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6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贴标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一侧机架上的标签纸放卷辊、标签剥离板、标签压辊、底纸收集辊和另一侧机架上的定位转盘组件;所述标签压辊通过电机不间断转动,所述标签压辊上设置有测标电眼,所述测标电眼电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标签纸放卷辊和底纸收集辊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贴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湿巾即用来擦拭皮肤的湿润的纸巾,市场上的湿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身被消毒,但不能消毒其他物品,里面含有护肤的成分,只能做皮肤的润肤保养;另一类是不仅本身被消毒,而且对别的物品也可起到消毒作用的消毒湿巾,可以用做皮肤擦伤、划伤等的消毒或杀菌,一般在包装上会注明消毒或杀菌的成分。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瓶装的消毒湿巾,瓶装的消毒湿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瓶体进行贴标喷码的工作;贴标机是以粘合剂把纸或金属箔标签粘贴在规定的包装容器上的设备,目前我国生产贴标机的种类正在逐步增加,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从手动、半自动贴标的落后局面,转向自动化高速贴标机占据广大市场的格局,但目前的贴标机在贴标时传送带需要停下来等候贴标装置贴标,这样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依次设置有贴标装置和喷码装置;贴标装置前侧为未贴标瓶体,喷码装置后侧为已贴标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一侧机架上的标签纸放卷辊、标签剥离板、标签压辊、底纸收集辊和另一侧机架上的定位转盘组件;所述标签压辊通过电机不间断转动,所述标签压辊上设置有测标电眼,所述测标电眼电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标签纸放卷辊和底纸收集辊电连接;瓶体在传送带上移动,定位转盘组件转动将瓶体送至到标签压辊处,标签压辊上的测标电眼检测到瓶体,将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标签纸放卷辊放卷标签纸和底纸收集辊收集标签底纸,标签纸在标签剥离板处剥离形成标签和底纸,标签在标签压辊和定位转盘组件的作用下粘贴至瓶体上。优选为:所述定位转盘组件包括转动盘、驱动装置和从动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盘间断转动;所述从动辊沿转动盘周向阵列分布,并与转动盘转动连接,相邻所述从动辊之间形成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标签压辊形成瓶子的贴标工位。优选为: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墨箱和喷码头,还包括用于控制喷码装置喷墨速度的流速调节系统,流速调节系统用于连通墨箱和喷码头,喷码头具有若干数字通道。优选为:所述流速调节系统包括具有进浆口和出浆口第一水源组件、水源主管、流速调节阀、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用于检测瓶体高度的红外测距仪以及供浆控制器;所述第一水源组件的进浆口连通至墨箱,所述第一水源组件的出浆口连接有水源主管,所述水源主管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供水节点,且通过该供水节点连通有若干供水支管,供水支管的输出端安装有流速调节阀,并且通过流速调节阀与喷码头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流速调节阀和第一水源组件均与供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供浆控制器与供风控制器电通讯连接。所述流速调节阀包括外壳、定位环、定位柱、收缩弹簧、移动块以及驱动移动块移动的电磁铁;所述外壳的输入端与喷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腔呈锥形;所述定位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壁,所述定位柱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套设在定位柱上,并与定位柱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内腔之间形成有墨水流出的流通间隙;所述收缩弹簧一端与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收缩弹簧驱动移动块从外壳的输出端向输入端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块从外壳的输出端向输入端方向移动过程中,流通间隙逐渐变小;具体使用时,电磁铁设置定位环上,通过通磁和消磁驱动移动块在定位柱上往复移动优选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贴标前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瓶口封膜装置和旋盖装置,所述旋盖装置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传送带上;瓶体在传送带上经封膜装置封口后被定位组件夹紧,由旋盖装置进行旋盖。优选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控制器、设置在传送带一侧的固定部和传送带另一侧的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移动部接合后具有容纳瓶体的装夹空间;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底座、固定磁块和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磁块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纹孔相同大小的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的数量小于第一螺纹孔的数量,所述固定磁块通过螺栓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在固定磁块内;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二底座、移动磁块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倒T形滑道,所述移动磁块底部设置有倒T形滑块,所述移动磁块通过倒T形滑块与倒T形滑道的配合能够靠近和/或远离固定磁块;所述倒T形滑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倒T形滑块移动范围的挡块;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在移动磁块内,且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的线圈绕线方向相反;所述固定磁块与移动磁块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V形槽;所述第二控制器与第二电磁铁及第一电磁铁电连接。优选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散热电机和齿轮箱,所述散热电机通过齿轮箱与转动盘传动连接,所述散热电机的排风口处设置有能量回收装置。优选为:所述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拉伐尔喷管和风力透平;所述拉伐尔喷管设置在机架上,并通过支架能够调节高度,所述拉伐尔喷管的管口与散热电机的排风口对准;所述风力透平呈S形,所述风力透平设置在拉伐尔喷管内的喉部位置,并不与拉伐尔喷管内壁接触,所述风力透平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拉伐尔喷管连接有齿轮变速箱,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拉伐尔喷管转动连接,所述风力透平在散热电机排出气流的作用下能够转动,并带动传动轴转动,所述齿轮变速箱传动连接有发电机。优选为: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以螺旋的形态贴合在所述拉伐尔喷管内壁,该软管内装有加热油,散热电机排出的热气流将软管内的加热油加热,所述软管的一端延伸至拉伐尔喷管外,以螺旋的形式设置在标签剥离板标签未剥离的一面,并形成可供标签纸穿过的空间,标签纸放卷辊上的标签纸从软管所形成的空间穿过后经标签剥离板剥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贴标装置上定位转盘组件的每次转动便将一个未贴标的瓶子送入贴标工位和完成贴标的瓶子的转出,减去了传统自动贴标装置在贴标时传送带需要停下导致时间的浪费和贴标效率不高的问题,可以时贴标装置连续的贴标,并通过测标电眼来检测是否有瓶体进入贴标工位,防止在贴标工位上没有瓶体时,标签纸放卷辊继续放送标签纸而导致标签的浪费。2、当遇到瓶子较低时,可以通过供浆控制器控制流速调节阀的输出间隙减小,提高墨水离开喷码头的初速度,以此增大墨滴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从而避免因墨水在空中停留时间过长,被空气中的阻力大而被分割成更多的小墨滴,而导致喷码位置较为分散,不易辨认导致不合格的问题;当遇到瓶子较高时,可以通过供浆控制器电磁铁磁力减小,控制移动块向流通间隙输出端移动,控制流速调节阀的输出间隙增大,以此降低墨水离开喷码头的初速度,以此,减小墨滴与瓶体接触时的瞬时速度,避免墨滴与瓶体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上依次设置有贴标装置(4)和喷码装置(5);贴标装置(4)前侧为未贴标瓶体,喷码装置(5)后侧为已贴标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装置(4)包括设置在传送带(2)一侧机架(1)上的标签纸放卷辊(41)、标签剥离板(43)、标签压辊(45)、底纸收集辊(42)和另一侧机架(1)上的定位转盘组件;所述标签压辊(45)通过电机不间断转动,所述标签压辊(45)上设置有测标电眼(44),所述测标电眼(44)电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标签纸放卷辊(41)和底纸收集辊(42)电连接;瓶体在传送带(2)上移动,定位转盘组件转动将瓶体送至到标签压辊(45)处,标签压辊(45)上的测标电眼(44)检测到瓶体,将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标签纸放卷辊(41)放卷标签纸和底纸收集辊(42)收集标签底纸,标签纸在标签剥离板(43)处剥离形成标签和底纸,标签在标签压辊(45)和定位转盘组件的作用下粘贴至瓶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上依次设置有贴标装置(4)和喷码装置(5);贴标装置(4)前侧为未贴标瓶体,喷码装置(5)后侧为已贴标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装置(4)包括设置在传送带(2)一侧机架(1)上的标签纸放卷辊(41)、标签剥离板(43)、标签压辊(45)、底纸收集辊(42)和另一侧机架(1)上的定位转盘组件;所述标签压辊(45)通过电机不间断转动,所述标签压辊(45)上设置有测标电眼(44),所述测标电眼(44)电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标签纸放卷辊(41)和底纸收集辊(42)电连接;瓶体在传送带(2)上移动,定位转盘组件转动将瓶体送至到标签压辊(45)处,标签压辊(45)上的测标电眼(44)检测到瓶体,将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标签纸放卷辊(41)放卷标签纸和底纸收集辊(42)收集标签底纸,标签纸在标签剥离板(43)处剥离形成标签和底纸,标签在标签压辊(45)和定位转盘组件的作用下粘贴至瓶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转盘组件包括转动盘(46)、驱动装置(49)和从动辊(47);所述驱动装置(49)驱动转动盘(46)间断转动;所述从动辊(47)沿转动盘(46)周向阵列分布,并与转动盘(46)转动连接,相邻所述从动辊(47)之间形成定位凹槽(48),所述定位凹槽(48)与标签压辊(45)形成瓶子的贴标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墨箱和喷码头,还包括用于控制喷码装置(5)喷墨速度的流速调节系统,流速调节系统用于连通墨箱和喷码头,喷码头具有若干数字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调节系统包括具有进浆口和出浆口第一水源组件(a1)、水源主管(a2)、流速调节阀(a3)、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用于检测瓶体高度的红外测距仪以及供浆控制器(a4);所述第一水源组件(a1)的进浆口连通至墨箱,所述第一水源组件(a1)的出浆口连接有水源主管(a2),所述水源主管(a2)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供水节点(a21),且通过该供水节点(a21)连通有若干供水支管(a4),供水支管(a4)的输出端安装有流速调节阀(a3),并且通过流速调节阀(a3)与喷码头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流速调节阀(a3)和第一水源组件(a1)均与供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供浆控制器与供风控制器电通讯连接;
所述流速调节阀(b3)包括外壳(b36)、定位环(b31)、定位柱(b34)、收缩弹簧(b32)、移动块(b33)以及驱动移动块移动的电磁铁(b37);所述外壳(b36)的输入端与喷码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壳(b36)的内腔呈锥形;所述定位环(b31)固定安装在外壳(b36)内壁,所述定位柱(b34)与定位环(b3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b33)套设在定位柱(b34)上,并与定位柱(b3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b33)与内腔之间形成有墨水流出的流通间隙(b35);所述收缩弹簧(b32)一端与定位环(b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块(b33)固定连接,所述收缩弹簧(b32)驱动移动块(b33)从外壳(b36)的输出端向输入端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块(b33)从外壳(b36)的输出端向输入端方向移动过程中,流通间隙(b35)逐渐变小;具体使用时,电磁铁(b37)设置定位环上,通过通磁和消磁驱动移动块在定位柱上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贴标前的密封装置(3),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瓶口封膜装置和旋盖装置,所述旋盖装置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传送带(2)上;瓶体在传送带(2)上经封膜装置封口后被定位组件夹紧,由旋盖装置进行旋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贴标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控制器、设置在传送带(2)一侧的固定部(6)和传送带(2)另一侧的移动部(7),所述固定部(6)与移动部(7)接合后具有容纳瓶体的装夹空间;所述固定部(6)包括第一底座(62)、固定磁块(64)和第一电磁铁(63);所述第一底座(6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底座(62)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61);所述固定磁块(64)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纹孔(61)相同大小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翔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爱的日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