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姜苓术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指纹图谱的检测及控制技术

技术编号:297417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和甘姜苓术汤的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甘姜苓术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指纹图谱的检测及控制,能够获得具有优异质量的甘姜苓术汤,其质量稳定、不合格率低,还建立了甘姜苓术汤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有利于整体控制甘姜苓术汤的内在质量,为更好地建立甘姜苓术汤整体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提供科学试验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姜苓术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指纹图谱的检测及控制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备及其成分的质量控制与检测的
,涉及一种甘姜苓术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指纹图谱的检测及控制,具体涉及一种甘姜苓术汤及其制备方法、甘姜苓术汤的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甘姜苓术汤的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甘姜苓术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处方由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组成。原文提出了该方的主治病证、方药组成及用法用量,该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准,疗效确切,为代表性的经典名方之一。方中干姜为君药,辛热,温中祛寒,臣药茯苓健脾渗湿利水,两者配伍,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寒去湿消,佐白术,健脾燥湿,以助除湿之利,配甘草以调诸药而和脾胃,四药配合,共奏散寒除湿止痛,补气健脾,并兼能补益肝肾之功效,寒湿尽去,则冷重自愈。甘姜苓术汤为传统的经典名方,组方中的4味药都是常用药,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以及多糖类化合物等。但由于有时同一味药由于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炮制方式不同,导致不同批次的复方制剂出现质量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以更好地实现对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指纹图谱是指某些复杂物质,比如中药,某种生物体或某种组织或细胞的DNA,蛋白质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中药及其制剂均为多组分复杂体系,因此评价其质量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能提供丰富鉴别信息的检测方法,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经典名方甘姜苓术汤的物质基准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姜苓术汤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甘姜苓术汤的共有模式图,共有15个共有峰,并对其中3个共有峰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指认,4号峰甘草苷和13号峰甘草酸铵来源于甘草,14号峰6-姜辣素来源于干姜。但文中并未指认处方中的白术和茯苓的特征成分。专利“CN111443138A-一种检测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的方法”中公开了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的方法,共有9个共有特征峰,对9个共有特征峰进行了峰归属,1号峰来源于四味药材、2-8号峰来源于甘草、9号峰来源于干姜。文中也并未对共有峰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指认,且处方中的白术和茯苓的特征成分也没有得以体现。作为一个传统的经典名方,9个共有特征峰所给出的化学信息未能反映全方的信息。因此,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方法不能全面详实的体现各组成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及其制备方法与指纹图谱的检测及控制,能够提供质量稳定、不合格率低的甘姜苓术汤,并通过可靠的制备方法及甘姜苓术汤基于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可以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甘姜苓术汤的质量,对控制甘姜苓术汤的质量和保证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由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经水提制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获得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符合下列条件:1)所述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中,共有特征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80%;2)所述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中,以各共有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与参照峰的保留时间比值作为相对保留时间,包括22个共有特征峰,以各共有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与参照峰的保留时间比值作为相对保留时间,包括22个共有特征峰,以8号峰为参照峰S峰,保留时间为1.000,其他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依次为:1号峰为0.523、2号峰为0.601、3号峰为0.681、4号峰为0.715、5号峰为0.733、6号峰为0.966、7号峰为0.985、9号峰为1.134、10号峰为1.163、11号峰为1.227、12号峰为1.274、13号峰为1.382、14号峰为1.819、15号峰为1.879、16号峰为1.966、17号峰为2.016、18号峰为2.047、19号峰为2.093、20号峰为2.194、21号峰为2.221、22号峰为2.242;上述除8号峰外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均≤±10%;其中,定位确定7个指纹峰:8号峰为甘草苷、14号峰为甘草酸铵、16号峰为6-姜辣素、18号峰为白术内酯Ⅲ、20号峰为8-姜酚、21号峰为白术内酯Ⅱ、22号峰为6-姜烯酚。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各药材成分混合后水提,获得的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以提供甘姜苓术汤。优选地,所述药材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干姜55-56份;茯苓55-56份;白术27-28份;甘草27-28份。更优选地,所述药材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干姜55.2份;茯苓55.2份;白术27.6份;甘草27.6份。优选地,所述水提为加水进行浸泡,先武火后文火煎煮后过滤。更优选地,所述加水量按重量份计,加入量为900-1100份,优选为1000份。更优选地,所述浸泡在煎药壶中加盖浸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煎药壶在武火时的功率为495-505W;在文火时的功率为245-255W。更优选地,所述浸泡时间为1-60min,优选为30min。更优选地,所述武火煎煮的液温为100-105℃。更优选地,所述文火煎煮的液温为95-100℃。更优选地,所述武火煎煮的时间为20-30min,优选为25min。更优选地,所述文火煎煮的时间为30-40min,优选为35min。更优选地,所述煎煮后水提液体积为加水量体积的55-65%,优选为60%。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使水提液至粉末状冻干粉。更优选地,所述冷冻的温度为-50~-80℃;干燥的真空度为1-10Pa。更优选地,所述冷冻干燥的冷冻时间为12-24h,干燥时间为48-72h。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剂,包含上述甘姜苓术汤。优选地,所述甘姜苓术汤的制剂中包含一种或者多种常规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地,所述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口服液、注射剂或外用药物制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姜苓术汤样品加水溶解,获得的溶解液加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后冷却、定容、离心、过膜,获得供试品溶液;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提供对照品溶液,所述对照品溶液包括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白术内酯Ⅱ、8-姜酚、白术内酯Ⅲ、6-姜烯酚对照品和有机溶剂;3)测定:采用相同色谱条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姜苓术汤,由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经水提制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获得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符合下列条件:/n1)所述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中,共有特征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80%;/n2)所述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中,以各共有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与参照峰的保留时间比值作为相对保留时间,包括22个共有特征峰,以8号峰为参照峰S峰,保留时间为1.000,其他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依次为:1号峰为0.523、2号峰为0.601、3号峰为0.681、4号峰为0.715、5号峰为0.733、6号峰为0.966、7号峰为0.985、9号峰为1.134、10号峰为1.163、11号峰为1.227、12号峰为1.274、13号峰为1.382、14号峰为1.819、15号峰为1.879、16号峰为1.966、17号峰为2.016、18号峰为2.047、19号峰为2.093、20号峰为2.194、21号峰为2.221、22号峰为2.242;上述除8号峰外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均≤±10%;其中,定位确定7个指纹峰:8号峰为甘草苷、14号峰为甘草酸铵、16号峰为6-姜辣素、18号峰为白术内酯Ⅲ、20号峰为8-姜酚、21号峰为白术内酯Ⅱ、22号峰为6-姜烯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姜苓术汤,由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经水提制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获得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符合下列条件:
1)所述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中,共有特征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80%;
2)所述甘姜苓术汤的标准指纹图谱中,以各共有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与参照峰的保留时间比值作为相对保留时间,包括22个共有特征峰,以8号峰为参照峰S峰,保留时间为1.000,其他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依次为:1号峰为0.523、2号峰为0.601、3号峰为0.681、4号峰为0.715、5号峰为0.733、6号峰为0.966、7号峰为0.985、9号峰为1.134、10号峰为1.163、11号峰为1.227、12号峰为1.274、13号峰为1.382、14号峰为1.819、15号峰为1.879、16号峰为1.966、17号峰为2.016、18号峰为2.047、19号峰为2.093、20号峰为2.194、21号峰为2.221、22号峰为2.242;上述除8号峰外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均≤±10%;其中,定位确定7个指纹峰:8号峰为甘草苷、14号峰为甘草酸铵、16号峰为6-姜辣素、18号峰为白术内酯Ⅲ、20号峰为8-姜酚、21号峰为白术内酯Ⅱ、22号峰为6-姜烯酚。


2.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各药材成分混合后水提,获得的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以提供甘姜苓术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干姜55-56份;
茯苓55-56份;
白术27-28份;
甘草27-28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为加水进行浸泡,先武火后文火煎煮后过滤;所述冷冻干燥使水提液至粉末状冻干粉。


5.一种甘姜苓术汤,由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方法制备获得。


6.一种甘姜苓术汤的制剂,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姜苓术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姜苓术汤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甘姜苓术汤的制剂中包含一种或者多种常规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口服液、注射剂或外用药物制剂中的一种。


8.一种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甘姜苓术汤样品加水溶解,获得的溶解液加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后冷却、定容、离心、过膜,获得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提供对照品溶液,所述对照品溶液包括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辣素、白术内酯Ⅱ、8-姜酚、白术内酯Ⅲ、6-姜烯酚对照品和有机溶剂;
3)测定:采用相同色谱条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获得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和对照品溶液的指纹图谱,将供试品溶液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品溶液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对供试品溶液指纹图谱中的指标成分进行归属定位,从而获得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或2)中,包括以下条件中任一项或多项:
A)所述甘姜苓术汤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水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1:4-6;
B)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C)所述甘姜苓术汤样品与溶解液的取液量的体积之比为1:4-6;
D)所述溶解液的取液量与有机溶剂的加入的体积之比为1:0.5-1.5;
E)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彤朱国琴刘云高崎李婷王丹丹丁越江美芳张艳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