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74002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和应用,该桔梗种衣剂由2.78%~4.63%噻菌灵、0.36%~0.60%精甲霜灵、0.46~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和纯净水组成,成分简单且安全低毒,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种衣剂配方中增设有防冻剂,赋予包衣后的桔梗种子一定耐低温性,可提高桔梗种子在逆境下的发芽率;包衣方法为将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直接以一定药种比混合搅匀后晾干即可,包衣方法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桔梗种衣剂配方及其包衣方法进行优化验证,用于桔梗种子育苗可有效解决桔梗种子所携带的病原菌和苗期病虫害等,显著增加桔梗种子的出苗率和根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其药材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种子处理剂
,具体涉及一种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可药用、食用、观赏的经济植物,具有开宣肺气和祛痰排脓的功效,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山东淄博、安徽亳州等地。桔梗主要来源于栽培药材,且主要以种子繁殖,种子质量的优劣是决定药材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药材质量和品质的主要条件,但桔梗种子在萌发期和苗期时容易受到种子本身或者土壤病原菌的危害,影响其出苗率和药材品质。种子包衣技术不仅可以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种苗生长,而且经济成效显著,但现有种衣剂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种子,对于中药材种子的种衣剂研究较少。桔梗种子内存在萌发抑制物,发芽较缓慢,种衣剂可以促进其发芽和生长,但现有常见农作物种子的种衣剂无法对桔梗种子发芽产生促进作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桔梗种子发芽率的种衣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和应用,用于解决桔梗种子所携带的病原菌和苗期病虫害等,同时增加桔梗的根部生物量,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其药材的品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桔梗种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2.78%~4.63%噻菌灵、0.36%~0.60%精甲霜灵、0.46~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其余量为纯净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桔梗种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混合而成:2.78%~4.63%噻菌灵、0.36%~0.60%精甲霜灵、0.46~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其余量为纯净水;将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搅匀、晾干,即完成桔梗种子包衣。进一步地,所述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的药种比为1mL:50~90g。进一步地,所述桔梗种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3.71%噻菌灵、0.48%精甲霜灵、0.61%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其余量为纯净水。进一步地,所述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的药种比为1mL:85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桔梗种衣剂在桔梗种子育苗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在桔梗种子育苗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和应用,该桔梗种衣剂由2.78%~4.63%噻菌灵、0.36%~0.60%精甲霜灵、0.46~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和纯净水组成,成分简单、配制方便且安全低毒,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且该种衣剂配方中增设有成膜剂和防冻剂,将其对桔梗种子包衣处理,可提高包衣的成膜性、均匀性和脱落率,而且包衣后的桔梗种子具有一定的耐低温性,可提高桔梗种子在逆境下的发芽率;包衣方法为将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直接以一定药种比混合搅匀后晾干即可,包衣方法简单;本专利技术对桔梗种衣剂配方及其包衣方法进行优化验证,通过发芽盒实验和沙盒实验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处理桔梗种子,包衣后的桔梗种子发芽率提高4~7个百分点,发霉率降低10~13个百分点;出苗率提高5~8个百分点,根部增长0.2~0.7cm,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桔梗种衣剂及其包衣方法用于桔梗种子育苗可有效解决桔梗种子所携带的病原菌和苗期病虫害等,增加桔梗的出苗率和根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其药材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桔梗种子包衣前后图,其中a为未包衣的桔梗种子,b为已包衣的桔梗种子;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包衣前后桔梗种子发芽盒图,其中a为未包衣的桔梗种子发芽盒图,b为已包衣的桔梗种子发芽盒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包衣前后桔梗种子沙盒图,其中a为未包衣的桔梗种子沙盒图,b为已包衣的桔梗种子沙盒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试剂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
常规试剂和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桔梗种衣剂的原料组分均按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表示。实施例1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桔梗种衣剂:由2.78%噻菌灵、0.36%精甲霜灵、0.46%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混合纯净水配制而成;其中,2.78%噻菌灵、0.36%精甲霜灵、0.46咯菌腈、1.5%噻虫嗪均可由市场上可购买到的对应原料粉末或悬浮液经纯净水调配得到;包衣:取上述制备的桔梗种衣剂1mL倒入装有85g桔梗种子的塑料袋内,充分震摇至混合均匀,再晾干,即完成桔梗种子包衣。实施例2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桔梗种衣剂:由3.71%噻菌灵、0.48%精甲霜灵、0.61%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混合纯净水配制而成;包衣:取上述制备的桔梗种衣剂1mL倒入装有85g桔梗种子的塑料袋内,充分震摇至混合均匀,再晾干,即完成桔梗种子包衣,本实施例的桔梗种子包衣前后见图1。实施例3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桔梗种衣剂:由4.63%噻菌灵、0.60%精甲霜灵、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混合纯净水配制而成;包衣:取上述制备的桔梗种衣剂1mL倒入装有85g桔梗种子的塑料袋内,充分震摇至混合均匀,再晾干,即完成桔梗种子包衣。实施例4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的混合药种比为1mL:50g。实施例5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的混合药种比为1mL:70g。实施例6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的混合药种比为1mL:90g。验证例1)发芽盒实验随机取已包衣桔梗种子50粒置于发芽盒的纸床上,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培养,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每天定时喷水适量以保持发芽纸湿润,实验第四天开始统计发芽率(胚根长度超过种子长度视为发芽),待长出两片叶时,视为发芽结束,记录发芽率和发霉率;其中,已包衣桔梗种子采用实施例1~6任一包衣方法获得;用未包衣的桔梗种子作为对照;以上每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桔梗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2.78%~4.63%噻菌灵、0.36%~0.60%精甲霜灵、0.46~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其余量为纯净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桔梗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2.78%~4.63%噻菌灵、0.36%~0.60%精甲霜灵、0.46~0.77%咯菌腈、1.5%噻虫嗪、2.0%农乳700、0.2%黄原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4%乙二醇,其余量为纯净水。


2.一种桔梗种衣剂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桔梗种衣剂;
将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搅匀、晾干,即完成桔梗种子包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桔梗种衣剂与桔梗种子的药种比为1mL:50~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永尚兴朴包芳邓庭伟樊良帅曾燕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