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球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7486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多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球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紫球藻中多糖包括古洛糖醛酸、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在12.5μg/mL‑400μg/mL范围内,对细胞存活率没有影响,还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单独作用于巨噬细胞时,能够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增加IL‑6与TNF‑α的分泌量。由LPS诱导炎症后,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组均能够减少炎症细胞中NO的释放,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组均能够显著的降低炎症细胞中IL‑6与TNF‑α的释放。由此证明紫球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医药以及保健品领域将会有很广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球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多糖
,具体涉及一种紫球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紫球藻(Porphyridium)是一种隶属于红藻门、红藻纲、红毛菜亚纲、紫球藻目、紫球藻科、紫球藻属的海洋单细胞藻类,它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快速繁殖能力,同时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红藻门单细胞藻类,能够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藻胆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胞外多糖物质。紫球藻细胞可积累20%-50%生物量的多糖,该多糖是由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构成的多聚体,具有独特的胶体性能,粘度大,其结构与褐藻胶,褐藻淀粉相似。然而,基于藻类细胞良好的吸附能力,且具有吸附速度快、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诸多优点,近年来对藻类胞外多糖的研究多以其作为吸附剂为主;例如CN105664862A公开了一种紫球藻胞外多糖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4591334A公开了一种紫球藻胞外多糖吸附金属离子的方法。基于此,开发紫球藻多糖在其他领域的性能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球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炎和/或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对紫球藻中多糖成分进行针对性提取后进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紫球藻多糖能够发挥抗炎和/或免疫调节作用,在医药以及保健品领域将会有很广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紫球藻多糖,包括古洛糖醛酸、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进一步地,紫球藻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4467770Da,质量分数计,古洛糖醛酸、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所占比例为0.26%、2.48%、3.28%、1.82%、1.7%、29.35%、18.21%、40%、1.57%和0.9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上述紫球藻多糖的制备方法,以紫球藻为原料,经扩大培养后所得藻液进行透析浓缩得到紫球藻多糖。进一步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紫球藻扩大培养:紫球藻经活化培养后接种于f/2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7-10d,转移至f/2海水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天后扩大培养10-15d,收集藻液,静置离心得上清液A和藻体;紫球藻多糖的制备:上清液A经一次浓缩后透析然后二次浓缩,收集浓缩液,加入等体积的三氯乙酸溶液得混合液,低温放置后离心,取上清液B,调节pH值至7后三次浓缩后醇沉,离心得沉淀即为粗多糖。进一步地,所述紫球藻扩大培养过程中:活化培养具体为:紫球藻在温度25℃,光照3000Lux条件下培养24h;所述震荡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3000±100Lux,转速120±10r/min,光暗比12h:12h;所述扩大培养条件:温度25℃±2℃,光照3000Lux±100Lux,转速120r/min±10,光暗比12h:12h。进一步地,所述紫球藻多糖的制备过程中:透析具体为:流水透析24±2h,单蒸水中透析24±2h;混合液中三氯乙酸的质量分数为10%;低温放置具体为:4℃放置12-24h;离心为:8000rmp离心20min;醇沉为:加入三倍体积的95%乙醇过夜沉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上述紫球藻多糖在抗炎药物和/或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一种抗炎药物,成分为上述紫球藻多糖以及辅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紫球藻多糖在12.5μg/mL~400μg/mL范围内,对细胞存活率没有影响,还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紫球藻多糖单独作用于巨噬细胞时,能够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增加IL-6与TNF-α的分泌量。由LPS诱导炎症后,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组均能够减少炎症细胞中NO的释放,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组均能够显著的降低炎症细胞中IL-6与TNF-α的释放。小鼠DTH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能够有效的抑制DNFB引起的耳肿胀;Westernblot结果显示,紫球藻多糖能够降低磷酸化P38,磷酸化P65和磷酸化IκBα蛋白的表达;由此证明紫球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炎和免疫调节剂作用,在医药以及保健品领域将会有很广的应用。紫球藻多糖本身可能没有一些活性,或者一些生物活性作用比较差,但是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后,则可改变其生物活性。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构成生物体内若干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的功能。含硒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多糖等均具有抗癌、增强免疫、抗氧化等活性。利用微藻作为载体,将无机硒通过微生物转化为有机硒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紫球藻可以合成蛋白质,多糖与脂类等大分子物质,在紫球藻硒化的过程中,硒也会结合到蛋白质与脂类,将紫球藻作为载体,制备硒化多糖,形成多糖衍生物,这样既避免了补充无机硒引起的毒性,同时也保留了多糖的原有活性,二者发挥着协同作用,在抗炎方面效果更佳。这为将紫球藻作为中间体,通过生物转化,将无机营养元素转化为经济价值更高的多糖衍生物提供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2)中紫球藻上清液中多糖的制备工艺路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3)中紫球藻多糖的GPC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步骤(4)中紫球藻多糖红外分析光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1步骤(1)中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图5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1步骤(4)中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图6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1步骤(5)中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图7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1步骤(6)中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图8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1步骤(6)中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对巨噬细胞分泌IL-6的影响;图9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3)中LPS诱导炎症后,紫球藻多糖对炎症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图10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4)中LPS诱导炎症后,紫球藻多糖对炎症细胞TNF-α分泌量的影响;图11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4)中LPS诱导炎症后,紫球藻多糖对炎症细胞IL-6分泌量的影响;图12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5)中紫球藻多糖对小鼠耳肿胀程度的影响;图13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5)中紫球藻多糖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图14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5)中紫球藻多糖对小鼠脾脏的影响;图15为本专利技术效果验证例2步骤(5)中紫球藻多糖对小鼠的胸腺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球藻多糖,其特征在于,包括古洛糖醛酸、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球藻多糖,其特征在于,包括古洛糖醛酸、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球藻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球藻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4467770Da,质量分数计,古洛糖醛酸、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所占比例分别为0.26%、2.48%、3.28%、1.82%、1.7%、29.35%、18.21%、40%、1.57%和0.97%。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紫球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紫球藻为原料,经扩大培养后所得藻液进行透析浓缩得到紫球藻多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球藻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紫球藻扩大培养:紫球藻经活化培养后接种于f/2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7-10d,转移至f/2海水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天后扩大培养10-15d,收集藻液,静置离心得上清液A和藻体;
紫球藻多糖的制备:上清液A经一次浓缩后透析,然后二次浓缩,收集浓缩液,加入等体积的三氯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梅罗辉欧阳茜茜李俊杰戚怡吴科锋雷金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湛江海洋医药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