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30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静电发生器,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附油槽,所述附油槽内安装有静电附油机构,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静电除杂机构,所述静电附油机构包括油盒,所述油盒的内底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多孔电极网,多个所述多孔电极网连接静电发生器。通过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以及场强与间距的关系,实现模具工作面的无接触附油,既不会污染油盒内的润滑油,也不会导致大量润滑油附着浪费,通过静电分离作用实现杂质与润滑油的分流,保证润滑油使用的品质,同时降低排污时的浪费量,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具表面附油通常采用浸泡的方式,即将生产的模具逐个均匀放入盛有润滑油的容器内进行浸泡,然后就模具逐个捞出实现附油,能够防止工作面上锈以及降低工作面摩擦力,即减少对工件的表面损伤,但浸泡模具会使的模具上的灰尘等杂质进入润滑油内,导致润滑油逐渐被污染,长时间使用积累后,润滑油的品质急剧下降,无法提供有效的润滑防锈能力,且污染的润滑油需要进行过滤设备进行过滤使用,但过滤会造成滤芯损耗,增加耗材,不够环保,且较多的润滑油与杂质融合被过滤导致大量润滑油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接触浸泡附油容易造成润滑油污染影响品质,且污染油过滤需要消耗大量耗材并浪费较多润滑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静电发生器,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附油槽,所述附油槽内安装有静电附油机构,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静电除杂机构,所述静电附油机构包括油盒,所述油盒的内底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多孔电极网,多个所述多孔电极网连接静电发生器,所述油盒的上端盖设有第一电极板,所述油盒的底壁安装有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固定在附油槽的槽底壁上,所述附油槽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网带口,所述油盒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模具口,所述运输网带穿过网带口并水平沿两个模具口的下沿穿过两个模具口,所述静电发生器分别连接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金属模具通过运输网带进入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金属模具受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电场感应,使金属模具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极板的下表面所带电荷种类相同,使金属模具具有吸附润滑油的能力,且由于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场强增大,则金属模具对带电润滑油的吸附力增加,能够将表层润滑油吸附在金属模具下工作表面。进一步,所述机体上安装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对称转动安装在机体内的四个运输辊,四个所述运输辊上共同安装有运输网带,所述机体的外侧被上安装有运输电机,所述运输电机的机轴与其中一个运输辊的辊轴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静电除杂机构包括固定在机体侧壁上的除杂锥桶,所述除杂锥桶的上端盖设有第三电极板,所述除杂锥桶的下端外壁套设固定有第四电极板,所述第三电极板和第四电极板均连接静电发生器。进一步,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抽油泵和排油泵,所述抽油泵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上安装有扩散罩,所述排油泵上分别安装有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所述第三油管上安装有聚流罩。进一步,所述扩散罩和聚流罩分别插设在油盒的两侧,所述第二油管和第四油管分别插设在除杂锥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油管与除杂锥桶的连接处低于第四油管与除杂锥桶的连接处,所述除杂锥桶的外侧壁上插设有补油管,所述补油管与除杂锥桶的连接处位于第二油管和第四油管之间。进一步,所述除杂锥桶的下端开设有排油口,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可控伸缩杆,所述可控伸缩杆的固定段密封插设在第三电极板上并延伸至第三电极板的下方,所述可控伸缩杆的活动段延伸至排油口的上方并安装有密封活塞柱,所述密封活塞柱的下端滑动插设在排油口内。进一步,所述可控伸缩杆的活动段上滑动套设有防漏密封板,所述防漏密封板的下底壁和密封活塞柱的上表面之间共同安装有防漏弹簧,所述防漏弹簧套设在可控伸缩杆的活动段上。优点在于:通过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以及场强与间距的关系,实现模具工作面的无接触附油,既不会污染油盒内的润滑油,也不会导致大量润滑油附着浪费,通过静电分离作用实现杂质与润滑油的分流,保证润滑油使用的品质,同时降低排污时的浪费量,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的静电附油机构部分剖除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的机体部分剖除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的除杂锥桶部分剖除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6为图3中B处放大图;图7为图4中C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的工作。图中:1机体、11附油槽、12网带口、13静电发生器、2运输机构、21运输辊、22运输电机、23运输网带、3静电附油机构、31油盒、32模具口、33第一电极板、34第二电极板、35多孔电极网、4静电除杂机构、41除杂锥桶、42第三电极板、43第四电极板、44补油管、45可控伸缩杆、46防漏密封板、47防漏弹簧、48密封活塞柱、49排油口、5抽油泵、51第一油管、52第二油管、53扩散罩、6排油泵、61第三油管、62第四油管、63聚流罩。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静电发生器13,机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附油槽11,附油槽11内安装有静电附油机构3,机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静电除杂机构4,静电附油机构3包括油盒31,油盒31的内底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多孔电极网35,多个多孔电极网35连接静电发生器13,油盒31的上端盖设有第一电极板33,油盒31的底壁安装有第二电极板34,第二电极板34固定在附油槽11的槽底壁上,附油槽1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网带口12,油盒3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模具口32,运输网带23穿过网带口12并水平沿两个模具口32的下沿穿过两个模具口32,静电发生器13分别连接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静电发生器13用于提供高压静电形成静电场,静电附油机构3通过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带电润滑油吸附至模具表面,静电除杂机构4通过利用静电分离作用将润滑油中的杂质去除,多孔电极网35通过静电发生器13产生单极性电压,使得润滑油被电离带电;静电发生器13在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上产生高压静电,使得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相对面所带电荷不同,则使得被电离带电后的润滑油受到第一电极板33吸引以及第二电极板34的排斥,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而润滑油之间的黏着力以及重力使得润滑油无法向上移动;当金属模具通过运输网带23进入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之间时,金属模具受到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的电场感应,使得金属模具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极板33的下表面所带电荷种类相同,则使得金属模具具有吸附润滑油的能力,且由于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板33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距离,则根据E=U/d可知,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场强增大,则使得金属模具对带电润滑油的吸附力增加,则能够将表层润滑油吸附在金属模具下工作表面,实现金属模具工作面的附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静电发生器(13),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附油槽(11),所述附油槽(11)内安装有静电附油机构(3),所述机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静电除杂机构(4),所述静电附油机构(3)包括油盒(31),所述油盒(31)的内底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多孔电极网(35),多个所述多孔电极网(35)连接静电发生器(13),所述油盒(31)的上端盖设有第一电极板(33),所述油盒(31)的底壁安装有第二电极板(34),所述第二电极板(34)固定在附油槽(11)的槽底壁上,所述附油槽(1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网带口(12),所述油盒(3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模具口(32),所述运输网带(23)穿过网带口(12)并水平沿两个模具口(32)的下沿穿过两个模具口(32),所述静电发生器(13)分别连接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n金属模具通过运输网带(23)进入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之间,金属模具受到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的电场感应,使金属模具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极板(33)的下表面所带电荷种类相同,使金属模具具有吸附润滑油的能力,且由于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板(33)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距离,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场强增大,则金属模具对带电润滑油的吸附力增加,能够将表层润滑油吸附在金属模具下工作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静电发生器(13),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附油槽(11),所述附油槽(11)内安装有静电附油机构(3),所述机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静电除杂机构(4),所述静电附油机构(3)包括油盒(31),所述油盒(31)的内底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多孔电极网(35),多个所述多孔电极网(35)连接静电发生器(13),所述油盒(31)的上端盖设有第一电极板(33),所述油盒(31)的底壁安装有第二电极板(34),所述第二电极板(34)固定在附油槽(11)的槽底壁上,所述附油槽(1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网带口(12),所述油盒(3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模具口(32),所述运输网带(23)穿过网带口(12)并水平沿两个模具口(32)的下沿穿过两个模具口(32),所述静电发生器(13)分别连接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
金属模具通过运输网带(23)进入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之间,金属模具受到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的电场感应,使金属模具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极板(33)的下表面所带电荷种类相同,使金属模具具有吸附润滑油的能力,且由于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板(33)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距离,金属模具与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场强增大,则金属模具对带电润滑油的吸附力增加,能够将表层润滑油吸附在金属模具下工作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运输机构(2),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对称转动安装在机体(1)内的四个运输辊(21),四个所述运输辊(21)上共同安装有运输网带(23),所述机体(1)的外侧被上安装有运输电机(22),所述运输电机(22)的机轴与其中一个运输辊(21)的辊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加工模具表面静电附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杂机构(4)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索星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