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28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以及车辆,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包括:本体,本体与空调器的风道连接,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本体;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设于本体的与负离子发生器相对的表面,第一限位块限定出限位槽,限位槽适于在本体的周向对负离子发生器限位。由此,通过在空调器的风道上设置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风道通过安装支座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风道可以吹塑成型,也可以降低风道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公差要求,从而可以降低风道的生产难度,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以及具有该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行业及城市的不断发展,车辆成为城市主要的代步工具。但现在人们对于车辆的要求不仅仅是代步的交通工具,对整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车辆的空调器的风道上可以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能够净化空气,使人头脑清新,呼吸顺畅爽快。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直接与空调器的风道连接,从而造成风道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公差要求较高,并且风道需要采用注塑成型,导致车辆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该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可以降低风道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公差要求,从而可以降低风道的生产难度,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与空调器的风道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本体;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本体的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块限定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在所述本体的周向对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限位。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子限位块和第二子限位块,所述第一子限位块和第二子限位块共同限定出所述限位槽。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的内侧壁设有安装缺口。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缺口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的周向间隔开。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的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相对的表面设有安装指示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的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块。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适于与所述风道连接;所述本体设有安装部,所述装配孔设于所述安装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表面设有安装定位圈,所述安装定位圈适于与所述风道定位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本体的远离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表面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适于与所述风道定位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技术的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通过在空调器的风道上设置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风道通过安装支座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风道可以吹塑成型,也可以降低风道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公差要求,从而可以降低风道的生产难度,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所述车辆与上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支座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与风道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与风道连接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风道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风道和负离子发生器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座、风道和负离子发生器装配后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负离子发生器1;橡胶圈11;限位钩12;第三限位块13;安装支座2;本体21;第一限位块22;限位槽23;第一子限位块221;第二子限位块222;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24;安装缺口25;安装指示结构26;第二限位块27;装配孔28;安装部29;安装定位圈210;定位块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13;风道3;负离子入口31;定位孔32;连接孔33;铆钉4。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包括:本体21和第一限位块22,本体21与空调器的风道3连接,负离子发生器1安装于本体21,第一限位块22设置于本体21的与负离子发生器1相对的表面,第一限位块22限定出限位槽23,限位槽23适于在本体21的周向对负离子发生器1限位。其中,本体21可以包括:与空调器的风道3外壁止抵的第二表面213和与负离子发生器1止抵的第一表面212,风道3设置有允许负离子进入风道3的负离子入口31,通过本体21与空调器的风道3连接,负离子发生器1安装于本体21,风道3可以通过安装支座2与负离子发生器1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支座2可以采用注塑成型,风道3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由注塑成型转变为吹塑成型,可以降低风道3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公差要求,从而可以降低风道3的生产难度,进而可以降低风道3的生产成本,也可以减轻风道3的重量,还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并且,通过在本体21的周向设置与负离子发生器1限位的限位槽23,限位槽23可以使负离子发生器1准确、快速并且牢固的安装在安装支座2上。由此,通过在空调器的风道3上设置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与现有技术相比,风道3可以通过安装支座2与负离子发生器1连接,风道3可以吹塑成型,也可以降低风道3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公差要求,从而可以降低风道3的生产难度,进而可以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7所示,第一限位块22包括:第一子限位块221和第二子限位块222,第一子限位块221和第二子限位块222共同限定出限位槽23。其中,第一子限位块221与第二子限位块222在本体21的周向间隔开设置,限位槽23形成在第一子限位块221和第二子限位块222之间。负离子发生器1与安装支座2连接过程中,负离子发生器1的限位钩12通过沿着本体21的周向旋转进入限位槽23,限位钩12最先可以接触到第一子限位块221,第一子限位块221的远离限位槽23的侧壁可以设置为导向斜面,限位钩12可以沿着导向斜面滑入限位槽23内,从而降低限位钩12与限位槽23卡接的难度,限位钩12滑入限位槽23后可以与限位槽23的侧壁止抵,通过限位钩12与限位槽23的侧壁止抵,可以限制限位钩12转动,也可以限制限位钩12滑入限位槽23后从限位槽23内脱出,从而可以将负离子发生器1可靠地固定在安装支座2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本体21可以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24,负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21),所述本体(21)与空调器的风道(3)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安装于所述本体(21);/n第一限位块(22),所述第一限位块(22)设于所述本体(21)的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块(22)限定出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适于在所述本体(21)的周向对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21),所述本体(21)与空调器的风道(3)连接,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安装于所述本体(21);
第一限位块(22),所述第一限位块(22)设于所述本体(21)的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块(22)限定出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适于在所述本体(21)的周向对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2)包括:第一子限位块(221)和第二子限位块(222),所述第一子限位块(221)和第二子限位块(222)共同限定出所述限位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24),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24)的内侧壁设有安装缺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1)的安装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缺口(25)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缺口(25)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孔(24)的周向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付鸿晔杨文龙齐娜吴小翠白金彪王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