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末端接驳方法和计算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75996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末端接驳方法和计算设备,涉及公共交通规划技术领域,包括:遍历F种车队配置方案,当遍历至第f种时,依据第f种车队配置方案、K条出行需求记录、S个第二位置数据和第一位置数据对接驳服务进行动态模拟,得到第f个接驳服务数据集,以及,根据F个接驳服务数据集对F个车队配置方案进行测评,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车队服务质量,以更为准确地辅助监控车队,便于为车队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车队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末端接驳方法和计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规划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末端接驳方法和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化和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化,人们在日常出行中需要转乘多种公共交通车,例如,一些乘客搭乘地铁至某一地铁站,从该地铁站出站后,到达位于地铁站附近的一巴士站,继而,在前述巴士站搭乘公交车,以前往位于目的地附近的另一巴士站,在地铁站到目的地之间,每个巴士站作为接驳站,公交车作为接驳车,为一些乘客提供接驳服务。为了让一些乘客节省等车时间,通常需要固定车型的多辆接驳车沿着固定路线并按照固定排班表分时提供接驳服务(简称为固定式接驳模式),但是,受制于固定式接驳模式、客流量波动性大和满载车容量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容易出现多辆接驳车整体的服务质量偏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末端接驳方法和计算设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其包括: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别获取车站数据集、出行数据集和车队数据集,其中,所述车站数据集包括与第一类车站对应的第一位置数据以及与S个第二类车站对应的S个第二位置数据,所述出行数据集包括与K位乘客对应的K条出行需求记录,所述车队数据集包括与F个接驳车队对应的F种车队配置方案,S和K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F为正整数;/n遍历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当遍历至第f种时,依据第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K条所述出行需求记录、S个所述第二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接驳服务进行动态模拟,得到第f个接驳服务数据集,其中,所述接驳服务是由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响应于K位所述乘客在标定时段T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队服务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获取车站数据集、出行数据集和车队数据集,其中,所述车站数据集包括与第一类车站对应的第一位置数据以及与S个第二类车站对应的S个第二位置数据,所述出行数据集包括与K位乘客对应的K条出行需求记录,所述车队数据集包括与F个接驳车队对应的F种车队配置方案,S和K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F为正整数;
遍历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当遍历至第f种时,依据第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K条所述出行需求记录、S个所述第二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接驳服务进行动态模拟,得到第f个接驳服务数据集,其中,所述接驳服务是由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响应于K位所述乘客在标定时段T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到S个所述第二类车站的出行需求而提供,f∈[1,F];
依据F个所述接驳服务数据集对F个所述车队配置方案进行测评,得到车队服务测评结果,所述车队服务测评结果适于表征F个所述接驳车队分别提供所述接驳服务的优劣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队服务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第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K条所述出行需求记录、S个所述第二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接驳服务进行动态模拟包括:
依据第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对K条所述出行需求记录进行分配,得到与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中的N辆接驳车对应的G个需求分组,其中,第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包括车辆规模N和车容量M,N≤G,N×M≤K;
遍历G个所述需求分组,当遍历至第g个时,依据第g个所述需求分组生成第g个发车时刻,并依据第g个所述需求分组、S个所述第二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规划第g条接驳回路,以及,依据第g条所述接驳回路、第g个所述发车时刻和第g个所述需求分组对单辆所述接驳车沿着最短路径运营一回进行模拟;
其中,第g个发车时刻适于表征单辆所述接驳车在第g回运营中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出发的时刻,第g条所述接驳回路适于表征单辆所述接驳车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出发途径sg个所述第二类车站后返回所述第一类车站的所述最短路径,sg∈[1,S],g∈[1,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队服务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第f种所述车队配置方案对K条所述出行需求记录进行分配包括:
对K条所述出行需求记录进行基于时间维度的排序,得到需求序列;
依据所述车容量M和预设等车时长对所述需求序列进行G次分组,使分组后的G个所述需求分组各自所属的乘客数量不超过所述车容量M且在所述时间维度上的跨度不超过所述预设等车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队服务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F个所述接驳服务数据集对F个所述车队配置方案进行测评包括:
通过预设接驳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分别对F个所述接驳服务数据集进行测算,得到与F个所述车队配置方案一一关联的F个服务质量数据组;
将F个所述服务质量数据组与F个所述车队配置方案组合为所述车队服务测评结果,在所述车队服务测评结果中识别出与最优的所述服务质量数据组关联的所述车队配置方案;
所述预设接驳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包括车队营收评估子模型、等车时间评估子模型和出行时间评估子模型;
所述车队营收评估子模型表示为:



其中,表示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在所述标定时段T运营的利润,表示第k位所述乘客在所述标定时段T乘车的票价,表示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中的单辆第二类公共交通车第g回运营所需耗费的运营成本,G表示总接驳回数,N表示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的车队规模,CT表示单辆第二类公共交通车在所述标定时段T所需耗费的管理成本;
所述等车时间评估子模型表示为:



其中,表示K位所述乘客在所述标定时段T为等待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出发所需耗费的平均等车时间,表示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中的单辆第二类公共交通车在第g回运营中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出发的发车时刻,表示第k位所述乘客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出站的时刻;
所述出行时间评估子模型表示为:



其中,表示K位所述乘客在所述标定时段T搭乘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到S个所述第二类车站所需耗费的平均乘车时间,表示第k位所述乘客搭乘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中的单辆第二类公共交通车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到单个所述第二类车站所需耗费的乘车时间,表示第k位所述乘客从所述第一类车站到单个所述第二类车站的出行距离,dk表示第f个所述接驳车队中的单辆第二类公共交通车在单回运营中的平均速度。


5.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末端接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获取与服务于第一类公共交通车的第一类车站对应的第一位置数据以及与第三类公共交通车对应的标准化订单数据集;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对所述标准化订单数据集进行需求分析,得到适于表征所述第三类公共交通车从所述第一类车站附近载客至待选址区域的末端需求数据集;
根据所述末端需求数据集生成S个第二位置数据,S个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适于表征分布在所述待选址区域的S个第二类车站,S为大于1的正整数;
分别获取与K位乘客对应的K条出行需求记录以及与F个接驳车队对应的F种车队配置方案,K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钢焱舒鹏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