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93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包括机架、管套旋转机构、画笔夹持机构和控制开关。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管套套设在管套旋转机构上,通过控制开关同时启动管套旋转机构和画笔夹持机构,管套旋转机构带动管套,画笔夹持机构的夹头向固定杆件移动靠近,直到夹头上的画笔的笔尖抵住管套的外侧,同时在管套外周画上标记,画笔夹持机构退出,完成一次的管套标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半自动化设备给管套画圈做标记,提高标记尺寸及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套打圈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套打圈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一些产品中,需要用到具有标记的PVC管套,其标记是指,在PVC管套的外周部打圈,常规作业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拿油漆笔手工画圈,此工艺全人工,工艺效率低,且易出现标记尺寸不稳定,尺寸不良,还易导致产品脏污,遭客户投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PVC管套采用人工标记时产品易出现不良的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包括机架、管套旋转机构、画笔夹持机构和控制开关。其中,所述管套旋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杆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杆件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外延伸。所述画笔夹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夹头。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连接并带动所述夹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杆件。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件。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管套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件上,通过控制开关同时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件,即固定杆件开始转动,并带动管套,画笔夹持机构的夹头向固定杆件移动靠近,直到夹头上的画笔的笔尖抵住管套的外侧,同时在管套外周画上标记,画笔夹持机构退出,完成一次的管套标记。优选的,所述画笔夹持机构还包括画笔,所述画笔夹持在所述夹头内,且笔头指向所述固定杆件。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杆件;所述夹头的端部连接所述活塞杆。或者驱动件包括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杆件;所述夹头的中部通过滑槽可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头与机架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夹头的端部连接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步进电机和齿轮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齿条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滑槽内。所述夹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优选的,为了减慢驱动电机的转速,所述管套旋转机构还包括减速件,所述固定杆件通过所述减速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机壳。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固定杆件从所述机壳内部向外延伸。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或机壳外,所述夹头从所述机壳内部向外延伸。优选的,为方便双手套入管套,所述控制开关为脚踏开关,由脚控制。优选的,还包括物料传送带,所述物料传送带的物料入口端靠近所述固定杆件设置,另一端朝向物料箱。通过物料传送带,方便管套的进料和出料。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件的直径等于管套的内径,能够带动管道转动。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件包括固定段和分离段,所述固定段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另一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分离段,且所述分离段拧紧的方向与所述驱动电机转向相反。根据不同口径的管套,可以选用不同直径的分离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半自动化设备给管套画圈做标记,提高标记尺寸及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2、采用脚踏板的控制开关,由脚控制,释放双手操作管套的上料和下料,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管套打圈设备的轴侧视图;图2是画笔夹持机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的标记为:机壳1、管套旋转机构2、固定杆件21、画笔夹持机构3、驱动件31、夹头32、画笔33、物料传送带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包括机壳1、管套旋转机构2、画笔夹持机构3、控制开关(未画出)和物料传送带4。其中,所述管套旋转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杆件21,所述固定杆件21的直径等于管套的内径,能够带动管道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件21包括固定段和分离段,所述固定段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另一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分离段,且所述分离段拧紧的方向与所述驱动电机转向相反。根据不同口径的管套,可以选用不同直径的分离段。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1内,所述固定杆件21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另一端向所述机壳1外延伸。为了减慢驱动电机的转速,所述管套旋转机构2还包括减速件或减速齿轮,所述固定杆件21通过所述减速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驱动电机、减速件和固定杆件21的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2,所述画笔夹持机构3包括驱动件31和夹头32。所述驱动件31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1上,所述驱动件31连接并带动所述夹头32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杆件21,所述夹头32夹持有画笔33,且笔头指向所述固定杆件21。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1包括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杆件21。所述夹头32的端部连接所述活塞杆。或者驱动件31包括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杆件21。所述夹头32的中部通过滑槽可移动安装在所述机壳1上,且所述夹头32与机壳1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夹头32的端部连接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1也可以是包括步进电机和齿轮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齿条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机壳1上的滑槽内。所述夹头3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件31,为方便双手套入管套,所述控制开关为脚踏开关,由脚控制。所述物料传送带4的物料入口端靠近所述固定杆件21设置,另一端朝向物料箱。通过物料传送带4,方便管套的进料和出料。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管套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件21上,通过控制开关同时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件31,即固定杆件21开始转动,并带动管套,画笔夹持机构3的夹头32向固定杆件21移动靠近,直到夹头32上的画笔33的笔尖抵住管套的外侧,同时在管套外周画上标记,放开控制开关,画笔夹持机构3退出,完成一次的管套标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其特征在于:/n包括机架、管套旋转机构、画笔夹持机构和控制开关;/n所述管套旋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杆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杆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转轴,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外延伸;/n所述画笔夹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夹头,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连接并带动所述夹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杆件;/n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管套旋转机构、画笔夹持机构和控制开关;
所述管套旋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杆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杆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转轴,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外延伸;
所述画笔夹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夹头,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连接并带动所述夹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杆件;
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画笔夹持机构还包括画笔,所述画笔夹持在所述夹头内,且笔头指向所述固定杆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杆件;所述夹头的端部连接所述活塞杆;或者驱动件包括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固定杆件;所述夹头的中部通过滑槽可移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夹头与机架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夹头的端部连接所述单向气缸的活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套打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步进电机和齿轮齿条;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华叶维翁忠山梁惠芳吕志海黄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广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