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96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包括缓冲室和培养室本体,缓冲室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培养室本体的空腔,培养室本体的底端与缓冲室的底壁固定连接,缓冲室内培养室本体的一侧和培养室本体的上方空腔为进气缓冲室,进气缓冲室内在培养室本体的一侧设置灭菌池,灭菌池的上方进气缓冲室的侧壁上固定有引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加热板设置在进气缓冲室内,对进入培养室本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透气板均匀分散到培养室本体内,出气缓冲室的出气通道上设置可由电缸封堵的出气孔,根据培养室本体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情况开启或封堵,保证了培养室内的温度范围和适当的湿度,也有效的降低了培养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利于菌种的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
本技术涉及菌种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
技术介绍
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发育。蘑菇可以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必须依靠其他微生物以及蘑菇菌丝分泌的酶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后,才能吸收利用。蘑菇可以利用的氮源有尿素、铵盐、蛋白胨、氨基酸等,蘑菇生长还需要一定的磷、钾、钙等矿质元素及铁、钼等微量元素。温度是人工培育蘑菇中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传统的菌菇培养室在进行通风透气时,由于外界空气温度与培养室内外温度的差异,在透气的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造成培养室温度失衡,影响菌菇的生长,所以培样蘑菇菌种须营造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并保持温度的范围和适量的水汽,其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影响蘑菇菌种的培养。为此,需要一种可以保持一定范围内温度恒定和适量水汽的菌种培养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包括缓冲室和培养室本体,缓冲室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培养室本体的空腔,培养室本体的底端与缓冲室的底壁固定连接,缓冲室内培养室本体的一侧和培养室本体的上方空腔为进气缓冲室,进气缓冲室内在培养室本体的一侧设置灭菌池,灭菌池的上方进气缓冲室的侧壁上固定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端头向下延伸至灭菌池内液体的下方,缓冲室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板,培养室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缓冲室内在培养室本体的另一侧上部由上下两块隔板隔离出出气缓冲室,出气缓冲室内设置与培养室本体连通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上方隔板上固定电缸,电缸的伸缩端头连接有橡胶封堵头,橡胶封堵头活动插接入出气通道顶部开设的出气孔内,出气缓冲室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缓冲室内在培养室本体的另一侧下部为由隔板隔出的人员进入缓冲室,人员进入缓冲室与培养室本体相隔的侧壁上和与外部相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活动门,缓冲室外设置有控制器,培养室本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这三个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且电加热板、电缸、引风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的电加热板呈弧形状。所述的培养室本体内进气口的下方横跨培养室本体的上部设有透气板,透气板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的橡胶封堵头为锥形结构,橡胶封堵头的顶部直径大于出气通道顶部开设的出气孔直径,橡胶封堵头的底部直径小于出气通道顶部开设的出气孔直径。所述的人员进入缓冲室内设置有消毒杀菌作用的紫外灯。所述的进气口在培养室本体内连接有散气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加热板设置在进气缓冲室内,对进入培养室本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透气板均匀分散到培养室本体内,出气缓冲室的出气通道上设置可由电缸封堵的出气孔,根据培养室本体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情况开启或封堵,保证了培养室内的温度范围和适当的湿度,也有效的降低了培养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菌种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长发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缓冲室;2-引风机;3-通气管;4-灭菌池;5-培养室本体;6-电加热板;7-二氧化碳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进气口;11-透气板;12-隔板;13-电缸;14-橡胶封堵头;15-单向排气阀;16-出气孔;17-出气通道;18-紫外灯;19-控制器;20-人员进入缓冲室;21-活动门;22-出气缓冲室;23-进气缓冲室;24-散气盘。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包括缓冲室1和培养室本体5,缓冲室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培养室本体5的空腔,培养室本体5的底端与缓冲室1的底壁固定连接,缓冲室1内培养室本体5的一侧和培养室本体5的上方空腔为进气缓冲室23,进气缓冲室23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一侧设置灭菌池4,灭菌池4的上方进气缓冲室23的侧壁上固定有引风机2,引风机2的出气口连通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端头向下延伸至灭菌池4内液体的下方,缓冲室1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板6,培养室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缓冲室1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另一侧上部由上下两块隔板12隔离出出气缓冲室22,出气缓冲室22内设置与培养室本体5连通的出气通道17,出气通道17的上方隔板12上固定电缸13,电缸13的伸缩端头连接有橡胶封堵头14,橡胶封堵头14活动插接入出气通道17顶部开设的出气孔16内,出气缓冲室2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15,缓冲室1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另一侧下部为由隔板12隔出的人员进入缓冲室20,人员进入缓冲室20与培养室本体5相隔的侧壁上和与外部相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活动门21,缓冲室1外设置有控制器19,培养室本体5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8和二氧化碳传感器7,这三个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且电加热板6、电缸13、引风机2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9为可编程控制器,可选型号为FX3G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的电加热板6呈弧形状。所述的培养室本体5内进气口10的下方横跨培养室本体5的上部设有透气板11,透气板11上均布有透气孔。所述的橡胶封堵头14为锥形结构,橡胶封堵头14的顶部直径大于出气通道17顶部开设的出气孔16直径。所述的人员进入缓冲室20内设置有消毒杀菌作用的紫外灯18。所述的进气口10在培养室本体5内连接有散气盘24。应用时,引风机2将缓冲室1外的空气引入灭菌池4中,灭菌池4内的液体对空气灭菌后向上溢出液面,灭菌后气体到进气缓冲室23,当培养室本体5内的温度传感器9向控制器19传出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信号,控制器19控制电加热板6进行加热,然后热空气从进气口10进入到培养室本体内,同时启动电缸13使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进入出气缓冲室22内,最后从单向排气阀15排出,当湿度传感器8和二氧化碳传感器7检测到发生降低或升高时,两个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9,如果超出正常设定值,控制器19会控制引风机2将空气引入进气缓冲室23,控制电缸13带动橡胶封堵头14部分脱离出气孔16,进气缓冲室23内的气体透过进气口10和透气板11对培养室本体5内的气体进行换气,至湿度传感器8和二氧化碳传感器7检测到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正常值为止。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室(1)和培养室本体(5),缓冲室(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培养室本体(5)的空腔,培养室本体(5)的底端与缓冲室(1)的底壁固定连接,缓冲室(1)内培养室本体(5)的一侧和培养室本体(5)的上方空腔为进气缓冲室(23),进气缓冲室(23)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一侧设置灭菌池(4),灭菌池(4)的上方进气缓冲室(23)的侧壁上固定有引风机(2),引风机(2)的出气口连通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端头向下延伸至灭菌池(4)内液体的下方,缓冲室(1)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板(6),培养室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缓冲室(1)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另一侧上部由上下两块隔板(12)隔离出出气缓冲室(22),出气缓冲室(22)内设置与培养室本体(5)连通的出气通道(17),出气通道(17)的上方隔板(12)上固定电缸(13),电缸(13)的伸缩端头连接有橡胶封堵头(14),橡胶封堵头(14)活动插接入出气通道(17)顶部开设的出气孔(16)内,出气缓冲室(2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15),缓冲室(1)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另一侧下部为由隔板(12)隔出的人员进入缓冲室(20),人员进入缓冲室(20)与培养室本体(5)相隔的侧壁上和与外部相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活动门(21),缓冲室(1)外设置有控制器(19),培养室本体(5)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8)和二氧化碳传感器(7),这三个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且电加热板(6)、电缸(13)、引风机(2)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种培养用密封培养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室(1)和培养室本体(5),缓冲室(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培养室本体(5)的空腔,培养室本体(5)的底端与缓冲室(1)的底壁固定连接,缓冲室(1)内培养室本体(5)的一侧和培养室本体(5)的上方空腔为进气缓冲室(23),进气缓冲室(23)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一侧设置灭菌池(4),灭菌池(4)的上方进气缓冲室(23)的侧壁上固定有引风机(2),引风机(2)的出气口连通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端头向下延伸至灭菌池(4)内液体的下方,缓冲室(1)的顶部固定有电加热板(6),培养室本体(5)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缓冲室(1)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另一侧上部由上下两块隔板(12)隔离出出气缓冲室(22),出气缓冲室(22)内设置与培养室本体(5)连通的出气通道(17),出气通道(17)的上方隔板(12)上固定电缸(13),电缸(13)的伸缩端头连接有橡胶封堵头(14),橡胶封堵头(14)活动插接入出气通道(17)顶部开设的出气孔(16)内,出气缓冲室(2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安装有单向排气阀(15),缓冲室(1)内在培养室本体(5)的另一侧下部为由隔板(12)隔出的人员进入缓冲室(20),人员进入缓冲室(20)与培养室本体(5)相隔的侧壁上和与外部相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蒙王宏信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一奇伟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