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89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涉及火龙果栽培技术领域。该基于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扦插处理、扦插育根、移栽、摘心、大棚架设和水肥管理,所述水肥管理包括水箱架设、滴灌管道铺设和选用营养液,水箱规格为极限蓄水三吨,水泥地基,钢结构支架,铺设高度三点五米,附带抽水泵;滴灌管道根据垄台规格与排列沿垄台两侧进行埋设,滴灌头高度与间隔与混凝土支架间隔对应。通过对扦插肉茎进行消毒和干燥处理的方式,配合扦插育根处理,可有效防止肉茎在扦插时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腐烂死亡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加强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龙果栽培
,具体为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火龙果原产中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等地,属于仙人掌科植物,其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花青素、维生素、矿质元素和膳食纤维,还含有一种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可清除人体内的一些重金属离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在尼加拉瓜、哥伦比亚、以色列、越南和中国等国家实现了商品化的种植。国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进种植的,其中引种的红皮红肉品种基本都是需人工辅助授粉的品种,自2012年以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才开始有少量面积不需人工辅助授粉品种的试种试产,但所种的品种在产量、品质和贮运性等方面是优劣不一的。火龙果栽后12~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12~15次,5~12月为产果期,谢花后30~45天果实成熟,第3年进人盛果期。研究证明,火龙果属于热带雨林作物,应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及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才能良好生长,提高座果率、产量及品质。为此人们积极通过各种手段改善火龙果的栽培环境以获得更好的种植效益,现有的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510094225.2的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的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方法虽然解决了以上问题,但在栽培阶段过于粗放,幼苗损耗率过高,大大提高了栽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现有栽培技术在栽培阶段过于粗放,幼苗损耗率过高,大大提高了栽培成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扦插处理、扦插育根、移栽、摘心、大棚架设和水肥管理,所述栽培步骤为:S1.选种:选用可自花授粉的优质白心火龙果或红心火龙果的肥大肉茎,将分节处底部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快速进行剪断处理,并在断口不平整时进行平整处理;S2.扦插处理:准备好清水和漂白水,将漂白水与清水混合配置成消毒液,将选好的肉茎在消毒液中浸泡1-2min,再用清水洗净后,在阴凉处放置阴干20-45h,直至断口与表皮完全干燥;S3.扦插育根:选用砂质土壤分散蓬松的苗圃地,在进行施肥处理后,将苗圃地进行翻土聚垄,并进行灌溉后晾晒一至两天,土壤表面干燥后进行一次喷洒灭菌灵稀释液,在喷洒完毕后,将肉茎断口处向下扦插在土垄上,再次喷洒一次灭菌灵稀释液,等待六至八天,再次进行施肥灌溉,之后依据天气情况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施肥灌溉,直至第一节肉茎长出并开始肥厚即可起苗;S4.移栽:将起苗后的火龙果幼苗植株,移栽至大棚内部,以四株为一组对应一个混凝土支架,将混凝土支架的四个侧面的地膜和土壤分别进行打孔后,再将四株植株进行移栽工作;S5.摘心;当植株高度达到1.3-1.5m后,将最顶部的肉茎沿分节处进行减除,并在减除后在植株顶部喷洒赤霉素溶液促进分枝生长,当分枝生长至第二节肉茎后,利用吊带沿土垄纵向将肉茎扎至混凝土支架的上方支架处,准备进入开花育果期,即栽培成功。优选的,所述大棚架设前,需要再土地上混合有机肥和复合肥进行堆垄工作,垄台高度30-40cm,宽1.3-1.6m、长12-15m,一个标准大棚的垄台为一般四横四纵排列,横向间隔1.8-2m,纵向间隔1.4-1.6m,每个垄台中部每隔2-2.4m处均埋设T字形混凝土支架,混凝土支架总高度3.5m,埋设深度0.8-1m且在垄台堆垄前进行埋设;在大棚架设后,进行一次浇灌保持土壤湿润后铺设地膜。优选的,所述水肥管理包括水箱架设、滴灌管道铺设和选用营养液,水箱规格为极限蓄水三吨,水泥地基,钢结构支架,铺设高度三点五米,附带抽水泵;滴灌管道根据垄台规格与排列沿垄台两侧进行埋设,滴灌头高度与间隔与混凝土支架间隔对应。优选的,所述灭菌灵稀释液的稀释比例为1:100-110。优选的,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4-6mg/L。优选的,所述营养液选用市场上已有的营养液即可,可根据生长阶段选用不同配比的营养液,在水箱蓄水前按蓄水量比例进行添加即可。(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扦插肉茎进行消毒和干燥处理的方式,配合扦插育根处理,可有效防止肉茎在扦插时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腐烂死亡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加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位水箱的方式,可在平时利用水压进行自动灌溉,无需持续使用水泵等设备,降低了灌溉成本,也便于加入营养液,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3、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摘心时通过喷洒赤霉素溶液的方式,提高了分枝的发育速度,便于后续发育,加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扦插处理、扦插育根、移栽、摘心、大棚架设和水肥管理,所述栽培步骤为:S1.选种:选用可自花授粉的优质白心火龙果的肥大肉茎,将分节处底部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快速进行剪断处理,并在断口不平整时进行平整处理;S2.扦插处理:准备好清水和漂白水,将漂白水与清水按1:10混合配置成消毒液,将选好的肉茎在消毒液中浸泡1-2min,再用清水洗净后,在阴凉处放置阴干45h,直至断口与表皮完全干燥;S3.扦插育根:选用砂质土壤分散蓬松的苗圃地,在进行施肥处理后,将苗圃地进行翻土聚垄,并进行灌溉后晾晒一至两天,土壤表面干燥后进行一次喷洒灭菌灵稀释液,在喷洒完毕后,将肉茎断口处向下扦插在土垄上,再次喷洒一次灭菌灵稀释液,等待六至八天,再次进行施肥灌溉,之后依据天气情况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施肥灌溉,直至第一节肉茎长出并开始肥厚即可起苗,灭菌灵稀释液的稀释比例为1:100;S4.移栽:将起苗后的火龙果幼苗植株,移栽至大棚内部,以四株为一组对应一个混凝土支架,将混凝土支架的四个侧面的地膜和土壤分别进行打孔后,再将四株植株进行移栽工作;S5.摘心;当植株高度达到1.5m后,将最顶部的肉茎沿分节处进行减除,并在减除后在植株顶部喷洒赤霉素溶液促进分枝生长,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4mg/L。提高了分枝的发育速度,便于后续发育,当分枝生长至第二节肉茎后,利用吊带沿土垄纵向将肉茎扎至混凝土支架的上方支架处,准备进入开花育果期,即栽培成功;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扦插肉茎进行消毒和干燥处理的方式,配合扦插育根处理,可有效防止肉茎在扦插时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腐烂死亡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加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扦插处理、扦插育根、移栽、摘心、大棚架设和水肥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步骤为:/nS1.选种:/n选用可自花授粉的优质白心火龙果或红心火龙果的肥大肉茎,将分节处底部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快速进行剪断处理,并在断口不平整时进行平整处理;/nS2.扦插处理:/n准备好清水和漂白水,将漂白水与清水混合配置成消毒液,将选好的肉茎在消毒液中浸泡1-2min,再用清水洗净后,在阴凉处放置阴干20-45h,直至断口与表皮完全干燥;/nS3.扦插育根:/n选用砂质土壤分散蓬松的苗圃地,在进行施肥处理后,将苗圃地进行翻土聚垄,并进行灌溉后晾晒一至两天,土壤表面干燥后进行一次喷洒灭菌灵稀释液,在喷洒完毕后,将肉茎断口处向下扦插在土垄上,再次喷洒一次灭菌灵稀释液,等待六至八天,再次进行施肥灌溉,之后依据天气情况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施肥灌溉,直至第一节肉茎长出并开始肥厚即可起苗;/nS4.移栽:/n将起苗后的火龙果幼苗植株,移栽至大棚内部,以四株为一组对应一个混凝土支架,将混凝土支架的四个侧面的地膜和土壤分别进行打孔后,再将四株植株进行移栽工作;/nS5.摘心;/n当植株高度达到1.3-1.5m后,将最顶部的肉茎沿分节处进行减除,并在减除后在植株顶部喷洒赤霉素溶液促进分枝生长,当分枝生长至第二节肉茎后,利用吊带沿土垄纵向将肉茎扎至混凝土支架的上方支架处,准备进入开花育果期,即栽培成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促进生长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扦插处理、扦插育根、移栽、摘心、大棚架设和水肥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步骤为:
S1.选种:
选用可自花授粉的优质白心火龙果或红心火龙果的肥大肉茎,将分节处底部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快速进行剪断处理,并在断口不平整时进行平整处理;
S2.扦插处理:
准备好清水和漂白水,将漂白水与清水混合配置成消毒液,将选好的肉茎在消毒液中浸泡1-2min,再用清水洗净后,在阴凉处放置阴干20-45h,直至断口与表皮完全干燥;
S3.扦插育根:
选用砂质土壤分散蓬松的苗圃地,在进行施肥处理后,将苗圃地进行翻土聚垄,并进行灌溉后晾晒一至两天,土壤表面干燥后进行一次喷洒灭菌灵稀释液,在喷洒完毕后,将肉茎断口处向下扦插在土垄上,再次喷洒一次灭菌灵稀释液,等待六至八天,再次进行施肥灌溉,之后依据天气情况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施肥灌溉,直至第一节肉茎长出并开始肥厚即可起苗;
S4.移栽:
将起苗后的火龙果幼苗植株,移栽至大棚内部,以四株为一组对应一个混凝土支架,将混凝土支架的四个侧面的地膜和土壤分别进行打孔后,再将四株植株进行移栽工作;
S5.摘心;
当植株高度达到1.3-1.5m后,将最顶部的肉茎沿分节处进行减除,并在减除后在植株顶部喷洒赤霉素溶液促进分枝生长,当分枝生长至第二节肉茎后,利用吊带沿土垄纵向将肉茎扎至混凝土支架的上方支架处,准备进入开花育果期,即栽培成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贵国赵跃衡王逸鑫曾义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辉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