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35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座椅侧面的气袋本体;当所述气袋本体在充气展开后,所述气袋本体的前侧面的下部区域形成有向前方凸出展开的用于将人体胳膊迅速抬起的凸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假人胳膊迅速抬起的功能,这样在侧面柱碰撞试验工况下,该气袋结构可有效的保护假人,避免假人胳膊挤压胸部而导致胸部压缩量超标的失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气囊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乘用车辆市场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大部分车辆都已配置安全气囊来提高车辆的安全约束保护能力。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并进行广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确定了C-NCAP的试验和评分规则。而且在评分办法和试验项目上不断的有所改进。其中《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就预计新增侧面柱碰撞试验及评分规则,侧面柱碰撞的假人指标共计16分。侧面柱碰撞的得分,直接影响整个车型的C-NCAP总体得分情况。《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即将引入侧面柱碰撞试验,这将对车身强度及结构设计要求更高,对于侧面气囊的安全性要求更高。由于在侧面柱碰撞试验中车身侵入量及侵入速度较快,首先要求车身强度足够,其次要求侧面气囊的厚度足够大且保护区域足够大,能够覆盖肩、胸、腹和骨盆。然而,在实际的侧面柱碰撞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假人胳膊挤压胸部,导致胸部压缩量超标。为此,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以便在发生侧面柱碰撞时侧面安全气囊能快速起到抬起假人胳膊的作用,从而避免假人胳膊挤压胸部而导致胸部压缩量超标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该气袋结构在发生侧面柱碰撞时能够快速抬起假人胳膊,避免假人胳膊挤压胸部而导致胸部压缩量超标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座椅侧面的气袋本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袋本体在充气展开后,所述气袋本体的前侧面的下部区域形成有向前方凸出展开的用于将人体胳膊迅速抬起的凸包部。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袋本体包括呈对称布置且形状大小相同的乘员侧料片和车身侧料片,所述乘员侧料片的周缘与车身侧料片的周缘相互缝合后在两者之间构成有一充气腔室,所述凸包部位于所述充气腔室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乘员侧料片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为向前凸出的乘员侧凸起部,所述车身侧料片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为向前凸出的车身侧凸起部;当所述气袋本体充气展开时,所述乘员侧凸起部与车身侧凸起部之间构成所述凸包部。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乘员侧料片与车身侧料片之间设置有分隔条,所述分隔条将所述充气腔室分隔成上充气腔室和下充气腔室,所述分隔条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凸包部位于所述下充气腔室的前侧部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若干通气孔沿所述分隔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分隔条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充气腔室的体积小于所述下充气腔室的体积。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乘员侧料片与车身侧料片之间位于所述下充气腔室内设置有一导气袋体,所述导气袋体上开设有至少一导气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侧料片上开设有至少一排气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车身侧料片的内侧面上位于每一排气孔处设置有一排气孔加强圈片。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气袋本体的前侧面的下部区域形成有向前方凸出展开的凸包部,该凸包部可将人体胳膊迅速抬起,实现了假人胳膊迅速抬起的功能,这样在侧面柱碰撞试验工况下,该气袋结构可有效的保护假人,避免假人胳膊挤压胸部而导致胸部压缩量超标的失分。此外,本技术可以通过带有通气孔的分隔条将气袋的充气腔室分为上、下充气腔室,在发生器点爆产生气体时,气体先迅速的充满下充气腔室,并通过分隔条的通气孔充满上充气腔室,上、下充气腔室之间形成台阶形状,进一步提高假人胳膊迅速抬起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缝制后的一个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缝制后的另一个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缝制后的一个侧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在缝制后的另一个侧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在充气展开时与车内乘员接触的侧面效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在充气展开时与车内乘员接触的正面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7和图8,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座椅侧面的气袋本体100。当气袋本体100在充气展开后,气袋本体100的前侧面的下部区域形成有向前方凸出展开的凸包部101,该凸包部101可将人体胳膊迅速抬起,实现了假人胳膊迅速抬起的功能,这样在侧面柱碰撞试验工况下,该气袋结构可有效的保护假人,避免假人胳膊挤压胸部而导致胸部压缩量超标的失分。参见图1至图3,气袋本体100包括乘员侧料片110和车身侧料片120,乘员侧料片110和车身侧料片120呈对称布置且形状大小相同,乘员侧料片110的周缘与车身侧料片120的周缘相互缝合后在两者之间构成有一充气腔室130,凸包部101位于充气腔室130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内。进一步地,乘员侧料片110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为向前凸出的乘员侧凸起部111,车身侧料片120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为向前凸出的车身侧凸起部121。当气袋本体100充气展开时,乘员侧凸起部111与车身侧凸起部121之间构成凸包部101,该凸包部101靠近假人腹部位置处且位于假人的胳膊下方。此外,在乘员侧料片110与车身侧料片120之间设置有分隔条140,分隔条140的两侧缘分别与乘员侧料片110、车身侧料片120的内侧面密封缝制,分隔条140将充气腔室130分隔成上充气腔室131和下充气腔室132,上充气腔室131的体积小于下充气腔室132的体积。分隔条14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通气孔(图中未示出),其用于将下充气腔室132的气体导向至上充气腔室131。凸包部101位于下充气腔室132的前侧部内。在乘员侧料片110与车身侧料片120之间位于下充气腔室132内设置有一导气袋体150,导气袋体150将气体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包裹住,导气袋体150上开设有两个导气孔151。导气袋体150在气囊点爆时起到良好的导气作用,能使气体快速充满下充气腔室132,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座椅侧面的气袋本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袋本体在充气展开后,所述气袋本体的前侧面的下部区域形成有向前方凸出展开的用于将人体胳膊迅速抬起的凸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座椅侧面的气袋本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袋本体在充气展开后,所述气袋本体的前侧面的下部区域形成有向前方凸出展开的用于将人体胳膊迅速抬起的凸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本体包括呈对称布置且形状大小相同的乘员侧料片和车身侧料片,所述乘员侧料片的周缘与车身侧料片的周缘相互缝合后在两者之间构成有一充气腔室,所述凸包部位于所述充气腔室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侧料片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为向前凸出的乘员侧凸起部,所述车身侧料片的前侧部的下部区域为向前凸出的车身侧凸起部;当所述气袋本体充气展开时,所述乘员侧凸起部与车身侧凸起部之间构成所述凸包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乘员侧料片与车身侧料片之间设置有分隔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森郝玮晏小龙刘绍川胡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