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96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包括池体,池体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均温板,L形均温板内设有相变介质,L形均温板一侧连有注入管,注入管伸出池体外部,池体上安装有盖板,盖板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空心固定管,空心固定管底部为封闭结构,空心固定管上套接有若干转筒,空心固定管在转筒上下两端固定有限位环,转筒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布气板,其中两个布气板相反的两个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布气孔,空心固定管内设有鼓气管,鼓气管面向每个布气板的空腔设有出气口,空心固定管上在布气板上方辐射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上方设有环形支撑网,环形支撑网上设有放置有培养硝化细菌的贝壳载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培养环境更好,硝化细菌的产量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
本技术涉及硝化细菌培养的
,尤其涉及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
技术介绍
硝化细菌可以把水中的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减少毒性,从而提高水质。硝化细菌是一种自养需氧型细菌,包括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两种,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由于硝化细菌的繁殖慢,且培养硝化细菌对生产环境要求也比较高,要为其提供足量的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等等,所以硝化细菌的培养比较困难。现有的培养装置对于硝化细菌的生产环境控制不够理想,导致硝化细菌生产量降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均温板,所述L形均温板内设有相变介质,所述L形均温板的竖直板与池体内壁相贴合且水平板与池体底部相贴合,所述L形均温板一侧连有注入管,所述注入管伸出池体外部,所述池体上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空心固定管,所述空心固定管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空心固定管上套接有若干转筒,所述空心固定管在转筒上下两端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转筒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布气板,其中两个布气板相反的两个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布气孔,所述空心固定管内设有鼓气管,所述鼓气管面向每个布气板的空腔设有出气口,所述空心固定管上在布气板上方辐射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环形支撑网,所述环形支撑网上设有放置有培养硝化细菌的贝壳载体。所述L形均温板的水平板内部设有电连接的加热管。所述环形支撑网上表面外围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池体底部在空心固定管下方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空心固定管底部支撑在定位凹槽内。所述盖板上设有把手。所述盖板上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插入池体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封闭式培养,避免外部污染,将贝壳载体均匀分布在池体内,避免大量堆积造成的气体流通不畅,L形均温板内部填充有相变介质,加热后的相变介质能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值,对池体内部的水体温度控制更加稳定,布气板能够在气体的推动下自转,起到更好的气体分布效果,对硝化细菌的培养更为有利,硝化细菌的产量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L形均温板;3-注入管;4-盖板;5-空心固定管;6-转筒;7-限位环;8-布气板;9-布气孔;10-鼓气管;11-出气口;12-支撑杆;13-环形支撑网;14-贝壳载体;15-定位凹槽;16-把手;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均温板2,所述L形均温板2内设有相变介质,所述L形均温板2的竖直板与池体1内壁相贴合且水平板与池体1底部相贴合,所述L形均温板2一侧连有注入管3,所述注入管3伸出池体1外部,所述池体1上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空心固定管5,所述空心固定管5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空心固定管5上套接有若干转筒6,所述空心固定管5在转筒6上下两端固定有限位环7,所述转筒6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布气板8,其中两个布气板8相反的两个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布气孔9,所述空心固定管5内设有鼓气管10,所述鼓气管10面向每个布气板8的空腔设有出气口11,所述空心固定管5上在布气板8上方辐射有若干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方设有环形支撑网13,所述环形支撑网13上设有放置有培养硝化细菌的贝壳载体14。所述L形均温板2的水平板内部设有电连接的加热管。所述环形支撑网13上表面外围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盖板4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池体1底部在空心固定管5下方设有定位凹槽15,所述空心固定管5底部支撑在定位凹槽15内。所述盖板4上设有把手16。所述盖板4上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插入池体1内部。本技术封闭式培养,避免外部污染,将贝壳载体14均匀分布在池体1内,避免大量堆积造成的气体流通不畅,L形均温板2内部填充有相变介质,加热后的相变介质能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值,对池体1内部的水体温度控制更加稳定,布气板8能够在气体的推动下自转,起到更好的气体分布效果,对硝化细菌的培养更为有利,硝化细菌的产量更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均温板(2),所述L形均温板(2)内设有相变介质,所述L形均温板(2)的竖直板与池体(1)内壁相贴合且水平板与池体(1)底部相贴合,所述L形均温板(2)一侧连有注入管(3),所述注入管(3)伸出池体(1)外部,所述池体(1)上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空心固定管(5),所述空心固定管(5)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空心固定管(5)上套接有若干转筒(6),所述空心固定管(5)在转筒(6)上下两端固定有限位环(7),所述转筒(6)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布气板(8),其中两个布气板(8)相反的两个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布气孔(9),所述空心固定管(5)内设有鼓气管(10),所述鼓气管(10)面向每个布气板(8)的空腔设有出气口(11),所述空心固定管(5)上在布气板(8)上方辐射有若干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方设有环形支撑网(13),所述环形支撑网(13)上设有放置有培养硝化细菌的贝壳载体(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硝化细菌菌种均温培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对称设有两个L形均温板(2),所述L形均温板(2)内设有相变介质,所述L形均温板(2)的竖直板与池体(1)内壁相贴合且水平板与池体(1)底部相贴合,所述L形均温板(2)一侧连有注入管(3),所述注入管(3)伸出池体(1)外部,所述池体(1)上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空心固定管(5),所述空心固定管(5)底部为封闭结构,所述空心固定管(5)上套接有若干转筒(6),所述空心固定管(5)在转筒(6)上下两端固定有限位环(7),所述转筒(6)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布气板(8),其中两个布气板(8)相反的两个侧面上均布有若干布气孔(9),所述空心固定管(5)内设有鼓气管(10),所述鼓气管(10)面向每个布气板(8)的空腔设有出气口(11),所述空心固定管(5)上在布气板(8)上方辐射有若干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上方设有环形支撑网(13),所述环形支撑网(13)上设有放置有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蒙王宏信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一奇伟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