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76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为一体的碳化硅壳体,所述碳化硅壳体分为上、下两段,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的截面为长方形的壳体,下壳体的截面面积小于上壳体,上壳体上端开放,其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上壳体的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空腔相通,下壳体的空腔从上向下逐渐缩小,下壳体的下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喷缝,下壳体的下部外侧设有内凹的螺旋线状分布的电加热丝槽,下壳体的上部外侧设有内凹的卡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喷缝不易堵塞、便于维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
技术介绍
非晶带材又名非晶合金带材,其采用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得,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1300℃的钢水迅速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非晶带材在生产时,喷包内的钢水通过喷嘴喷射,喷嘴是生产非晶合金带材的关键工艺装备部件,也是非晶合金带材生产的消耗品。目前的喷嘴材料大多采用BN、Al2O3、SiO2等非金属材料,其普遍存在强度低、耐高温差的缺陷;现有技术的喷嘴一部分设在喷包内部,喷嘴前端延伸出喷包一定距离,这就造成喷嘴前端的温度较低,在生产中钢液中的低熔点杂质容易在温度较低的喷缝处析出,逐渐堵塞喷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其采用碳化硅材料一体烧结制成,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其喷嘴前端侧面设有内凹的螺旋线状凹槽,凹槽内缠绕后电加热丝,对喷嘴前端进行加热,防止喷嘴堵塞。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为一体的碳化硅壳体,所述碳化硅壳体分为上、下两段,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的截面为长方形的壳体,下壳体的截面面积小于上壳体,上壳体上端开放,其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上壳体的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空腔相通,下壳体的空腔从上向下逐渐缩小,下壳体的下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喷缝,下壳体的下部外侧设有内凹的螺旋线状分布的电加热丝槽,下壳体的上部外侧设有内凹的卡箍槽。本技术采整体用碳化硅烧结成型,强度大、耐高温性能好。本技术的上壳体位于喷包中,其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更有利于钢水进入喷嘴内部。本技术的下壳体延伸出喷包外,上壳体和下壳体结合部位形成一个台阶结构,此部位在安装、使用时容易磕碰损坏,本技术通过在上壳体的下端外侧设置限位凸台,保护了此处易损坏的台阶结构。本技术的电加热丝槽在烧结时一体成型,无需后续加工,解决了烧结碳化硅后续无法加工的问题。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电加热丝槽内缠绕有电加热丝。本技术还可以在电加热丝处包覆保温层,保温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已知的保温层,例如保温棉,只要耐高温性能满足工艺需要即可。本技术的电加热丝槽为内凹的螺旋线状,电加热丝缠绕在电加热丝槽中,固定牢固,不易脱落,与壳体外壁接触面积大,加热更快,保温效果更好。虽然通过对喷缝处下壳体进行加热,可以有效减少喷缝处低熔点杂质析出,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杂质在喷缝处堆积,尤其是喷缝的两端堆积最为严重,当观察到喷缝处有堵塞的前兆时,可以对喷缝处未固化的杂质进行清除,可以有效的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卡箍槽处设有卡箍,卡箍的两端设有竖直的吊臂,吊臂的下方设有水平的导轨,导轨上套装有滑块,滑块的上端安装有水平向前的铲刀支架,铲刀支架的前端设有铲刀,铲刀为倒置的楔形结构,其上端面齐平或略低于前段壳体的下端面,滑块的下端面设有水平向后的把手杆。本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推动把手杆,向前推动滑块带动铲刀支架和铲刀向前移动,利用铲刀将喷缝处未固化的杂质铲除。本技术也可以利用液压缸、往复电机等现有技术已知的往复动作机构控制把手杆往复移动,实现远程遥控操作。本技术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喷缝不易堵塞、便于维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块和导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上壳体;2.限位凸台;3.卡箍槽;4.下壳体;5.电加热丝槽;6.喷缝;7.卡箍;8.保温层;9.吊臂;10.把手杆;11.滑块;12.铲刀支架;13.导轨;14.导轨限位挡块;15.铲刀;16.电加热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2所示:喷嘴由碳化硅烧结一体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4组成,上壳体1和下壳体4均为中空的截面为长方形的壳体,下壳体4的截面面积小于上壳体1,上壳体1上端开放,其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上壳体1的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2,上壳体1和下壳体4的空腔相通,下壳体4的空腔从上向下逐渐缩小,下壳体4的下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喷缝6,下壳体4的下部外侧设有内凹的螺旋线状分布的电加热丝槽5,下壳体4的上部外侧设有内凹的卡箍槽3。本技术组装时,如图3、图4、图5所示:将喷嘴安装在喷包下部,再将电加热丝16通过电加热丝槽5缠绕在下壳体4下部外侧,再在电加热丝16外部缠绕保温层8,将卡箍7通过卡箍槽3安装在下壳体4上部外侧,在卡箍7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竖直的吊臂9,在吊臂9下端安装一个水平指向内侧的导轨13,导轨13采用工字钢,导轨13前端设有导轨限位挡块14,导轨13上套装有一个匹配的滑块11,滑块11的上端设有水平向前的铲刀支架12,铲刀支架12的前端设有铲刀15,铲刀15为倒置的楔形结构,其上端面略低于下壳体4下端面,滑块11的下端设有水平向后的把手杆10。本技术使用时,将电加热丝接通电源,使喷缝处的温度与喷包内的温度相同,然后进行非晶带材的生产即可。当本技术使用一段时间,观察到喷缝处出现杂质堆积时,可以在停机之后,用手或设备推动把手杆10,向前推动滑块11带动铲刀支架12和铲刀15向前移动,利用铲刀15将喷缝处未固化的杂质铲除。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为一体的碳化硅壳体,所述碳化硅壳体分为上、下两段,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的截面为长方形的壳体,下壳体的截面面积小于上壳体,上壳体上端开放,其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上壳体的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空腔相通,下壳体的空腔从上向下逐渐缩小,下壳体的下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喷缝,下壳体的下部外侧设有内凹的螺旋线状分布的电加热丝槽,下壳体的上部外侧设有内凹的卡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碳化硅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为一体的碳化硅壳体,所述碳化硅壳体分为上、下两段,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的截面为长方形的壳体,下壳体的截面面积小于上壳体,上壳体上端开放,其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上壳体的下端外侧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空腔相通,下壳体的空腔从上向下逐渐缩小,下壳体的下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喷缝,下壳体的下部外侧设有内凹的螺旋线状分布的电加热丝槽,下壳体的上部外侧设有内凹的卡箍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发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文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