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89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1
本申请属于生态挡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包括多层生态沙包构成外墙体和设于该外墙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滤透水层,所述多层生态沙包背离过滤透水层一侧中间设有填充槽,该填充槽中填充有用于装填酸碱调节材料的缓释材料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配合酸碱调节材料使用,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水土调节的作用和水循环自净化的作用,能够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
本技术属于生态挡墙领域,涉及一种生态挡墙,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
技术介绍
在河道治理中,传统浆砌石挡土墙与混凝土挡土墙通过砌筑成型,把河水与土人为的分割开,不能形成水土自由交换,日积月累,河水不能自净,不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934362]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充填材料的没有土工格栅的挡土墙结构,其包括构成墙面和支撑大量的充填材料的多层沙袋。沙袋还被放置成沿选择的沙袋层以间隔开的位置从墙面延伸进充填材料内,以便稳定墙面和填充物。定位互联件从而将袋层和延伸沙袋附在一起,以构成稳定性高的挡土墙结构。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提供了一种采用多层沙袋作为支撑的挡土墙结构,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但缺乏对水土的调节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申请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包括多层生态沙包构成外墙体和设于该外墙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滤透水层,所述多层生态沙包背离过滤透水层一侧中间设有填充槽,该填充槽中填充有用于装填酸碱调节材料的缓释材料包。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多层生态沙包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两侧设置尖端朝外的穿刺。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连接板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叠加粘合而成。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过滤透水层与外墙体之间设有土工布。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过滤透水层与外墙体之间还设有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缓释材料包具有由魔芋葡甘聚糖脂肪酸酯疏水膜或聚乙烯醇缓释膜制成的缓释膜。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填充槽为圆形盲槽,所述缓释材料包为与填充槽对应的圆柱形棒状结构。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填充槽为扁平状盲槽,所述缓释材料包为与填充槽对应的方形枕状结构。在上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中,所述填充槽的侧壁设有支撑件。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配合酸碱调节材料使用,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水土调节的作用和水循环自净化的作用,能够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本技术采用可替换的缓释材料包,可根据不同的水土特性进行缓释材料包的替换,具有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生态沙包1、填充槽10、支撑件100、过滤透水层2、缓释材料包3、缓释膜30、缓释填料31、土工布4、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5、连接件6、连接板60、穿刺61。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包括多层生态沙包1构成外墙体和设于该外墙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滤透水层2,多层生态沙包1背离过滤透水层一侧中间设有填充槽10,该填充槽10中填充有用于装填酸碱调节材料的缓释材料包3。通过在缓释材料包3中装填酸碱调节材料,能够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水土调节的作用和水循环自净化的作用,能够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具体而言,填充槽10为圆形盲槽,圆形盲槽的长度不大于生态沙包1厚度的1/2,缓释材料包3为与填充槽10对应的圆柱形棒状结构。过滤透水层2为由碎石铺设而成的碎石透水层,过滤透水层2与外墙体之间从外至内依次铺设土工布4和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5。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的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对过滤物质的吸附量低,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过滤透水层2与外墙体之间也可以采用双层土工布4进行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5和土工布4可通过端部进行锚固,并且土工布4之间可采用自然搭接、焊接或缝合的方式连接,具体方法在此不做赘述。如图1和图5所示,填充槽10的侧壁通过支撑件10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0为与填充槽10形状吻合的环形管状混凝土支撑件,固定在填充槽10中,缓释材料包3装在填充槽10中,通过缓释材料包3中的材料压紧支撑件100的内侧壁,形成稳定的填充结构。缓释材料包3具有由魔芋葡甘聚糖脂肪酸酯疏水膜或聚乙烯醇缓释膜制成的缓释膜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魔芋葡甘聚糖脂肪酸酯疏水膜和聚乙烯醇缓释膜为具有缓释功能的膜材料,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其具体制备方法在此不做赘述。缓释膜30能够通过溶胀达到稳定状态,进行缓释。缓释填料31采用硅藻土或陶粒,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并且能够作为酸碱调节材料的骨架材料,进一步达到缓释作用。作为配套材料,酸碱调节材料由50-80质量份沉木粉末、10-20质量份椰糠、10-20质量份EDTA二钠、0.5-5质量份腐殖酸尿素和0.5-5质量份柠檬酸构成。酸碱调节材料装填在缓释填料31中,通过SR透水混凝土增强剂或北京德昌伟业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透水地坪粘接剂粘结而成。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多层生态沙包1交错叠加设置,并且各层生态沙包1之间通过连接件6进行连接。连接件6包括连接板60,该连接板60的两侧设置尖端朝外的穿刺61。连接板60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叠加粘合而成。玻璃纤维网格布采用环氧树脂胶或其他防水胶进行粘合。穿刺61避开填充槽10位置安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根据土壤酸碱度在缓释材料包3中加装酸碱调节材料,将缓释材料包3缝合并安装在部分或全部生态沙包1的填充槽10中,依次铺设过滤透水层2、高硅氧玻璃纤维网格布5、土工布4和由生态沙包1构成的外墙体,通过连接件6中穿刺61进行上下两层相邻的生态沙包1的固定。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填充槽10为扁平状盲槽,缓释材料包3为与填充槽10对应的枕形袋状结构。支撑件100为与填充槽10形状吻合的扁平矩形管状。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生态沙包1、填充槽10、支撑件100、过滤透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生态沙包(1)构成外墙体和设于该外墙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滤透水层(2),所述多层生态沙包(1)背离过滤透水层一侧中间设有填充槽(10),该填充槽(10)中填充有用于装填酸碱调节材料的缓释材料包(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生态沙包(1)构成外墙体和设于该外墙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滤透水层(2),所述多层生态沙包(1)背离过滤透水层一侧中间设有填充槽(10),该填充槽(10)中填充有用于装填酸碱调节材料的缓释材料包(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生态沙包(1)之间通过连接件(6)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包括连接板(60),该连接板(60)的两侧设置尖端朝外的穿刺(6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0)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叠加粘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酸碱调节作用的水循环自净化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透水层(2)与外墙体之间设有土工布(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习军陈新明宋佩华赵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国土整治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