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驱动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429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以及车辆,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其中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架可选择性地相连;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止动装置,止动装置用于阻止第二行星架转动;控制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由此,通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第三动力源和止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配合,该动力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不同驱动功能需求,可以降低整车能耗、排放,也可以提升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驱动系统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驱动系统以及具有该动力驱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的动力系统体积较大,并且动力系统的轴向尺寸大,会占用整车宽度方向较大的布置空间。并且,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现有动力系统不能满足不同驾驶工况驱动功能需求,增加了整车能耗、排放,影响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驱动系统,该动力驱动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不同驱动功能需求,可以降低整车能耗、排放,也可以提升驾驶体验。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的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可选择性地相连;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第三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三动力源与所述第一齿圈相连;以及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设置成用于阻止所述第二行星架转动。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止动装置选择性地阻止所述第二行星架转动;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动力源、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在轴向上依次布置。根据本技术的动力驱动系统,通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第三动力源、止动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动力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不同驱动功能需求,可以降低整车能耗、排放,也可以提升驾驶体验。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空心的第一动力源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二动力源通过空心的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通过穿设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轴和所述第二太阳轮的所述第一空心轴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动力源通过第三动力源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齿圈传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齿圈连接有穿设所述第一空心轴的第一实心轴,所述第一实心轴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动力源连接轴和所述第一实心轴集成。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实心轴与所述第二行星架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和所述止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靠近所述第三动力源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离合装置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实心轴和所述第二行星架。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设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传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动力源连接轴、所述第一实心轴和所述输出轴同轴布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动力驱动系统构造为纵置式动力驱动系统。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驱动系统。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动力驱动系统100;动力输出装置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第一齿圈31;第一行星轮32;第一太阳轮33;第一行星架34;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第二齿圈41;第二行星轮42;第二太阳轮43;第二行星架44;第三动力源5;第三动力源连接轴10;第一动力源6;第一动力源连接轴20;第二动力源7;第二动力源连接轴30;离合装置8;止动装置9;第一空心轴81;第一实心轴82;输出轴9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00。如图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驱动系统100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第一动力源6、第二动力源7、第三动力源5、止动装置9、控制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包括第一太阳轮33、第一行星架34和第一齿圈31,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包括第二太阳轮43、第二行星架44和第二齿圈41,其中第一齿圈31与第二行星架44可选择性地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还可以包括第一行星轮32,第一行星轮32可以同时啮合第一太阳轮33和第一齿圈31,第一行星轮32可以在第一太阳轮33和第一齿圈31之间传递动力,第一行星轮32可以与第一行星架34连接,第一行星轮32与第一行星架34可以相互传递动力,即第一齿圈31、第一行星轮32、第一太阳轮33和第一行星架34之间可以传递动力,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还可以包括第二行星轮42,第二行星轮42可以同时啮合第二太阳轮43和第二齿圈41,第二行星轮42可以在第二太阳轮43和第二齿圈41之间传递动力,第二行星轮42可以与第二行星架44连接,第二行星轮42与第二行星架44可以相互传递动力,即第二齿圈41、第二行星轮42、第二太阳轮43和第二行星架44之间可以传递动力,第一齿圈31与第二行星架44可以选择性地相连,第一齿圈31与第二行星架44也可以选择性地断开。第一动力源6与第一太阳轮33相连,第二动力源7与第二太阳轮43相连,第三动力源5与第一齿圈31相连,止动装置9设置成用于阻止第二行星架44转动。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动力源6可以设置为第一电机,第二动力源7可以设置为第二电机,第三动力源5可以设置为发动机,第一太阳轮33可以在第一动力源6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之间传递动力,第二太阳轮43可以在第二动力源7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之间传递动力,第一齿圈31可以在第三动力源5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之间传递动力,止动装置9可以选择性地将第二行星架44锁止或者释放,优选地,止动装置9可以设置为制动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止动装置9选择性地阻止第二行星架44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车载电脑里,控制装置也可以单独设置在车辆上,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止动装置9的工作,从而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止动装置9来选择性地阻止第二行星架44转动。动力输出装置2与第一行星架34传动连接,第三动力源5、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第二动力源7、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第一动力源6和动力输出装置2在轴向上依次布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行星架34可以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驱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包括第一太阳轮(33)、第一行星架(34)和第一齿圈(3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包括第二太阳轮(43)、第二行星架(44)和第二齿圈(41),其中所述第一齿圈(31)与所述第二行星架(44)可选择性地相连;/n第一动力源(6)、第二动力源(7)和第三动力源(5),所述第一动力源(6)与所述第一太阳轮(33)相连,所述第二动力源(7)与所述第二太阳轮(43)相连,所述第三动力源(5)与所述第一齿圈(31)相连;以及/n止动装置(9),所述止动装置(9)设置成用于阻止所述第二行星架(44)转动;/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止动装置(9)选择性地阻止所述第二行星架(44)转动;/n动力输出装置(2),所述动力输出装置(2)与所述第一行星架(3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动力源(5)、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所述第二动力源(7)、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所述第一动力源(6)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2)在轴向上依次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驱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包括第一太阳轮(33)、第一行星架(34)和第一齿圈(3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包括第二太阳轮(43)、第二行星架(44)和第二齿圈(41),其中所述第一齿圈(31)与所述第二行星架(44)可选择性地相连;
第一动力源(6)、第二动力源(7)和第三动力源(5),所述第一动力源(6)与所述第一太阳轮(33)相连,所述第二动力源(7)与所述第二太阳轮(43)相连,所述第三动力源(5)与所述第一齿圈(31)相连;以及
止动装置(9),所述止动装置(9)设置成用于阻止所述第二行星架(44)转动;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止动装置(9)选择性地阻止所述第二行星架(44)转动;
动力输出装置(2),所述动力输出装置(2)与所述第一行星架(3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动力源(5)、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所述第二动力源(7)、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所述第一动力源(6)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2)在轴向上依次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6)通过空心的第一动力源连接轴(20)与所述第一太阳轮(33)相连,所述第二动力源(7)通过空心的第二动力源连接轴(30)与所述第二太阳轮(43)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架(34)和所述第二齿圈(41)之间通过穿设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轴(30)和所述第二太阳轮(43)的第一空心轴(8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1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江骆平原刘洪杰樊晓磊何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