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58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包括支架、反应罐和搅拌装置,反应罐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上,反应罐竖直设置,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罐底部的中心固定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有锥齿轮a,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b,锥齿轮a与锥齿轮b啮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螺旋搅拌叶片,搅拌轴与反应罐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搅拌轴竖直设置在反应罐内,搅拌轴上固定有螺旋搅拌叶片,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与反应罐的转动方向相反设置。搅拌轴与反应罐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合成树脂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紊流,使合成树脂在反应罐内相互碰撞,使之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树脂合成
,具体为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做聚合反应,这个过程简单说来就是由小分子变为大分子高聚物的过程,所谓树脂广义上就是指这种高分子聚合物或预聚物。在合成高聚物即树脂时,需要在某种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釜体内进行反应聚合。树脂合成中,分子量会变大,具体体现为粘度增高,传统的反应釜因搅拌效率低,使得在合成树脂过程中,由于粘度增大导致物料混合困难,严重影响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导致合成的树脂批次之间性能差异大,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搅拌轴与反应罐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合成树脂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紊流,使合成树脂在反应罐内相互碰撞,使之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包括支架、反应罐和搅拌装置,所述反应罐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反应罐竖直设置,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反应罐底部的中心固定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锥齿轮a,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a与所述锥齿轮b啮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螺旋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反应罐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所述螺旋搅拌叶片,所述反应罐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反应罐的转动方向相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连杆和刮板,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固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刮板,所述刮板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刮板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反应罐的内壁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开设有贯穿其一端的腔体,所述刮板靠近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和滑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两个所述刮料装置,两个所述刮料装置关于所述搅拌轴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安装座,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固定有电机安装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搅拌轴与反应罐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合成树脂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紊流,使合成树脂在反应罐内相互碰撞,使之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2、搅拌轴带动刮板旋转,从而将粘连在反应罐内壁上的合成树脂刮下,通过搅拌轴进行搅拌,从而使反应罐内的合成树脂均能通过搅拌轴进行充分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果,同时在出料时,刮板将反应罐内壁上的合成树脂刮下,避免合成树脂大量残留在反应罐内,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刮板紧贴反应罐的内壁,提高了刮料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中反应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中连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反应罐,3-旋转轴,4-锥齿轮a,5-电机,6-锥齿轮b,7-搅拌轴,8-螺旋搅拌叶片,10-连杆,11-刮板,12-腔体,13-弹簧,14-驱动电机,15-电机安装座,16-进料管,17-出料管,18-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包括支架1、反应罐2和搅拌装置,反应罐2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1上,反应罐2竖直设置,反应罐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罐2底部的中心固定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上固定有锥齿轮a4,支架1上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b6,锥齿轮a4与锥齿轮b6啮合;电机5通过锥齿轮a4与锥齿轮b6的啮合带动旋转轴3转动,进而带动反应罐2在支架1上旋转,使反应罐2内的合成树脂沿反应罐2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搅拌。如图2所示,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7和螺旋搅拌叶片8,搅拌轴7与反应罐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搅拌轴7竖直设置在反应罐2内,搅拌轴7上固定有螺旋搅拌叶片8,反应罐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搅拌轴7转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4和电机安装座15,反应罐2的顶部固定有电机安装座15,驱动电机14安装在电机安装座15上,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搅拌轴7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14带动搅拌轴7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搅拌叶片8在反应罐2内旋转,使合成树脂沿着螺旋搅拌叶片8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搅拌。搅拌轴7的转动方向与反应罐2的转动方向相反设置。将搅拌轴7与反应罐2的旋转方向相反后,使合成树脂在搅拌的过程中不会固定绕一个方向转动,将产生紊流,使合成树脂在反应罐内相互碰撞,使之充分混合,提高了搅拌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地,搅拌轴7上设置有刮料装置,刮料装置包括连杆10和刮板11,连杆10的一端与搅拌轴7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刮板11,刮板11竖直向下延伸,刮板11远离连杆10的一端与反应罐2的内壁相接触。进一步地,连杆10开设有贯穿其一端的腔体12,刮板11靠近连杆10的一端固定有滑杆18,滑杆18可滑动的穿设在腔体12内,腔体12内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连杆10和滑杆18连接。进一步地,搅拌轴7上设有两个刮料装置,两个刮料装置关于搅拌轴7对称设置。搅拌轴7带动刮板11旋转,从而将粘连在反应罐2内壁上的合成树脂刮下,通过搅拌轴7进行搅拌,从而使反应罐2内的合成树脂均能通过搅拌轴7进行充分搅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果,同时在出料时,刮板将反应罐2内壁上的合成树脂刮下,避免合成树脂大量残留在反应罐2内,通过弹簧13的作用,使滑杆18在连杆10的腔体12内滑动,使刮板11紧贴反应罐2的内壁,提高了刮料的效果,同时搅拌轴7在转动的过程中,刮板11在受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进一步回拉弹簧13,使刮板11紧贴反应罐2的内壁。进一步地,反应罐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16和出料管17,进料管16和出料管17上均设置有阀门。合成树脂通过进料管16进入到反应罐2内,拌完成后,合成树脂通过出料管17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反应罐(2)和搅拌装置,所述反应罐(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反应罐(2)竖直设置,所述反应罐(2)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装置;/n所述反应罐(2)底部的中心固定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上固定有锥齿轮a(4),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b(6),所述锥齿轮a(4)与所述锥齿轮b(6)啮合;/n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7)和螺旋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与所述反应罐(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7)竖直设置在所述反应罐(2)内,所述搅拌轴(7)上固定有所述螺旋搅拌叶片(8),所述反应罐(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7)转动;/n所述搅拌轴(7)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反应罐(2)的转动方向相反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反应罐(2)和搅拌装置,所述反应罐(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反应罐(2)竖直设置,所述反应罐(2)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装置;
所述反应罐(2)底部的中心固定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上固定有锥齿轮a(4),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b(6),所述锥齿轮a(4)与所述锥齿轮b(6)啮合;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7)和螺旋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与所述反应罐(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7)竖直设置在所述反应罐(2)内,所述搅拌轴(7)上固定有所述螺旋搅拌叶片(8),所述反应罐(2)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7)转动;
所述搅拌轴(7)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反应罐(2)的转动方向相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树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7)上设置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连杆(10)和刮板(11),所述连杆(10)的一端与所述搅拌轴(7)固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刮板(11),所述刮板(11)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刮板(11)远离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朝忠徐西川蒋春玲毛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高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