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
本技术涉及箱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活动房通常是建筑施工人员居住和办公的场所,也广泛应用于居民的住所,同时,也可以作为保管设备、材料等仓储建筑之用;现有的活动房都是通过运输到目的地,再将各部件相互拼装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其各部件一旦焊接好后面就不易拆卸,使得搬运时一辆大卡车最多只能运输一个移动房,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高,或者活动房不需要使用时直接废弃,浪费资源,适用范围小。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通过定位部和定位槽的设计,以实现立柱与相应的第一、第二杆体之间的定位,再利用第一连接件实现立柱与第一、第二杆体之间固定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定位准确,便于进行运输,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包括有地梁框架、顶梁框架及连接于地梁框架、顶梁框架之间的立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梁框架、顶梁框架及连接于地梁框架、顶梁框架之间的立柱;其中:/n所述立柱对应于地梁框架的四角设置,所述顶梁框架设置于立柱的上端;所述地梁框架具有四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所述顶梁框架具有四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杆体之间,其上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杆体之间;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立柱对应定位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适配于定位槽内;所述立柱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连接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实现立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梁框架、顶梁框架及连接于地梁框架、顶梁框架之间的立柱;其中:
所述立柱对应于地梁框架的四角设置,所述顶梁框架设置于立柱的上端;所述地梁框架具有四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体,所述顶梁框架具有四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杆体之间,其上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杆体之间;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立柱对应定位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适配于定位槽内;所述立柱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连接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实现立柱与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之间的组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设置有两个,两个凸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定位槽形成于凸部的上端;所述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于凸部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端连通于定位槽;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定位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端部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所述定位槽和第一连接孔均设置于第一延伸部上,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定位槽的侧旁;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两端均延伸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第二延伸部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第二延伸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前后间距式布置于左侧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之间、右侧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装方便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顺轻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