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志林专利>正文

安全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02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防止事故及监视用的安全监控装置,是由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送与接收采用双频载波传输形式,发送由壳体及发送电路组成,接收部分由壳体及接收电路构成,发送电路由红外传感器、缓冲放大、比较、延时控制、双频载波发送、防震、自动送电、稳压和电源部分组成,接收电路由串联、并联谐振电路及报警电路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价值低、寿命长、功能多,易于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afety monito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afety monito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is composed of transmitting part and receiving part, sending and receiving the carrier transmission form of dual frequency, sent by the housing and sending circuit. The receiving part is composed of a shell and a receiving circuit, transmitting circuit composed of infrared sensor, a buffer amplifier, comparison delay control, dual frequency carrier transmission, shockpro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receiving circuit is composed of series and parallel resonant circuit and an alarm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performance, safe and reliable, low value, long service life, multiple functions, easy application, significant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在工业、金融、商业、宾馆等部门防止事故及监视用的一种多功能安全监控装置。安全问题是各企事业单位十分关心的问题,因各种事故给国家和单位等造成巨大损失是屡见不鲜的。为此,人们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有关部门的有关地方(场所)安装监视器,如摄像机一类的设备,还有报警器等,但是这些设备有的是监视效果差,有的是价格太贵,还有的易于出故障,功能不齐全等等。因此,如何研制一种新的安全监控装置是有待介决的一项任务。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向公众提供一种使用效果良好的多功能安全监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利用现有电子仪器的结构形式,在机壳外装各控制部件,各控制部件同机壳内的控制电路密切结合,控制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发送部分电路及接收部分电路,两部分电路以分体形式装于两壳体内,两部分由转输线相连接,并采用双频载波发送形式。本技术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不易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价格低、寿命长、功能多,易于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发送部分电路图。图3为接收部分电路图。由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是由发送壳体2、接收壳体11及发送部分电路、接收部分电路组成,发送部分电路装在发送壳体2内,接收部分电路装在接收壳体11内,两部分经传输线10由A、A′端连为一体。发送部分发送壳体2的前面部装有功能开关3、电源开关4、音量控制5、交流电源指标6、直流电源指示7、监控输出指示8、报警指示9、壳体两侧有提手1,由红外传感器、缓冲放大、比较电路、延时控制电路、双频载波发送电路、防震电路、自动送电电路、稳压电路和电源组成的发送电路装在发送壳体2内,由图2所示,红外传感器IC1(采用P228),由热释红外线传感器和菲涅尔透镜组成,其功能是在透镜监测的区域内,将人体的移动所产生的热释红外线转换成一个微热的低频信号(信号频率0.3-10HZ之间,信号幅值在1mv左右),由IC1的2端输出;缓冲放大电路是由电阻R3、R4、R5,电容C1、C2、C3和运放集成电路IC2(采用LM324N1/4)的a级组成正相比例积分缓冲放大电路,经由电阻R1、R2、电容C1、C2组成的J1型高频滤波和电容高频滤波电路,滤去高次谐波,使信号进入缓冲放大,再由电阻R6、电容C5耦合到比较电路;比较电路由电阻R7、R8、R9、R10、R11、集成电路IC2的b、c、d级、二极管D1、D2组成,IC2的c级、d级组成电压窗口比较器,当有信号在IC2的12端存在时,无论信号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即a级1脚有信号输出时),开关二极管D1、D2二负端总有一个高电平输出,当12端无信号时,b级无放大信号输入,b级的14脚则输出一个稳定的窗口电压,二极管D1、D2输出端总是一个低电平,当二极管D1、D2输出端存在高电平时,经过电阻R12到延时控制电路;延时控制电路由电阻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31、电容C6、C7、运放集成电路块IC3(采用LM324N)、三极管T1、T2、T3、T6,发光二极管LED组成,开关K1-1接工作电源( ),电源接通后,电容C7通过电阻R16充电,此时,双运放IC3的5端为高电平,故7端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2、T3饱和导通,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指示,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迫使信号无法进入IC3的3脚,且1脚为低电平,被控部分不能工作;电容C7、电阻R16充电完毕,IC3的5脚变成低电平,故IC3的7脚为低电平,三极管T2、T3截止,发光二极管LED1息灭,发光时间约为1分钟,发送部分处于等待工作状态,当IC3的3脚有高电平输入时,电容C6充电,且IC3的1脚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T1饱和导通,并控制三极管T6电子开关完全饱和导通,使双频载波发送电路发出载波信号;当IC3的3脚无高电平信号输入时,电容C6放电,IC3的3脚继续保持高电平,维持IC3的1脚高电平输出,使三极管T6仍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大约保持1分钟左右关断,在此期间,如IC3的3脚存在有连续触发信号时,三极管T1、T6将保持导通工作状态;双频载波发送电路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集成电路IC7、三极管T7、T8、电感耦合中频变压器B2组成,集成电路IC7(采用LM566)、电阻RW1、R37、R38、R39、、电容C23、C24组成频率发生电路,通过调整可调电阻RW1、电阻R37、电容C23,可改变振荡频率的输出,当三极管T6饱和导通时,频率发生电路开始工作,由集成电路IC7的3脚输出一个稳定的110KHZ方波信号,经过电容C22、电阻R35耦合到三极管T8推动三极管T7完成功率放大输出,电阻R32、R33是三极管T8的负载电阻,电阻R32、R33、三极管T8组成三极管T7的静态工作点偏置电路,这样,三极管T7的集电极、电容C21与变压器B2的线圈之间形成一个振荡电路(即并联谐振),经过中频变压器B2电感耦合到副边,经过线圈L、电容C20串联谐振后,和线圈L1的输出选频,把110KHZ的振荡频率信号传送到电力线上,即电源变压器B1的原边线路上,实现动力线载波传送信号之目的。电容C20为耐高压隔离电容,电阻R34为降压电阻;另一部分是由集成电路IC8(采用LM566)、三极管T9、T10及变压器B3构成,其工作情况与前述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只是该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是30KHZ,而不是110KHZ,这样送到电源变压器B1原边电力线上就有110KHz、30KHz两个振荡频率的传输信号,即双频载波发送。防震电路由振动开关Z1、电阻R30、电容30、集成电路IC5(采用LM3581/2)、发光二极管LED2、三极管T5和继电器J2组成,当发送时受到碰撞破坏时,可自动发送报警信号,电阻R28、R29是设置IC5的13端电位,当发送部分发生震动时振动开关Z1导通,电容C30充电,IC5的12端变为高电位,故输出IC5的14端也由低电平转换成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三极管T5饱和导通,继电器J2吸合,常开接点J2-1接通,双频载波发送电路得电发送出载波信号,当无震动发生时,约经1分钟后,电容C30充电完毕,IC5的12端成为低电屏,则14端也为低电平,三极管T5载止,继电器J2释放,常开接点J2-1断开,无载波信号发出,振动开关Z1灵敏度的大小可自制定,电容C14设置增强三极管J2的吸合能力,并具有延时功能;工作源由电源变压器B1( )副边取得(RD为保险丝),经过桥式(D3-6)整流,电容C9滤波,再由稳压块C6(采用LM7815)的输出3端得到一个稳压为15伏的直流电后,向双频载波发送电路部分提供工作电压,电容C9、C10、C13为稳压块IC6的滤波电器。15伏直流电源通过集成电路IC4(采用LM7809)的3端稳压器的作用,由3端输出一个稳定的12伏直流电压(其中电容C17、C18、C16、C19为滤波电容)来维持热释放红外传感器、缓冲放大、比较电路、延时控制电路的工作电压;自动送电电路由双联开关K1-1、K1-2、电阻R25、二极管D8构成,当双联开关合上后,通过电阻R25自动向蓄电池Ee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壳体和电路构成的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壳体(2)的前面部装有功能开关(3)、电源开关(4)、音量控制(5)、交流电源指示(6)、直流电源指示(7)、监控输出指示(8)、报警指示(9),两侧有提手(1),由红外传感器、缓冲放大、比较、延时控制、双频载波发送、防震、自动送电、稳压和电源几部电路组成的发送部分电路装在发送壳体(2)内;接收壳体(11)的前面部上装有传感器(12)、监控输出指示(13)、延时指示(14),由串联、并联谐振电路及报警电路组成的双频接收部分电路装在接收壳体(11)内,并由传输线(10)同发送部分电路相连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林徐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孙志林徐林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