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397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包括:(1)种植绿肥:最后一批哈密瓜收获后,间隔15‑20天,播种豆科绿肥;(2)腐解绿肥:豆科绿肥长至盛花期,将其翻压至耕层土壤下,使其腐解;(3)整地:种植前20天深犁晒田,施基肥,机耕旋翻均匀后整平垄面,同时铺设滴灌管道;(4)种植:移栽哈密瓜幼苗;(5)施肥:采用节肥增效模式施肥;(6)水分管理:(7)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当前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要求,对哈密瓜种植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合理的休闲期绿肥种植改良土壤,实现哈密瓜种植节肥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哈密瓜是甜瓜主要品种之一,目前在新疆、海南等地均有种植。海南处于亚热带地区,温度方面十分有利于哈密瓜的生长。近几年,海南哈密瓜种植瓶颈不断突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海南哈密瓜种植面积约20万亩。海南哈密瓜一般在每年11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上市,填补了冬春季节国内空白市场,成为海南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由于哈密瓜种植有一定的技术难点,很多农民技术跟不上,常常出现用肥不当、乱用肥的状况。同时,海南哈密瓜用地复种指数高,一年种植2-3茬,造成土壤酸化严重、出现植株长势弱、病害多、早衰和死棵严重等问题,此外,上茬哈密瓜残体在土壤中残留下了大量病原体,容易导致病原体趁虚而入,侵染发病,导致产量不高、品质差,最终造成大幅减产和经济损失,目前还缺少海南哈密瓜的节肥增效的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栽培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改善土壤状况,使用肥更加科学,病虫害大幅减少,明显促进哈密瓜生长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对生态环境友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绿肥:在约5月份最后一批哈密瓜收获后,间隔15-20天,播种豆科绿肥;(2)腐解绿肥:豆科绿肥长至盛花期,将其翻压至耕层土壤下,使其腐解;(3)整地:种植前20天深犁晒田,施基肥,机耕旋翻均匀后整平垄面,同时铺设滴灌管道;(4)种植:移栽哈密瓜幼苗;(5)施肥:采用节肥增效模式施肥;(6)水分管理:(7)病虫害防治。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绿肥的种类可为大翼豆、蝴蝶豆、紫云英中的一种或几种,播种量为0.8-1.2kg种子/亩,具体可为1kg种子/亩。上述方法步骤(3)中,所述基肥包括中药渣肥、硫酸镁化肥、聚氨锌增值复合肥;其中,所述中药渣肥的施用量可为:300-350公斤/亩、硫酸镁化肥的施用量可为30-50公斤/亩、聚氨锌增值复合肥的施用量可为10-20公斤/亩;所述中药渣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菊花10~20份(重量份,下同)、甘草渣20~40份、红糖5~10份、枯草芽孢杆菌5~10份、细黄链霉菌5~10份、苏云金芽孢杆菌10-20份、水30~50份混合后进行发酵,温度在50℃-55℃条件下发酵6-8天获得。进一步,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中每克含有2000-5000万有效活菌数,细黄链霉菌中每克含有2000-5000万有效活菌数,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每克含有2000-5000万有效活菌数。更进一步地,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质量比依次为1:1:1-2;三种菌剂的总菌活为6000万-15000万/克。所述聚氨锌增值复合肥为聚氨锌增值复合肥(15-15-15),具体可为富岛聚氨锌增值复合肥,总养分≥45%(氮磷钾:15-15-15)。上述方法步骤(4)中,所述移栽的操作为:用圆孔器在中间滴灌管的两侧、外侧2条滴灌管的内侧打定植穴,将哈密瓜幼苗放入定植穴后轻微压实,即可;所述移栽的定植密度可为:株距45-50cm,行距20-25cm;上述方法步骤(5)中,所述施肥的操作为:移栽后15-20天,施用聚铵锌增值复合肥滴灌型(17-17-17)4-8斤/亩;移栽后25-30天,施用聚铵锌增值复合肥(10-30-10)4-5斤/亩,两次;移栽后35-40天,施用聚铵锌复合肥(10-10-30)6-8斤/亩;移栽后50天,每3-5天施聚氨锌高磷高钾(8-25-25)3-5斤/亩,连续使用8次;移栽后80-90天,施用聚铵锌增值复合肥滴灌型(14-6-24)4-8斤/亩;上述方法步骤(5)中施肥(追肥)用量为当地施肥水平的80%。上述方法步骤(6)中,在哈密瓜藤蔓生长期、开花期及结果期加大浇水量。上述方法步骤(7)中,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禁止使用当地禁用的农药品种。上述哈密瓜种植方法在海南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土壤友好。由于豆科绿肥的施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增加了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配肥土壤和提高耕地质量。2、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土壤结构改善及有机质提升后,同时配合不同时期的不同养分配比,大大减少了肥料的淋洗、挥发等各种途径的损失量,为哈密瓜提供更加合理的养分供应,提高了肥料的养分利用率。3、产量和品质双提升。由于养分供应充足,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均衡供应,不同养分间相互促进吸收,协同吸收,产量提高,商品性也大大提升。4、环境友好。肥料损失少,同时菌剂的添加,改良微生物环境,减少重茬病虫害影响,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产品绿色,环境风险小。本专利技术满足当前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要求,对哈密瓜种植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合理的休闲期绿肥种植改良土壤,实现哈密瓜种植节肥增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绿肥还田后的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哈密瓜用肥的投入量;另一方面可降低连作障碍、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实现海南哈密瓜种植的节肥增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栽培方法:(1)种植绿肥:在5月份最后一批哈密瓜收获后,间隔15天,瓜地开始播种豆科绿肥(蝴蝶豆);(2)腐解绿肥:豆科绿肥长至盛花期,将其翻压至耕层土壤下,使其腐解;(3)整地:种植前20天深犁晒田;施基肥:中药渣肥300公斤/亩(将菊花10重量份、甘草渣20重量份、红糖5重量份、枯草芽孢杆菌5重量份、细黄链霉菌5重量份、苏云金芽孢杆菌10重量份、水30重量份混合后进行发酵,温度在50℃条件下发酵6天获得,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依次为1:1:2,总菌活为6000万/克),硫酸镁化肥50公斤/亩、聚氨锌增值复合肥(15-15-15)20公斤/亩,机耕旋翻均匀后整平垄面,同时铺好滴灌管道;(4)种植:a、定植密度:株距45cm,行距20cm;b、定植方法:用专用的圆孔器在中间滴灌管的两侧、外侧2条滴灌管的内侧打定植穴,将幼苗放入定植穴后轻微压实;(5)施肥:采用节肥增效模式施肥,即,移栽后15天,施用聚铵锌增值复合肥滴灌型(17-17-17)5斤/亩;移栽后25天,施用聚铵锌增值复合肥(10-30-10)4斤/亩,两次;移栽后35天,施用聚铵锌复合肥(10-10-30)6斤/亩;移栽后50天,每3天施富岛聚氨锌高磷高钾(8-25-25)3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种植绿肥:在约5月份最后一批哈密瓜收获后,间隔15-20天,播种豆科绿肥;/n(2)腐解绿肥:豆科绿肥长至盛花期,将其翻压至耕层土壤下,使其腐解;/n(3)整地:种植前20天深犁晒田,施基肥,机耕旋翻均匀后整平垄面,同时铺设滴灌管道;/n(4)种植:移栽哈密瓜幼苗;/n(5)施肥:采用节肥增效模式施肥;/n(6)水分管理:/n(7)病虫害防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海南的哈密瓜节肥增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植绿肥:在约5月份最后一批哈密瓜收获后,间隔15-20天,播种豆科绿肥;
(2)腐解绿肥:豆科绿肥长至盛花期,将其翻压至耕层土壤下,使其腐解;
(3)整地:种植前20天深犁晒田,施基肥,机耕旋翻均匀后整平垄面,同时铺设滴灌管道;
(4)种植:移栽哈密瓜幼苗;
(5)施肥:采用节肥增效模式施肥;
(6)水分管理:
(7)病虫害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绿肥的种类为大翼豆、蝴蝶豆、紫云英中的一种或几种,播种量为0.8-1.2kg种子/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基肥包括中药渣肥、硫酸镁化肥、聚氨锌增值复合肥;
其中,所述中药渣肥的施用量为:300-350公斤/亩、硫酸镁化肥的施用量为30-50公斤/亩、聚氨锌增值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0-20公斤/亩;
所述中药渣肥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且三种菌剂质量比依次为1:1:1-2;
三种菌剂的总菌活为6000万-15000万/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均峰李正贤张健黄兆海沈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海油富岛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