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及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01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及圈梁,纵梁包括位于模具组横向一侧且可纵向受压的受力梁体,受力梁体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模具组的纵向长度,所述受力梁体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能够至少部分容纳竖向支撑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有针对竖向支撑体的容纳空间,即便有厂房支柱的影响情况下也能提高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和地模的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及圈梁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
,尤其涉及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及圈梁。
技术介绍
预制构件在工厂中生产时需要将材料(如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成型,目前有提出采用地模的方式来生产预制构件,即将模具直接放在厂房指定区域的地面上,这样可在模具浇筑后直接原地蒸养,避免了搬运模具的麻烦。另外,目前的预制构件考虑到使用场合的受力要求,会选择在工厂预制时对构件中的钢筋进行张拉,这样预制构件中的钢筋可形成预应力,以此来提高整个预制构件的强度。综合考虑到张拉和蒸养的需要,在地模的外周设置一圈梁结构,一方面能承受张拉时的张拉力,另一方面可形成蒸养的封闭空间。但是,围绕地模设置的梁结构会占用厂房空间,尤其是当该梁结构遇到支撑厂房的支柱时需要避开,由此在整个厂房空间布局设计时,需要特意避开支柱,随之梁结构围绕形成的空间会减小,放置的地模数量也要减小,这在整个厂房的空间利用以及地模的生产效率上是不利的。因此,如何能尽量减少厂房支柱的影响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及圈梁,设有针对竖向支撑体的容纳空间,即便有厂房支柱的影响情况下也能提高厂房的空间利用率和地模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了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包括位于模具组横向一侧且可纵向受压的受力梁体,受力梁体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模具组的纵向长度,所述受力梁体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能够至少部分容纳竖向支撑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受力梁体包含至少两段沿纵向依次相连的梁段,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梁段由承压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承压连接组件位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纵向抵接件,所述纵向抵接件与相邻梁段的纵向端部形成容纳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纵向抵接件与相邻梁段焊接和/或榫卯连接和/或由紧固件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大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纵向抵接件,所述容纳空间位于两个所述纵向抵接件之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大致垂直的纵向抵接件和横向抵接件,所述容纳空间由纵向抵接件和横向抵接件形成,或者,所述容纳空间由纵向抵接件、横向抵接件和相邻梁段的纵向端部形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容纳空间的至少一对相对面有加强连接件安装固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加强连接件沿竖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纵向方向上靠近中部的相邻两个加强连接件之间形成有效容纳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加强连接件包括连接横向上相对面的横向连接件,以及连接纵向上相对面的纵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交错和/或交叉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承压连接组件与相邻梁段通过连接固定件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固定件位于承压连接组件的外侧和/或内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连接固定件位于承压连接组件的内侧且包括大致垂直的第一连接固定板和第二连接固定板,第一连接固定板和第二连接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梁段包括外侧板和内部支撑板,所述外侧板在周向上首尾相连形成大致封闭的空间,位于顶面的外侧板设有浇筑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内部支撑板由呈十字交叉的竖板和平板形成,所述平板与顶面外侧板的浇筑孔对应位置设有浇筑孔。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预制构件生产用圈梁,包括上述的纵梁,所述纵梁的纵向端部连接有端梁,所述端梁与纵梁形成周向上的封闭空间,所述端梁设有张拉通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端梁中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端梁端部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在受力梁体上设置容纳空间,利用该容纳空间可将受力梁体在布置时遇到的竖向支撑体(如厂房支柱)容纳,从而使得受力梁体的布置可不受安装场所的具体构造限制,可提高对安装场所的空间利用率,以及可使得受力梁体一侧放置的模具组中模具数量和长度均得到增多,进而提高单次工艺生产的模具数量,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此外,设计承压连接组件且在其位置形成容纳空间,使得纵梁能够容纳竖向支撑体的同时,可尽量减少或者不对其受压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容纳空间可由不同的结构形式来形成,可根据不同安装场所以及受力梁体的受力要求设计成周向上封闭或者敞口的容纳空间。另外,设计加强连接件来对容纳空间做加强,以提高受力梁体在承受压力时容纳空间可维持其空间不受力变形的稳定性。以及,形成容纳空间的承压连接组件与相邻梁段可有选择的在外侧或者内侧连接固定,以在受力梁体的组装方便性上得到改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实施例中纵梁的示意图。图2是另一实施例中纵梁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部分纵梁的示意图。图4是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纵梁的示意图。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纵梁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梁段内部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连接固定件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中圈梁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中端梁的示意图。其中:1、受力梁体,11、梁段,111、外侧板,112、浇筑孔,113、平板,114、竖板,12、承压连接组件,121、纵向抵接件,122、横向抵接件,13、连接固定件,131、第一连接固定板,132、第二连接固定板,133、加强板;2、容纳空间,21、加强连接件,211、横向连接件,212、纵向连接件,22、有效容纳空间;100、纵梁,200、端梁,201、张拉通孔,300、封闭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文中,“上、下、左、右、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此外,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上”、“以下”等,包括本数。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预制构件生产使用的纵梁和圈梁,可不受安装场所具体构造的限制(如厂房支柱的影响)来进行布置,在提高厂房空间利用率和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两方面可同时得到改善。如图1至图9示例,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100,可与端梁200形成在周向上的封闭空间300,该封闭空间300内可放置生产预制构件的模具组。纵梁100包括位于模具组横向一侧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模具组横向一侧且可纵向受压的受力梁体,受力梁体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模具组的纵向长度,所述受力梁体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能够至少部分容纳竖向支撑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模具组横向一侧且可纵向受压的受力梁体,受力梁体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模具组的纵向长度,所述受力梁体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能够至少部分容纳竖向支撑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梁体包含至少两段沿纵向依次相连的梁段,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梁段由承压连接组件连接固定,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承压连接组件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纵向抵接件,所述纵向抵接件与相邻梁段的纵向端部形成容纳空间;
或者,所述纵向抵接件与相邻梁段焊接和/或榫卯连接和/或由紧固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大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纵向抵接件,所述容纳空间位于两个所述纵向抵接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连接组件包括大致垂直的纵向抵接件和横向抵接件,所述容纳空间由纵向抵接件和横向抵接件形成,或者,所述容纳空间由纵向抵接件、横向抵接件和相邻梁段的纵向端部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生产用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至少一对相对面有加强连接件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