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69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包括搬运机械手,所述搬运机械手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搬运机械手皆固定连接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直线模组;还设有扭矩测试装置,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位于所述直线模组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之间的距离等于两组所述机械手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组机械手运动时,其中一组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从其他工位搬运至所述扭矩测试装置,而另一组机械手用于将扭矩测试完毕后的螺母从该装置上搬离,使用一个运动机构能够实现测试和下料的同时进行,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加快整体的测试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控制系统中电气控制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后尾箱控制系统中,连接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后尾箱的控制稳定性;汽车电气零部件的生产是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的,在连接器的生产(装配)和出厂检测方面都有很高的良率要求,检测是需要全检的,因此,一种可靠的装配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是非常必须的;连接器的接线端子,比如尾箱控制、车门控制等,很多都是接线端子与螺母铆压后使用的,因此该类接线端子在检测时还需要做一道扭力测试以检测其压接的可靠性,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独立的设备进行扭力测试,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通过搬运机构使其能够连接在端子装配或者其他检测设备运行,两组所述机械手运动时,其中一组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从其他工位搬运至所述扭矩测试装置,而另一组机械手用于将扭矩测试完毕后的螺母从该装置上搬离,使用一个运动机构能够实现测试和下料的同时进行,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加快整体的测试速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压接的螺母和接线端子,所述检测搬运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从其他工位搬离的搬运机械手,所述搬运机械手安装于直线模组,所述搬运机械手通过所述直线模组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搬运机械手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搬运机械手皆固定连接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直线模组;还设有扭矩测试装置,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位于所述直线模组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之间的距离等于两组所述机械手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说,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手指气缸以及安装于所述手指气缸的夹爪。进一步地说,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直线模组之间设有线性导轨,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线性导轨能够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还设有驱动所述安装板运动的驱动件。进一步地说,所述扭矩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台面具有凹槽和贯穿所述凹槽的穿口,所述检测台的下方设有套筒,且所述套筒正对于所述穿口,所述套筒具有能够与所述螺母咬合的六角孔;铆压完成的所述连接器端子放置于所述检测台时,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穿口内且落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接线端子的两侧与所述凹槽卡合,所述套筒设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件。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套筒和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直线滑轨以能够沿Z轴运动。进一步地说,还设有分拣装置,检测完毕的所述连接器端子通过所述分拣装置进行良品和不良品的分类;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导料筒和若干下料收集框,所述导料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导料筒安装于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带动所述导料筒旋转以引导检测完毕的所述连接器端子落入不同的所述下料收集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搬运机构使其能够连接在端子装配或者其他检测设备运行,两组所述机械手运动时,其中一组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从其他工位搬运至所述扭矩测试装置,而另一组机械手用于将扭矩测试完毕后的螺母从该装置上搬离,使用一个运动机构能够实现测试和下料的同时进行,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加快整体的测试速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螺母压装和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置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载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铆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保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铆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CCD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尺寸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下料模块和扭矩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扭矩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扭矩测试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部分零件);图14是本技术的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上料模块1、上料机构11、上料机械手12、手指气缸121、夹爪122、直线模组13、直线模组13B;下料模块2、下料机械手21、安装板213、线性导轨214;铆压模块3、顶升机构31、顶块311、滑块3111、顶升座312、第一滑道3121、第二滑道3122、保持块313、保持机构32、保持压板321、通孔3211、定位板322、保持驱动件323、保持弹性件324、压头组件33、压头331、压力传感器332、第二压杆333、压头座334、球头锁销335、压机34、压杆35;检测模块4、CCD检测模组41、CCD相机411、光源412、反光镜413、尺寸检测模组42、测试头421、直线导轨422、位移传感器423、水平直线导轨424;人工上料工位5;扭矩测试装置6、检测台61、凹槽611、穿口612、套筒62、驱动电机63;分拣装置7、导料筒71、旋转台72、电机73、下料收集框79;工作台8、载台81、导柱811、导套812、顶升压板813;螺母91和接线端子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种汽车尾箱控制器螺母接线端子的压装和检测装置,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依次设于工作台8周边的上料模块1、下料模块2、铆压模块3和检测模块4,所述工作台为圆形,所述工作台安装于分度器,所述上料模块1、下料模块2、铆压模块3和检测模块4依次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外周;还设有人工上料工位5,所述接线端子于所述人工上料工位上料,以所述螺母的压装流程定义,所述人工上料工位位于所述上料模块和所述铆压模块之间。所述工作台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待压装的螺母91以及接线端子92的载台81,所述载台能够随所述工作台间歇运动,以将所述螺母搬运至各模块;如图3所示:所述载台固定设置有导柱811,所述工作台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匹配的导套812,所述载台通过所述导柱和导套能够上升使其下端面与所述工作台脱离,所述导柱的伸出端还固定连接有顶升压板813,所述顶块上升时抵顶所述压板。将所述载台设置为活动结构,在压装的时候升起来,脱离与所述工作台的接触,一是能够消除工作台对压铆时的影响,二是能够防止将工作台压坏。如图4所示:所述螺母通过所述上料模块上料,所述上料模块包括上料机构11以及将所述螺母自所述上料机构搬运至所述载台的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压接的螺母(91)和接线端子(9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搬运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从其他工位搬离的搬运机械手,所述搬运机械手安装于直线模组,所述搬运机械手通过所述直线模组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n所述搬运机械手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搬运机械手皆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13),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直线模组;/n还设有扭矩测试装置(6),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位于所述直线模组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之间的距离等于两组所述机械手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压接的螺母(91)和接线端子(9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搬运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器端子从其他工位搬离的搬运机械手,所述搬运机械手安装于直线模组,所述搬运机械手通过所述直线模组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搬运机械手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搬运机械手皆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13),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直线模组;
还设有扭矩测试装置(6),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位于所述直线模组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扭矩测试装置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之间的距离等于两组所述机械手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手指气缸(121)以及安装于所述手指气缸的夹爪(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检测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直线模组之间设有线性导轨(214),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线性导轨能够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还设有驱动所述安装板运动的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之彦王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三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