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204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肿瘤科放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包括床体、滑动设置在床体上的第一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第一移动组件下方的放疗装置;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和放疗装置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第一移动组件与床体之间设置有使第一移动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放疗装置与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使放疗装置移动的第二驱动部;床体内部设置有人体随型组件,人体随型组件穿过床体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定位装置的使用数量,提高放疗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科放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疗法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较快。在CT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帮助下,现在的放疗技术由二维放疗发展到三维放疗、四维放疗技术,放疗剂量分配也由点剂量发展到体积剂量分配,及体积剂量分配中的剂量调强。现在的放疗技术主流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包括X刀(X-knife)、伽玛刀(Y刀)和射波刀(CyberKnife),X刀、伽玛刀和射波刀等设备均属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范畴,其特征是三维、小野、集束、分次、大剂量照射,它要求定位的精度更高。现有技术通过放射治疗病人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定位装置,将病人定位在放疗床上,以使病人适应设备的定位精度,针对不同的病灶部位,需要指定专用的定位装置实现病人的定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减少定位装置的使用数量,提高放疗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包括床体、滑动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第一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下方的放疗装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和所述放疗装置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床体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放疗装置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使所述放疗装置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床体内部设置有人体随型组件,所述人体随型组件穿过所述床体上表面。优选的,所述人体随型组件包括若干等间隔排列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顶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顶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顶杆穿过所述床体上表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顶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床体两侧的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块内侧,所述第一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床体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床体两侧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块内侧,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轴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丝杠,所述第一横梁下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滑动槽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丝杠轴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与所述第一丝杠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疗装置顶部。优选的,所述床体顶面开设有若干第一过孔,所述第一顶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滑动配合。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机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床体内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床体内设置人体随型组件,当人躺至床体上后,通过人体随型组件,使其与人体外部轮廓相匹配,起到定位的作用,然后控制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一移动组件移动,控制第二驱动部带动放疗装置移动,最终使放疗装置移动到需要实施治疗的位置,通过人体随型组件可以对不同体形人体的定位,减少了定位装置的使用,增强了设备的适应性,使得实施放疗的定位更加精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顶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顶部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二顶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安装孔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体;101、固定板;102、第一过孔;2、第一安装槽;201、第一丝杠;202、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移动块;301、第一螺母;302、第二伺服电机;303、第一横梁;304、第二丝杠;305、第二螺母;4、放疗装置;5、第一顶杆;501、第一直线电机;502、第一传感器;6、第二安装槽;601、第三丝杠;602、第三伺服电机;7、第二移动块;701、第三螺母;702、第四伺服电机;703、第二横梁;704、第四丝杠;705、第四螺母;8、移动壳体;801、第二顶杆;802、第二直线电机;803、第二传感器;9、支架;901、横向滑槽;902、齿条;903、滑块;904、齿轮;905、定位挡板;10、定位器安装板;1001、定位器安装孔;10011、第一安装孔;10012、第二安装孔;1002、凸透镜;1003、红外发射器;1004、红外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包括床体1、滑动设置在床体1上的第一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第一移动组件下方的放疗装置4;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和放疗装置4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第一移动组件与床体1之间设置有使第一移动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放疗装置4与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使放疗装置4移动的第二驱动部;床体1内部设置有人体随型组件,人体随型组件穿过床体1上表面。通过在床体1内设置人体随型组件,当人躺至床体1上后,通过人体随型组件,使其与人体外部轮廓相匹配,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滑动设置在所述床体(1)上的第一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下方的放疗装置(4);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和所述放疗装置(4)的移动方向相垂直;/n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床体(1)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放疗装置(4)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使所述放疗装置(4)移动的第二驱动部;/n所述床体(1)内部设置有人体随型组件,所述人体随型组件穿过所述床体(1)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滑动设置在所述床体(1)上的第一移动组件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下方的放疗装置(4);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和所述放疗装置(4)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床体(1)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放疗装置(4)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置有使所述放疗装置(4)移动的第二驱动部;
所述床体(1)内部设置有人体随型组件,所述人体随型组件穿过所述床体(1)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随型组件包括若干等间隔排列的第一顶杆(5),所述第一顶杆(5)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顶杆(5)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电机(50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顶杆(5)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感器(502),所述第一顶杆(5)穿过所述床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501)与所述床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50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顶杆(5)之间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床体(1)两侧的第一移动块(3),所述第一移动块(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303),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块(3)内侧,所述第一驱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床体(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肿瘤科用放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丽姜雪松狄文忆章平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