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14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包括外壳、外机接入截止阀和外机接出截止阀,在外壳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扇、换热器、压缩机、消音器、储液罐、接入管和连接管,所述外机接入截止阀、接入管、压缩机、消音器、连接管、换热器、储液罐和外机接出截止阀依次连接之后形成一条主冷凝线路;在接入管处还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也与连接管连接,使外机接入截止阀、接入管、电磁阀、连接管、换热器、储液罐和外机接出截止阀形成一条节能线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通过在主冷凝线路中并行连接一个电磁阀,就形成了一条节能线路,在机房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下能够大大地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主要用于移动通讯基站机房的冷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对性能的要求越加苛刻,现在科技产品对散热的要求也不例外。目前许多移动通讯基站机房的冷却措施基本上是使用空调旁置然后进行空气冷却,此种方式只能对基站机房内的环境空气进行冷却,未能很好的对基站主发热电器设备等进行针对性冷却。因此出现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冷却效果的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但是目前市场上机房空调外机设备的压缩机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不但能耗高,而且影响使用寿命。而且现有外机设备若是管路发生泄漏,则需要整体更换所有管路,存在维修困难,维修费用昂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外机冷却设备维修困难,维修费用高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包括外壳1、外机接入截止阀7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在外壳1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扇2、换热器3、压缩机4、消音器5、储液罐6、接入管9和连接管10,所述外机接入截止阀7、接入管9、压缩机4、消音器5、连接管10、换热器3、储液罐6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依次连接,外机接入截止阀→接入管→压缩机→消音器→连接管→换热器→储液罐→外机接出截止阀形成一条主冷凝线路,热介质从外接接入截止阀接入,经换热冷凝后,最终由外机接出截止阀排出。在接入管9处还设有电磁阀20,电磁阀20也与连接管10连接,外机接入截止阀→接入管→电磁阀→连接管→换热器→储液罐→外机接出截止阀形成一条节能线路。而所述电磁阀为常闭状态,只有当使用本外机的机房内外温差较大时才会打开,由于内外温差大,因此此时无需打开压缩机,仅仅只需要打开电磁阀,机房内的冷媒介质就会自动在节能路线运行实现降温,大大的节约能耗。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10为三通管,外机接入截止阀7与接入管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接入管9的另一端与压缩机4的入口管a41可拆卸连接,压缩机4的出口管a42与消音器5的入口管b51可拆卸连接,消音器5的出口管b52与连接管10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管10的第二端与换热器3的入口管c31可拆卸连接,换热器3的出口管c32与储液罐6的入口管d61可拆卸连接,储液罐6的出口管d62与外机接出截止阀8可拆卸连接;电磁阀20的出口管e202与连接管10的第三端可拆卸连接。该冷却组件中的各入口管、出口管,及连接管和接入管等均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若是发生泄漏,则只需要对泄漏的部位进行局部更换维修,维修方便且成本更低。作为优选,上述可拆卸连接均通过可拆卸结构实现连接,接入管9、连接管10,以及各出口管和入口管均为硬管。硬管可为硬质塑料管,也可以为铝管等不易生锈的金属管。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螺母头30,可拆卸连接的两根硬管中,螺母头30套在其中一根硬管a外且不脱落,具体为,在硬管a的端部突出有一圈凸台31,由凸台卡住螺母头,另一根硬管b端部设有与螺母头30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硬管a的端部插入硬管b内,且连接处通过O型圈40密封,螺母头30通过螺纹副同时将硬管a和硬管b锁紧。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压板a50和压板b60,可拆卸连接的两根硬管中,其中一根硬管a固定于压板a50,另一根硬管b固定于压板b60,压板a50和压板b60通过螺栓501连接;压板a50有一凸出段能插入压板b60中,且凸出段插入压板b60后由O型圈40密封;在凸出段内还开设有连通硬管a和硬管b的通孔502。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罐布置于换热器和外机接入截止阀之间,且靠近压缩机,电磁阀布置于储液罐和压缩机之间,消音器布置于压缩机旁,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对整体外机体积的减小。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3位于散热扇2一侧,外壳1对应散热扇2设有出风口。散热扇电机由固定支撑梁进行固定支撑,固定支撑梁101采用纵梁和两侧的斜梁形成的三角支撑,稳定性好,固定支撑梁101顶部还通过横梁102与外壳内壁连接,进一步加固,提高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和上盖12,上盖盖在外壳主体上后,上盖侧面与外壳主体的侧面平行共面,外壳主体1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凹槽卡孔111,上盖12两侧底部设有盖板支耳121,盖板支耳121插入凹槽卡孔111内并由螺栓固定。盖板支耳还可设计成L形,上段与凹槽卡孔等宽,下段则略宽于凹槽卡孔,这样的设计可使盖板支耳插入凹槽卡孔内后不易拔出。外机接入截止阀7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均有部分突出在外壳主体11外,以方便和机房内的冷却设备相连接,而为了方便搬运,还可以在外机主体外设置提手13。作为优选,在外壳主体11内还设有电器控制组件,电器控制组件位于冷却组件的上方,并由隔板70与冷却组件隔开。电器控制组件包括电连接的控制板73、电池71、转化器74和继电器72,四者均布置在隔板70上,不与冷却组件接触,安全性更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仅通过在主冷凝线路中并行连接一个电磁阀,就形成了一条节能线路。当夏天温度较高时,常闭电磁阀关闭,压缩机启动,强制制冷开启以对机房进行冷却;而冬天气温较低,机房内外温差较大时,压缩机关闭,常闭电磁阀打开,机房内的冷媒介质就会自动在节能路线运行实现冷却降温,大大的节约了能耗。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冷却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外壳主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外壳主体的示意图;图5是上盖的示意图;图6是外壳主体与上盖装配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中可拆卸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中可拆卸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的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包括外壳1、外机接入截止阀7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在外壳1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扇2、换热器3、压缩机4、消音器5、储液罐6、接入管9和连接管10,所述外机接入截止阀7、接入管9、压缩机4、消音器5、连接管10、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包括外壳(1)、外机接入截止阀(7)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在外壳(1)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扇(2)、换热器(3)、压缩机(4)、消音器(5)、储液罐(6)、接入管(9)和连接管(10),其特征是:所述外机接入截止阀(7)、接入管(9)、压缩机(4)、消音器(5)、连接管(10)、换热器(3)、储液罐(6)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依次连接之后形成一条主冷凝线路;/n在接入管(9)处还设有电磁阀(20),电磁阀(20)也与连接管(10)连接,使外机接入截止阀(7)、接入管(9)、电磁阀(20)、连接管(10)、换热器(3)、储液罐(6)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形成一条节能线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包括外壳(1)、外机接入截止阀(7)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在外壳(1)内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散热扇(2)、换热器(3)、压缩机(4)、消音器(5)、储液罐(6)、接入管(9)和连接管(10),其特征是:所述外机接入截止阀(7)、接入管(9)、压缩机(4)、消音器(5)、连接管(10)、换热器(3)、储液罐(6)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依次连接之后形成一条主冷凝线路;
在接入管(9)处还设有电磁阀(20),电磁阀(20)也与连接管(10)连接,使外机接入截止阀(7)、接入管(9)、电磁阀(20)、连接管(10)、换热器(3)、储液罐(6)和外机接出截止阀(8)形成一条节能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10)为三通管,外机接入截止阀(7)与接入管(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接入管(9)的另一端与压缩机(4)的入口管a(41)可拆卸连接,压缩机(4)的出口管a(42)与消音器(5)的入口管b(51)可拆卸连接,消音器(5)的出口管b(52)与连接管(10)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管(10)的第二端与换热器(3)的入口管c(31)可拆卸连接,换热器(3)的出口管c(32)与储液罐(6)的入口管d(61)可拆卸连接,储液罐(6)的出口管d(62)与外机接出截止阀(8)可拆卸连接;电磁阀(20)的出口管e(202)与连接管(10)的第三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机房冷却外机设备,其特征是:上述可拆卸连接均通过可拆卸结构实现连接,接入管(9)、连接管(10),以及各出口管和入口管均为硬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机房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禛丁力岑吴寿辉刘印徐夏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佰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