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疗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2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灸疗复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针灸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灸疗复合装置还包括夹针机构,所述夹针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夹针机构包括:固定件、夹紧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夹紧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夹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夹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复位力下夹紧所述针灸针。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灸疗复合装置用于辅助将针灸针固定于皮肤上,以避免发生滑针、弯针而影响针灸效果,该灸疗复合装置在进行针灸针疗法的同时,可以辅助中低频及磁疗等治疗手段,进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灸疗复合装置的多功能性,有效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灸疗复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具体为一种灸疗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针灸治疗应用已相当广泛,当针灸针刺入腧穴后,将针灸针留置在穴内该过程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例如加强针刺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留针的过程中需要保护针刺部位,否则可能会发生滑针、弯针、断针等影响针灸效果或伤害针灸者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灸针通常在刺入皮肤后被直接放置,在针灸针刺入穴位后,如果需要进行电针或者温针灸的治疗会很繁琐,而且容易出现弯针等无法避免的临床问题,且单一的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有限,缺乏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灸疗复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针灸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灸疗复合装置,还包括夹针机构,所述夹针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夹针机构包括:固定件、夹紧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夹紧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夹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夹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复位力下夹紧所述针灸针。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滑道,所述夹紧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滑道内,所述限位滑道上设置有防止所述夹紧件脱离所述限位滑道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进一步,所述夹紧件上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和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夹紧件的两端。进一步,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针灸针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靠近弹性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用于卡接固定所述针灸针。进一步,所述夹针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夹紧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限位件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用于卡接固定所述针灸针。进一步,所述夹针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夹紧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限位件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用于卡接固定所述针灸针。进一步,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用于卡接固定所述针灸针。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夹紧件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弹簧。进一步,所述灸疗复合装置还包括贴附件,所述贴附件与所述夹针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灸疗复合装置还包括磁疗机构、加热机构、导电机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磁疗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被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电机构与所述夹针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针灸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夹紧件受到外部压力触发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进行滑动,以使所述针灸针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夹紧件被解除外部压力时,所述夹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复位力下夹紧所述针灸针。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灸疗复合装置用于辅助将针灸针固定于皮肤上,以避免发生滑针、弯针而影响针灸效果,该灸疗复合装置在进行针灸针疗法的同时,可以辅助中低频及磁疗等治疗手段,进而实现了本技术的灸疗复合装置的多功能性,有效提升了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灸疗复合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灸疗复合装置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灸疗复合装置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所述灸疗复合装置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所述限位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壳体、110第一通孔、200夹针机构、210固定件、211限位滑道、212限位部、220弹性件、230夹紧件、231第二通孔、2311第一卡接部、240触发部、250限位件、251第三通孔、2511第二卡接部、300电路板、400磁疗机构、500导电机构、600加热机构、700贴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一种灸疗复合装置,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用于针灸针穿过的第一通孔110,还包括夹针机构200,所述夹针机构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外部,所述夹针机构200包括:固定件210、夹紧件230和弹性件220,所述固定件210通过螺丝连接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外部,所述固定件210和所述夹紧件230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220,所述夹紧件23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0匹配的第二通孔231,所述夹紧件230在所述弹性件220的复位力下夹紧所述针灸针。通过所述夹紧件230带动所述第二通孔231与所述第一通孔110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以达到对所述针灸针夹紧固定的目的,具体的,当外部压力推动所述夹紧件230朝向所述弹性件220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通孔231与所述第一通孔110重合的面积最大,以使所述针灸针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1与所述第一通孔110,此后外部压力解除时,所述夹紧件230在所述弹性件220的复位力下朝远离所述弹性件220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第二通孔231与所述第一通孔110重合的面积逐渐变小,以使所述夹紧件230夹紧所述针灸针。由于所述夹针机构200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便于用户对所述夹紧件230触发操作,进而能够对所述针灸针进行夹紧固定,操作方便,且结构紧凑新颖。所述固定件210上设置有限位滑道211,所述夹紧件230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滑道211内,所述限位滑道211上设置有防止所述夹紧件230脱离所述限位滑道211的限位部212,所述限位部212位于远离所述弹性件220的一侧。所述限位滑道211的长度大于所述夹紧件230的长度,以使所述夹紧件230可在所述限位滑道211内滑动,能够使所述夹紧件230上的所述第二通孔231与所述壳体100上的所述第一通孔110发生配合,以对所述针灸针进行夹紧。通过设置限位部212防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灸疗复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针灸针穿过的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针机构,所述夹针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夹针机构包括:固定件、夹紧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夹紧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夹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夹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复位力下夹紧所述针灸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灸疗复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针灸针穿过的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针机构,所述夹针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夹针机构包括:固定件、夹紧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夹紧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夹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夹紧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复位力下夹紧所述针灸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滑道,所述夹紧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滑道内,所述限位滑道上设置有防止所述夹紧件脱离所述限位滑道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上设置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和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夹紧件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疗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针灸针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靠近弹性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用于卡接固定所述针灸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灸疗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针机构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磊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