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57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记录部的下方并收纳记录前的介质;供给路径,经由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曲路径使从介质收纳部送出的介质朝向包含与从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以及翻转路径,将从与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第二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传真机、打印机等为代表的记录装置中,存在为了在以记录纸张为代表的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而具备使记录介质翻转的路径的记录装置。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具备用于收纳记录介质的第一盒和第二盒,从任意一个盒送出的记录介质被输送至与位于各盒上方的记录头对置的位置,并在第一面上进行记录。在第一面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在朝向铅垂上方输送之后朝向铅垂下方输送,即转向输送,被输送至用于翻转的翻转路径。在翻转路径中从朝下的输送方向翻转为朝上的输送方向的记录介质被再次输送至与记录头对置的位置,并在第二面上进行记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253号公报用于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越长,则具有能够应对更长的记录介质,并且能够确保干燥时间等的优点。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路径布局中,为了延长用于使记录介质翻转的翻转路径,需要使配置在相比翻转路径更靠铅垂上方的位置处的结构物向铅垂上方移动,或者使配置在相比使记录介质从朝下的输送方向翻转为朝上的输送方向的弯曲路径部分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的结构物向铅垂下方移动,从而使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记录部的下方,并收纳记录前的介质;供给路径,经由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曲路径使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的介质朝向输送方向翻转,所述输送方向包含与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以及翻转路径,将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第二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喷墨打印机;2…装置主体;3…第一介质盒;4…第二介质盒;5…第三介质盒;6…第四介质盒;7…供给托盘;8…排出托盘;10…油墨收纳部;11…废液收纳部;12…行式头;13…输送带;14、15…带轮;18…外部输送辊对;19…供给辊;20…分离辊;21、22、23、24…拾取辊;25、26、27、28…进给辊对;29、30、31、32、33、34、37、38、39…输送辊对;41、42…挡板;T1…供给路径;T2…记录时输送路径;T3…转向路径;T4…翻转路径;T5…向下输送路径;R1…第一弯曲路径;R2…第二弯曲路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概略说明。第一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记录部的下方,并收纳记录前的介质;供给路径,经由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曲路径使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的介质朝向输送方向翻转,所述输送方向包含与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以及翻转路径,将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第二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根据本方式,由于是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因此,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位于相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位于相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在为了确保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长度而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所述上端位置的上游,设置有输送介质的第一输送辊,在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所述上端位置的下游,设置有输送介质的第二输送辊,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在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汇合。根据本方式,能够通过第二输送辊输送在供给路径中输送的介质和在所述翻转路径中输送的介质。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的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的位置的下游,设置有多个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根据本方式,即使在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输送介质。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的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的位置的下游,设置有两组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根据本方式,即使在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配置于更靠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输送介质。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曲率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曲率小。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曲率,因此,与在所述第一弯曲路径使介质弯曲时、即使第一面和第二面均未进行记录的介质弯曲时相比,在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使介质弯曲时、即使第一面上进行了记录的介质弯曲时能够平缓地弯曲。即,在使已进行了记录的介质弯曲时更平缓地弯曲,因此,不易在介质上形成褶皱等损伤,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六方式中,所述记录部由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构成,所述记录装置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介质收纳部之间具有液体收纳部,所述液体收纳部收纳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液体,所述液体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根据本方式,由于是所述液体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的构成,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与所述液体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与所述液体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与所述液体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与所述液体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高度方向尺寸。第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八方式中,所述记录装置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介质收纳部之间具有废液收纳部,所述废液收纳部储存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废液,所述第二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n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记录部的下方,并收纳记录前的介质;/n供给路径,经由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曲路径使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的介质朝向输送方向翻转,所述输送方向包含与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以及/n翻转路径,将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第二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n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1 JP 2020-014857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
至少一个介质收纳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所述记录部的下方,并收纳记录前的介质;
供给路径,经由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曲路径使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的介质朝向输送方向翻转,所述输送方向包含与从所述介质收纳部送出介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以及
翻转路径,将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通过后的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下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输送,并经由向下凸起的第二弯曲路径使该介质朝向包含铅垂上方的分量的输送方向翻转,
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并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位于相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弯曲路径中所述上端位置的上游设置有输送介质的第一输送辊,
在所述第一弯曲路径中所述上端位置的下游设置有输送介质的第二输送辊,
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在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汇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的位置的下游设置有多个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所述供给路径与所述翻转路径汇合的位置的下游设置有两组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曲率比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曲率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部由向介质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构成,
所述记录装置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介质收纳部之间具有液体收纳部,所述液体收纳部收纳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液体,
所述液体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弯曲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与所述液体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所述第一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上端位置与所述液体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介质收纳部之间具有废液收纳部,所述废液收纳部储存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的废液,
所述第二弯曲路径中铅垂方向上的下端位置与所述废液收纳部从水平方向来看不重叠。


10.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泽勇二今江俊博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