波动性大,保障了整机回油效率可靠性,同时开发一种快速检测评价标准,保证生产线快速检测引射性能,满足批量化生产检测需求,降低检测成本。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待检测引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检测引射器、引射流部分、被引射流部分以及控制部分;/n其中,所述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冷凝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入管连通的管路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子调压阀、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流量计,所述被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蒸发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蒸发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射流管连通的管路上的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流量计;所述控制部分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发送的数值,并根据采集到的气体流量和第二流量计算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射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检测引射器、引射流部分、被引射流部分以及控制部分;
其中,所述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冷凝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冷凝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入管连通的管路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子调压阀、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一流量计,所述被引射流部分包括模拟蒸发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蒸发装置和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射流管连通的管路上的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流量计;所述控制部分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发送的数值,并根据采集到的气体流量和第二流量计算所述待检测引射器的引射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引射流部分还包括快速模式电磁阀,其中,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设置在连通大气的管路上,并与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自选工况检测模式下,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打开,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关闭;在快速检测模式下,所述快速模式电磁阀打开,所述自选工况模式电磁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吸气装置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孟春李敏王帆单维朋朱顺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