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96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包括培养池主体,培养池主体的侧壁下部安有与培养池主体内部相连通的排水管道,在培养池主体的顶端连有与培养池主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道,在进水管道的顶端连有补水管道,补水管道的管道上安有补水开关组件,补水开关组件上连有补水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有补水开关组件和补水驱动组件的补水管道,以及在培养池主体内设置导向筒和连有浮杆的浮球,避免了人工时刻关注菌种培养池内水位的情况,便于自动向培养池主体内进行补水,大大节省了人力,补水及时,利于菌种的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
本技术涉及菌种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常见的世界性水体生态系统障碍问题之一,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是造成世界各地结构性缺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中,控制氮磷污染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本途径。污水处理技术中所使用的的菌种通常是在菌种培养池中进行培养,即将菌种附着在载体上置于菌种培养池中进行培养,然而,当前的菌种培养池一般耗时较长,需要人工时刻关注菌种培养池内的水位,并及时进行补水,对人员的依赖性较大,浪费人力,如果补水不及时,直接影响菌种的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包括培养池主体,培养池主体的侧壁下部安有与培养池主体内部相连通的排水管道,在培养池主体上远离排水管道的侧壁上安有开关窗,在培养池主体的顶端连有与培养池主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道,在进水管道的顶端连有补水管道,补水管道位于培养池主体的外侧上方,补水管道的管道上安有补水开关组件,补水开关组件上连有补水驱动组件,补水驱动组件位于补水管道的外部并且安装在培养池主体的顶端,在培养池主体内的底部竖直安有导向筒,导向筒的外壁上均布安有若干供水流过的开孔结构,在导向筒内设有浮球,浮球上竖直连有浮杆,浮杆的顶端滑动穿过培养池主体的顶端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培养池主体的底部固接有底座。r>所述底座为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设置。所述开关窗上安有开关把手。所述排水管道的管道上和进水管道的管道上均安有电磁阀,进水管道上的电磁阀位于补水管道与进水管道的连接处的一侧,进水管道上的电磁阀靠近进水管道的进水端。所述补水开关组件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内的半圆挡板二和半圆挡板一,半圆挡板二和半圆挡板一的外端弧形壁均与补水管道的内壁相接触,半圆挡板一的内端固接有若干套管一,套管一内同轴固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转动在补水管道的内壁上,转轴的的一端穿出补水管道同轴固接有齿轮一,齿轮一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半圆挡板二的内端固接有若干与套管一交错设置的套管二,套管二上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距离齿轮一较近的套管二的外端密封穿出补水管道同轴固接有齿轮二,齿轮二上设有供转轴穿过的开口,齿轮二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补水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培养池主体顶端的导向架,导向架内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竖直的限位滑槽,在导向架内设有滑动架,滑动架的外壁上转动安有若干滚轮,滚轮滚动在相应的限位滑槽内,滑动架的底部与穿出培养池主体顶端的浮杆固接,在滑动架内竖直固接有左右设置的齿条,其中一个齿条与齿轮一啮合,另一个齿条与齿轮二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使用便捷,通过设置安有补水开关组件和补水驱动组件的补水管道,以及在培养池主体内设置导向筒和连有浮杆的浮球,避免了人工时刻关注菌种培养池内水位的情况,便于自动向培养池主体内进行补水,大大节省了人力,补水及时,利于菌种的培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补水开关组件与补水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半圆挡板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半圆挡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培养池主体;3-导向筒;4-开关窗;5-浮球;6-浮杆;7-导向架;8-限位滑槽;9-补水管道;10-滑动架;11-齿条;12-齿轮一;13-滚轮;14-排水管道;15-进水管道;16-半圆挡板二;17-半圆挡板一;18-齿轮二;19-套管二;20-转轴;21-套管一;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包括培养池主体2,培养池主体2的侧壁下部安有与培养池主体2内部相连通的排水管道14,在培养池主体2上远离排水管道14的侧壁上安有开关窗4,在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连有与培养池主体2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道15,在进水管道15的顶端连有补水管道9,补水管道9位于培养池主体2的外侧上方,补水管道9的管道上安有补水开关组件,补水开关组件上连有补水驱动组件,补水驱动组件位于补水管道9的外部并且安装在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在培养池主体2内的底部竖直安有导向筒3,导向筒3的外壁上均布安有若干供水流过的开孔结构,在导向筒3内设有浮球5,浮球5上竖直连有浮杆6,浮杆6的顶端滑动穿过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培养池主体2的底部固接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为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设置。所述开关窗4上安有开关把手。所述排水管道14的管道上和进水管道15的管道上均安有电磁阀,进水管道15上的电磁阀位于补水管道9与进水管道15的连接处的一侧,进水管道15上的电磁阀靠近进水管道15的进水端。所述补水开关组件包括设置在补水管道9内的半圆挡板二16和半圆挡板一17,半圆挡板二16和半圆挡板一17的外端弧形壁均与补水管道9的内壁相接触,半圆挡板一17的内端固接有若干套管一21,套管一21内同轴固接有转轴20,转轴20的一端转动在补水管道9的内壁上,转轴20的的一端穿出补水管道9同轴固接有齿轮一12,齿轮一12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半圆挡板二16的内端固接有若干与套管一21交错设置的套管二19,套管二19上设有供转轴20穿过的通孔,距离齿轮一12较近的套管二19的外端密封穿出补水管道9同轴固接有齿轮二18,齿轮二18上设有供转轴20穿过的开口,齿轮二18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补水驱动组件包括固接在培养池主体2顶端的导向架7,导向架7内的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竖直的限位滑槽8,在导向架7内设有滑动架10,滑动架10的外壁上转动安有若干滚轮13,滚轮13滚动在相应的限位滑槽8内,滑动架10的底部与穿出培养池主体2顶端的浮杆6固接,在滑动架10内竖直固接有左右设置的齿条11,其中一个齿条11与齿轮一12啮合,另一个齿条11与齿轮二18啮合。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进水管道15向培养池主体2内加入一定高度的水,不需要补水时,补水开关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操作者通过开关窗4将待培养的菌种置于培养池主体2内进行培养,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当培养池主体2内的液面低于规定的高度时,浮球5沿导向筒3向下移动,浮球5通过浮杆6带动补水驱动组件中的滑动架10沿导向架7中的限位滑槽8下移,使得左右齿条11分别带动补水开关组件中的齿轮二18、齿轮一12转动,进而带动半圆挡板二16和半圆挡板一17转动,使得补水开关组件处于打开状态,外界水经补水管道9和进水管道15进入培养池主体2内,进入培养池主体2内的水经导向筒3的开孔结构流向导向筒3内,使得浮球5沿导向筒3向上移动,浮球5通过浮杆6带动补水驱动组件中的滑动架10沿导向架7中的限位滑槽8上移,使得左右齿条11分别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包括培养池主体(2),其特征在于,培养池主体(2)的侧壁下部安有与培养池主体(2)内部相连通的排水管道(14),在培养池主体(2)上远离排水管道(14)的侧壁上安有开关窗(4),在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连有与培养池主体(2)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道(15),在进水管道(15)的顶端连有补水管道(9),补水管道(9)位于培养池主体(2)的外侧上方,补水管道(9)的管道上安有补水开关组件,补水开关组件上连有补水驱动组件,补水驱动组件位于补水管道(9)的外部并且安装在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在培养池主体(2)内的底部竖直安有导向筒(3),导向筒(3)的外壁上均布安有若干供水流过的开孔结构,在导向筒(3)内设有浮球(5),浮球(5)上竖直连有浮杆(6),浮杆(6)的顶端滑动穿过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包括培养池主体(2),其特征在于,培养池主体(2)的侧壁下部安有与培养池主体(2)内部相连通的排水管道(14),在培养池主体(2)上远离排水管道(14)的侧壁上安有开关窗(4),在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连有与培养池主体(2)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道(15),在进水管道(15)的顶端连有补水管道(9),补水管道(9)位于培养池主体(2)的外侧上方,补水管道(9)的管道上安有补水开关组件,补水开关组件上连有补水驱动组件,补水驱动组件位于补水管道(9)的外部并且安装在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在培养池主体(2)内的底部竖直安有导向筒(3),导向筒(3)的外壁上均布安有若干供水流过的开孔结构,在导向筒(3)内设有浮球(5),浮球(5)上竖直连有浮杆(6),浮杆(6)的顶端滑动穿过培养池主体(2)的顶端与补水驱动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主体(2)的底部固接有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窗(4)上安有开关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水的菌种培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14)的管道上和进水管道(15)的管道上均安有电磁阀,进水管道(15)上的电磁阀位于补水管道(9)与进水管道(15)的连接处的一侧,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蒙王宏信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一奇伟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